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社會學研究》是199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天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視社會學研究
- 作者:汪天雲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1998年10月
- 頁數:217 頁
- 定價:14.00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2611369
《電視社會學研究》是199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天雲。
《電視社會學研究》是199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天雲。作者簡介汪天雲,男,1950年5月生,編劇。浙江湖州人。1982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後任該校教授。1993年調任上海教育電視台副台長。...
《電視劇社會學》是200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輝。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八章,闡述了電視劇的現狀、電視劇與文化模式、社會一致性和個體主義對電視劇社會學研究的影響、電視劇社會學與其它學科的關係等方面內容。章節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電視劇及電視劇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第二節 電視劇社會學,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 ...
《當代電視社會學》是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著的實體書。本書是社會和諧與發展叢書之一,闡述了電視社會學的發展與探索及研究方法,電視節目的生產、傳播和消費,電視傳播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關係及影響等。對我國推動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的協調發展具有較大現實意義。內容簡介 電視社會學是從電視傳媒學和社會學脫胎...
電視文化中的教化功能,傳播功能,娛樂功能,影像思維,影像的信息和虛擬空間,電視與網路的互動等;從電視與社會的角度研究電視發展與社會生態間的美學,電視的生產與社會化需要,電視與生活方式,以及有關國內外電視社會學的研究;從電視藝術的角度來重新探索電視藝術片、電視文學、電視藝術學的框架,電視劇的時空美學...
(一)電視文化與意識形態 什麼是文化?著名思想家泰勒把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定義為“文化和文明就其人類學意義上看是知識、信念、藝術、倫理、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需的其他能力和習慣所構成的綜合體。”這一定義,幾乎成為西方近百年文化研究的經典定義。實質上,文化是人類在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領域中...
大眾傳播社會學以大眾傳播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主要有:①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早在30年代,拉扎斯菲爾德就強調要研究廣播和電視對社會的影響。40年代他詳細闡述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大眾傳播社會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大眾傳播幾乎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表現在:a.大眾傳播工具的發展造成或促使許多新的複雜活動...
《電視客群社會階層研究》是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虹。內容簡介 《電視客群社會階層研究》從社會階層的視角去探討客群與電視傳播的關係,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對於社會發展互動問題的思考。全文從社會階層構成的視角認識電視傳播乃至電視文化的價值取向,以社會學、傳播學、文化學為主要學科依託,參閱借鑑...
方靜(1971年6月—2015年11月18日),研究生學歷,博士,一級播音員,原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23歲成為《中國新聞》欄目主播,先後擔任《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等名牌欄目主持人。2015年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閱兵,曾身陷“間諜門”久未露面的方靜應邀請擔任了實況...
《電視文化的觀念》是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祁林。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的核心是“電視文化”。全書在文化學的研究背景下,探索了廣播電視作為特有文化現象的發生機理、傳播規律和審美特徵,從電視文化的形成、電視文化的傳播魅力探源、電視文化的制約因素、電視文化和社會化、電視文化和意識形態、電視文化的...
最後一部分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對電視觀眾理論進行了探討。這部分還探討了對觀眾的研究歷史、評估觀眾的方法、電視收看的家庭環境以及電視訪談等問題。 編輯推薦 播報 編輯 《電視與社會》一書文筆流暢,內容新穎,是從事大眾傳媒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化社會學專業方向學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電視與社會》作者...
《平民偶像崇拜:電視選秀節目的傳播社會學研究》是2008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欣。內容簡介 本書以電視選秀捲入最深的主體——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結合問卷調查和文本分析,對這一流行文化的生產過程和社會影響進行了全面梳理,提出平民文化是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文化轉型的產物的核心觀點,指出通過電視...
其主要價值在於,它從史實研究推進到問題研究,重新校正並填 充具有隔閡的理論範式,繼往開來地準確把握電視劇歷史演變形態和發展軌跡。作者簡介 彭流螢,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 研究員,《電影藝術》責任編輯。中 國藝術研究院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後。圖書目錄 引 言 緒 論 中國...
《電視娛樂:傳播形態及社會影響研究》將娛樂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社會交往實踐進行歷時及共時性研究,不僅從傳播學、形態學的角度,更從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等的角度研究娛樂尤其是電視娛樂。《電視娛樂:傳播形態及社會影響研究》以遊戲、故事與景觀為關鍵字辨析娛樂與媒介的不同面貌及整體娛樂傳播形態的變遷,在電視...
本書不僅剖析了英國和美國電視的歷史沿革,電視與政府、電視與文化和種族的關係以及電視的未來,也描述了電視對社會、文化、教育、家庭和人們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同時對電視系列劇、連續劇、肥皂劇、情景喜劇和戲劇紀實從社會學、歷史學、政治經濟學和符號學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目錄 序言 第1章 電視新聞:...
公開出版的主要著作包括《電視劇社會學》、《電視廣告符號學》等。公開發表各類文章數百篇,有多篇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成長經歷 1962年5月生於吉林省雙遼市。1988年8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8月分配到國務院外國專家局工作。1990年到《中國教育報》工作,先後任總編室副主任、大學...
