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庵

據新編安溪《蘇氏大宗譜》載,衡陽庵,由衡陽蘇氏肇基祖蘇結的八世孫始建於南宋中葉,初稱仙公宮,內祀神農帝仙。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建,內祀保生大帝、忠翊尊王等,嘉靖二年(1523年)改稱衡陽庵。

1995年7月14日,衡陽庵被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陽庵
  • 位於:衡陽
  • 記載文學:《蘇氏大宗譜》
  • 始建於:南宋中葉
  • 初稱:仙公宮
  • 改建時間:明洪武二十八年
衡陽庵,現狀,

衡陽庵

庵坐落於長坑鄉東北部的衡陽村北斗山南麓,四合院式,坐北向南,規模恢宏,結構嚴謹,雕飾精美。正門及左右側門可進入前落,兩邊有廂房。第二進為主建築,單檐歇山頂,面寬21米,進深18米,建築面積420平方米。
衡陽庵內供奉神祇為道佛結合。庵正殿曰“響惠堂”,內祀明嘉靖二年(1523年)塑的坐地泥塑釋迦文佛三尊、觀音菩薩及善才龍女、神農帝仙、天爺地母,以及昭應、惠應、顯應三位祖師等。正殿左右兩龕排列十八羅漢。左殿曰“聖響堂”,祀保生大帝及侍從三尊,懸有“慈濟真君”聖旨牌一塊。右殿曰“聖真堂”,祀玄天上帝及六丁六甲。左邊廂房曰“靈聖廟”,中祀伽藍尊王及判官、急使,左祀灶君,右祀土地公;右邊廂房匾題“靈應廟”,祀忠翊尊王張世傑及穆、蔡兩相公。左邊角房曰“普濟壇”,供奉張、章、蕭三位法主和齊天大聖、哪吒二神。庵中鐫有 “聖神道化空還寂;回響效靈妙入微”、“靈鐘宋代貞忠著;惠普衡陽輔翊深”、“忠翊臨鄉鄉和順;穆蔡到境境平安”、“保國安民尊之曰帝;生方授世奉以為君”、“聖道啟金剛,妙諦天花眩目;響音傳梵語,幽談頑石點頭”等諸多楹聯。

現狀

衡陽庵保存完好,現存有不少前朝遺物,它博採北來和地方信仰,熔鑄出具有特色的地方宗教文化,堪稱安溪境內的宗教博物館,是研究閩南民間信仰的珍貴實物資料。
衡陽庵還是長坑蘇氏宗親祭祀該族先賢的典型家廟,乃明宗規、行族事之所。庵堂內有株桂花古樹,樹分三杈,至今仍蔥綠茂盛。桂花樹三杈長勢均勻,它象徵衡陽開基祖的長子(九郎)、三子(十四郎)、四子(十五郎)的後裔子孫繁衍勻稱。據不完全統計,歷代以來衡陽蘇氏移居浙江、江西、台灣、馬來西亞等地和福建省漳平永春、德化等地,現海內外派出衡陽蘇氏的人口約30萬人,可見衡陽庵對衡陽蘇氏的後裔影響頗大。1982年,衡陽庵進行較大規模的修繕後,來自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五縣市的蘇氏宗親以及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同返衡陽庵,瞻仰重光的佛像。
1995年7月14日,衡陽庵被安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