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雷靜(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雷靜,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哲學學士、中國哲學博士(碩博連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客座研究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養對象。國際中國哲學會會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員、廣東哲學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靜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職業:高校教師 
  • 性別:女
  • 職稱:教授(哲學)
研究方向,講授課程,學術論著,著作,主要學術論文,科研項目,學術獎勵,

研究方向

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哲學、儒家道德哲學、政治哲學。

講授課程

《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孔孟哲學的精神》《西方哲學史》等。

學術論著

(以下均為獨立完成)

著作

1、《宋明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
2、《從“責任”到“信任”:宋明理學道德政治哲學的新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

主要學術論文

1、雷靜:《寂感與心身:以王陽明理學詩為例》,《哲學與文化》,A&HCI, 2023年第4期。
2、雷靜:《氣、幾、獨:明代心學氣學的互動會通》,清華大學“氣論與明代哲學”研討會,2023年8月。
3、雷靜:《劉宗周獨體論的思想歷程與義理建構》,《現代哲學》,2022年第6期。
4、雷靜:《張載責任思想的義理脈絡》,《學術研究》,2022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5、雷靜:《王陽明“致良知”工夫心曲考察:以正德年間散曲詩歌為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6、雷靜:《從“理一分殊”、“萬物一體”到“一統於萬”:劉蕺山融匯朱王的本體論探析》,《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4期。陳來、高海波主編:《劉宗周與明清儒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
7、雷靜:《一體與同體:程顥“萬物一體”說辨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8、雷靜:《程顥萬物一體論的責任感向度及本體論特質》,《學術研究》,2018年第6期。
9、雷靜:《程顥萬物一體論的本體論特質》,《新華文摘》論點摘編,2019年第1期。
10、 雷靜:《宋明儒家責任觀中的人己關係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11、 雷靜:《宋明儒家責任觀中的人己關係》,《光明日報》(理論版)論點摘編,2014年8月。
12、 雷靜:《<孟子>道德情境中的仁義联屬理路》,《學術研究》,2014年第7期。
13、 雷靜:《劉宗周基於恕道的“公”的哲學》,《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
14、 雷靜:《仁義德行的結構——<孟子>“父子之間不責善”章的道德哲學問題探析》,《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15、 雷靜:《通天人之大宗:王夫之《莊子解》意旨探析》,《船山學刊》,2007年第2期。
16、 雷靜:《日用之實:論戴震哲學的指實趨向》,《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
17、 雷靜:《理學視野中天下責任的道德實踐》,《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18、 雷靜:《化念歸心:劉宗周與朱子、陽明之辯難及其工夫特點》,《中國越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19、 雷靜:《王陽明理學詩及其寂感意蘊》,第二十一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2019年7月。
20、 雷靜:“‘Wei’and‘Zhengxin’正心Highlighted in ‘Biaozhen’標準:Th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Zhuxi's Discussion on Huangji 《皇極辨》”[“標準”所凸顯的“位”與“正心”:朱熹《皇極辨》的哲學詮釋],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2018年8月。
21、 雷靜:《識痛癢即識仁:責任感與萬物一體命題關係的探討》,第二十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2017年7月。
22、 雷靜:《王陽明的責任思想》,“東亞儒學的在地化與普世化”國際學術會議,2015年8月。雷靜:《劉蕺山改過工夫的政治言說》,“哲學:東西之際”華人青年國際學術會議,2009年5月。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從‘責任’到‘信任’:宋明理學道德—政治哲學的新探索”(17FZX019),主持已結項
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宋明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研究”(11YJC720021),主持,已結項。
3、主持傳統文化、殘疾人研究等方面廣州市哲學社科“十三五”規劃課題1項、廣東省廳級項目4項,校級項目3項。參加國家社科重大課題1項。

學術獎勵

1、 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養對象。
2、廣東省殘聯優秀年度論文二等獎(2017年)、三等獎(2013年)、三等獎(201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