存在主義、現象學派、新托馬斯主義,50~60年代的結構功能主義和符號互動論,當代的“發生學”結構主義等。對各種文學、藝術的經驗研究也有所發展,逐漸分化出了文學社會學、小說社會學、戲劇社會學、音樂社會學、美術社會學、電影社會學、電視社會學等等分支。研究內容 文藝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文藝從創作...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創辦,其前身為《內蒙古電大學刊》(哲社版)。《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社版)以大文科觀念為指導,開設《鄧小平理論研究》、《馬列、毛澤東思想研究》、《哲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遠程教育理論研究》、《...
梁波編的《理論電視學/影視多稜鏡叢書》提出理論電視學這個概念,是針對套用電視學所提出的概念,它不是具體地研究電視實踐,而是選擇電視學、電視新聞理論與實務,多年來從事廣播電視理論與實踐的課程教學,關注電視的發展,致力於電視理論的社會學和哲學思考。圖書目錄 序 致謝 緒論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電視...
這裡理論其目標指向主要是進一步解釋傳播媒介是社會系統的重要部分,對社會結構有巨大影響。型塑論(培養理論)美國傳媒學家喬治·格伯納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提出相關理論,並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與歸納,最終形成於《與電視共成長:社會化的觀點》一書中。型塑論的出發點是受大眾傳媒長期影響的人的價值觀會隨之改變,...
社會心理學家是研究相互影響的方式和規律的心理學家。他們也研究群體的行為,進行民意調查和市場研究;其研究結果常常為和電視宣傳媒介以及政府機關等廣泛利用。宣傳與說明,依從和群體間的衝突,以及攻擊與偏見等,都是他們感興趣的課題。社會心理學家,具體來講,其研究包括:(1)群體共同的心理現象,如從眾、模仿、...
本書在歷史、體制、產業、影響、文化等維度上,對廣播電視業的總體格局和演進規律做出了清晰的勾勒與闡釋,並結合新媒體化和化的當代趨勢,深入剖析了廣播電視業及其新形態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書嘗試創建一個涵括廣播電視本體論、廣播電視社會學與廣播電視文化研究三個考察層次的綜合性廣播電視學學科體系;同時,力圖突破...
童黨是一個社會學及犯罪學常常研究的課題,也是黑社會類型電視及電影常用的題材。童黨一般具反叛性格,並對家長的管教反感,無心向學。主要特點 他們大多缺少家庭溫暖,以及缺少了一切作為一個正常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為求得到別人的認同及突出自己,因而作出反叛的行為,不顧後果,自以為是,對身邊人的說話愛理不理,不...
第一節 社會電視生存與電視社會生存/1 第二節 中國社會電視生存現狀/6 第三節 社會電視生存的理論基礎:客群價值觀共變關係/8 第四節 中國後媒體時代電視生存重建/9 第二章 電視市場:電視客群本體生存/15 第一節 電視客群:電視市場主體描述/15 第二節 客群的社會學屬性/21 第三節 客群的經濟學屬性:客群...
美國社會學家A.韋格特在《日常生活社會學》(1982)一書中,根據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生活實際,歸納出計算機、自動化、官僚組織、火箭、電視、人口增長和人口向城市集中為現代日常生活的七大特徵,並對日常生活與科學、宗教、巫術、廣告、時間和空間的關係作了詳盡分析。中國自1979年以來,一直重視對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
第一節 是視觀眾的研究起源 第二節 收視行為 第三節 觀眾如何閱讀虛擬的電視世界 第六章 社會化的電視 第一節 電視社會化 第二節 電視與家庭 第三節 意識形態的電視 第七章 電視文化概念的出現 第一節 電視文化的思索 第二節 多種聲音,一個世界 第三節 電視的文化學立場 第八章 作為大眾文化的電視文化...
第三節 影視文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影視文化的內向性 二、影視文化的外向性 第一章 西方文化理論鉤沉 第一節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評理論 一、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 二、本雅明的機械複製藝術批評 三、哈貝馬斯的傳媒批評 第二節 英國伯明罕學派的文化批評理論 一、雷蒙德·威廉斯的電視社會學研究 二、斯圖爾特·...
浙江省輿情研究“和山獎”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電視藝術論文理論類三等獎 浙江省電視牡丹獎論文二等獎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主題徵文論文三等獎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 2013年獲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稱號 2013年獲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2014年獲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
鄭西帆,男,漢族,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影視新聞學系/傳播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1至2月曾赴香港城市大學訪學。研究方向為媒介社會學。科研項目 2002.9-2009.9,承擔教育部重大項目《中國發展傳播學》子課題浙江省實證研究 2008.12-2009.12,作為主要參與者參加國家廣電總局項目《地市電視台改革與...
禁止製作、複製、出版、發布、傳播含有宣揚淫穢、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賭博、引誘自殺、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圖書、報刊、電影、廣播電視節目、舞台藝術作品、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路信息等。第五十四條 禁止拐賣、綁架、虐待、非法收養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研究方向 電影語言研究,媒介與社會的關係研究,城市理論及其形象的影像敘事研究,電視節目策劃與創作研究,紀錄片創作研究。代表作品獲獎 紀錄片作品:《真情39小時》第19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黑龍江新聞獎一等獎;紀錄片作品:《化蛹為蝶》分別入圍第19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2005年第15屆愛沙尼亞帕爾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