靈應廟

靈應廟

靈應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唐聖歷三年(669),幾經興廢。現建築僅存正殿,系1919年重建正殿重檐歇山頂,通面闊五開間,22.5米,進深19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應廟
  • 俗稱大廟
  • 始建於:唐聖歷三年
  • 僅存:正殿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靈應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唐聖歷三年(669),幾經興廢。現建築僅存正殿,系1919年重建正殿重檐歇山頂,通面闊五開間,22.5米,進深19米,上檐出雙昂,建築年代雖近,但其雙昂為真昂和上昂的做法,保存了古建築的一些特色,是研究寧波建築發展史的實物資料。

歷史沿革

唐聖歷二年(699),可就在三江口蘆盪荒塗上,古明州建州之前,最早一座神廟——靈應廟,拔地而起,飛檐翹角金碧輝煌,巍然屹立,它比天封塔晚建三年。
南宋寶慶《四明志》載:“靈應廟,即鮑郎祠也,舊雲永泰王廟,在州南二里半,祀晉惠濟廣靈王鮑蓋”。鮑郎名蓋,後漢鄮邑人,生晉泰始三年(267),永興三年,任鄮縣縣吏,居高錢青山村(今鄞州東錢湖鎮梅湖村)。鮑蓋為官清正,兩袖清風,除暴安良,保境安寧,深受老百姓愛戴。建興四年(316),天鬧災荒,百姓流離失所,食樹皮度日,正當危難之時,適逢鮑蓋押糧船隊在海上遇風浪,駛入鹿江(今高錢)暫避,見途餓殍遍野,民眾跪地求救。見此情景,鮑蓋悲感交織,淚水縱橫,毅然將所押糧食賑濟災民,由於難向官府交差,自己投江自盡,卒後百姓將其從鹿江上撈起來,葬於高錢下王鹿山。附近百姓為感其恩德,表彰英靈,鄞東鄞西一帶紛紛立廟祀之。其中在其家鄉青山建廟,以“青山”名之。傳說山上盈產染料“青”草,為鮑郎神所化。農婦織布染色盡得其益。據民國《鄞縣通志》記載統計,整個鄞縣城鄉有鮑蓋廟達68座,約占全縣廟宇的五分之一。其中尤以鹿山鮑蓋墓周邊的東錢湖、邱隘、東吳及寧波城廂等列廟祠數十座,左右前後綿亘百餘里。自唐宋迄今,俎豆幾歷千載不衰,春秋祈祭,聲名盛於浙東。
據成書於1828年的《四明談助》卷二十二中記載:“鮑蓋薨後30年後為神,仍以匡時濟世愛民為懷。南朝梁大通間(527-529),有奴賊名益,倡誘群盜,號‘奴抄兵’,寇郡邑,官兵戰而不勝。明州刺史蕭祗得蓋之助,將‘奴抄’殲滅於餘姚,舟膠於江,眾陷於淖,潰潰如醉,官軍悉縛之。祇奏其異,武帝遺增大祠宇。”唐聖歷二年(699),縣令柳惠故遷祠於縣,建明州鮑君永泰王廟。宋崇寧二年(1103),尚書豐稷奏:明州鮑君永泰王廟額,犯哲宗皇帝陵名,乞改名“靈應”。(《乾道圖經》),俗稱大廟(今寧波市鎮明路倉橋頭)。宋以來,蓋屢封“忠嘉神聖惠濟廣靈王”(《延祐四明志》)。明正統間,郡守鄭珞新之。歲以九月十五日郡邑致祭(聞性道纂康熙《鄞縣誌》)。
靈應廟
鄞人張延章《寧波十二月竹枝祠》之九有:“九月城中菩薩忙,佽飛廟斗白龍王。尤推大廟最奇別,爭竊鬍鬚孵米缸”。傳說每年農曆九月十五夜半三更,就有孩童在靈應廟爭竊老爺鬍鬚,偷去孵放在米缸里,米不生蟲。天亮菩薩出殿,浩浩蕩蕩,鳴鑼開道,抬鮑蓋神像,吹吹打打,前呼後擁,好不熱鬧。巡遊城區,隊伍長達數里。所經小廟都要設祭迎拜,大街疊起八仙桌、陳設祭品,點燃香燭,待菩薩坐定,廟下百姓伏地跪拜,後一站接一站,由廟堡輪流抬神像巡視過境,場面熱鬧隆重,這就是所謂的“九月城中菩薩忙”。行廟會習俗延續至新中國成立後才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