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紅釉概述
霽紅又稱“祭紅”、“積紅”、“寶石紅”、”鮮紅“、”醉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名貴顏色釉。
霽紅釉創燒於明代早期永樂時年間,具有不流釉、不脫口、不開片,無棕眼、無黑點、無色斑的特徵。其釉色殷殷如初凝之鮮血,奪目而不落艷麗、濃郁而不失潤澤,深沉華貴,瑩潤勻淨,寶光內蘊,嬌嫩靈動,有著紅寶石般的光澤,可謂色之極致、動人心弦。因此被譽為“紅中翹楚”。
霽紅釉發展與傳承
北宋時期鈞瓷,開創了以銅為呈色劑燒制紅釉的先河。隨後在元代,又出現了釉里紅。然而,由於銅呈色時對溫度要求極為敏感,只有在1290°~1300°之間,充分把握瞬息萬變的特定燒成氣氛,才能呈現出殷紅如血的鮮紅色,因此,宋代的鈞紅和元代的釉里紅,都無法充分燒制通體鮮紅的高溫紅釉。
明代御窯廠的建立,將中國陶瓷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巔峰。大明永樂、宣德年間,為了滿足皇帝對紅釉鐘愛,景德鎮御窯廠匠來如織、窯火連天,甚至留下“翠蘭投火祭紅”的悽慘傳說。最終,在御窯工匠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創燒出有著紅寶石般光澤的“霽紅釉”。 從此,霽紅就成為皇家御用的重器,僅供帝王使用。
霽紅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嚴格的等級制度,全部由御窯燒制,民窯不許生產,如果違犯此規,嚴重者甚至有殺頭之罪。為了保證了皇家對霽紅釉瓷器的壟斷,御窯廠生產的霽紅釉瓷器即使有殘破、瑕疵,也一律打碎深埋,片紅不得流入民間。
宣德朝時,霽紅質量達到了頂峰,其色似初凝的雞血,深沉安定,瑩潤均勻,釉中無龜裂紋理,寶光內蘊,釉色之美絕世無雙。
遺憾的是,由於燒制極難,明宣德以後,御窯廠極力想再燒制霽紅卻屢屢失敗,終明一代再無“霽紅”出現。 明末著名收藏家項元汴在《歷代名瓷圖譜》中感嘆:積紅其色艷若朱霞,真乃歷代名瓷之首冠也,今雖懸千金購求亦不可得矣……。
如今,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霽紅器物,絕大部分都是由故意打碎的殘器拼接而成,大量考古資料,都證明了霽紅無以倫比的尊貴與珍稀。
清代人在《景德鎮陶歌》里也專門記述了燒制祭紅的困難:“官古窯成重霽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晝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歷代皇帝都以國家財力作為支持,但這種殷紅色的瓷器依然如同神話中的寶物一樣,珍稀難得。而且據史籍記載,正德、嘉靖、隆慶年間,“祭紅”還一度瀕於失傳,無法燒出。
清雍正時, 皇帝對霽紅極為喜愛,對其復燒極為重視,為提高其呈色質量多次下旨監督。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記事雜錄》記載: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霽紅磁碟邊五塊。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燒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爾將此破磁發給年希堯去,著伊照此破磁釉水燒造,欽此。”
雍正霽紅釉是在康熙郎窯基礎上,經過雍正皇帝的親自督辦,以及年希堯、唐英等共同努力,終於復燒成功。雍正朝霽紅色澤較為潤澤艷麗,有的釉表有橘皮紋。但存在釉色濃淺不等的工藝缺陷,部分有深褐、正紅、粉紅甚至蘋果青等色。
雍正皇帝命宮廷畫師創作的《十二美人圖》中,霽紅釉瓷器多次出現。
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有一部叫做《祭紅》的電影,為了影片拍攝,需要有一件真正的“祭紅”花瓶。但因屢燒不成,後來只好用一件“郎窯紅”代替。其實民間早有說法,叫做“千窯一寶”,就是說在上百爐的窯火中,才能得到一兩件祭紅。
2015年年9月19日,耕道堂歷時6年復燒霽紅,並在文化部中外首工美術館舉辦專家品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