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青

雷海青

田公元帥即唐天寶年間樂工雷海青

雷海青(公元716年—755年),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坑口宮人氏,是唐玄宗時的著名宮廷樂師,善彈琵琶。傳說他是玉帝的三太子,因酷愛人間戲劇,擅長音樂歌舞,玉帝準他下凡,功滿再回天庭。投胎於一雷姓畲族農家,生時因嘴巴周圍皮膚烏黑,家人以為不祥便棄在路旁。有一木偶戲班經過見襁褓中的嬰兒嗷嗷直叫,有一隻毛蟹正爬在他嘴唇邊用涎沫餵他,其頭戴的帽子上繡有一個“雷”字,就取名“雷海青”,由戲班代為撫養。長大成人後的他眉清目秀,聰明乖巧,詩書器樂無所不通,特別善於吹奏一種名叫“篳篥”的笛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海青
  • 國籍:大唐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莆田東嶠鎮田莊村 
  • 出生日期:716年
  • 逝世日期:755年
  • 職業:宮廷樂師
  • 封號田公元帥 
形象特徵,歷史傳說,文獻介紹,文化遺產,裝扮形象,文化價值,

形象特徵

田公元帥有文身、武身之別,武身為立式,紅臉紅袍,頭頂打兩辮,嘴上畫一隻螃蟹,兩旁有風火二童,一佩弓,一執鷹。前有“靈牙將軍”,狗頭人身,手執令旗。文身為坐式,金面金身,頭戴“金聖冠”。

歷史傳說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頭亭瑞雲祖廟奉祀的主神田公元帥,是莆仙地區和八閩各地民間及戲劇界共同崇奉的戲神;台、港、澳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華人的民俗信仰,皆以媽祖和田公為主。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不時組團前來瑞雲祖廟,朝拜田公元帥,題緣祈願,至虔至誠。央視第四套為製作《走遍中國·莆田》,曾來瑞雲祖廟進行現場採訪,拍攝田公元帥及莆仙戲的有關資料。
相傳田公元帥是天上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因為酷愛人間戲劇,擅長音樂歌舞,玉帝準他下凡,功滿再回天廷。三太子投胎於閩中莆陽一戶姓雷的畲族農民家庭,唐朝開元四年(716)四月初九出世,因其嘴巴周圍皮膚烏黑,家人以為不祥,抱放在村外路旁田塍邊。時有一木偶戲班經過那裡,見襁褓中的嬰兒嗷嗷直叫,有一隻毛蟹正爬在嘴唇邊,用涎沫餵他,其頭頂戴的帽子上繡有一個“雷”字,就取名“雷海青”,將他帶走,由戲班代為撫養。小海青在戲班裡一天天地長大了。他長得眉清目秀,活潑可愛,聰明乖巧;日日同藝人們一起,讀書寫字,彈琴唱戲。到十八歲時,既能扮演不同角色,又會彈奏各種樂器,特別是善於吹奏一種名叫“篳篥”的笛管(這種奇特樂器,莆仙戲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唐明皇“游月宮”時,羨慕天上仙樂,命樂師按其旋律譜成《霓裳羽衣曲》,因排練演奏時缺少一名吹簫的樂官,正在愁眉不展,忽有樂官奏稟,閩中莆田有一名精通韻律、能歌善舞的神童雷海青,無論任何樂器他都能奏出美妙的音樂,不管什麼曲譜他都一看就會演奏,就立刻派人日夜兼程,南下尋訪,宣召雷海青入宮,殿試取用。
雷海青應召赴考,一舉中了探花,皇后親自為他簪花。海青拿起玉簫,當殿吹起悠揚悅耳、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滿朝文武百官和樂師名優們聽了,拍手喝彩,齊聲叫絕;唐明皇當即恩賜雷海青狀元及第,並封他為翰林院大學士,欽賜御酒飲宴獎賞。
雷海青為人豪爽,忠心耿耿,又才華橫溢,唐明皇十分器重,任命他為掌管宮廷歌舞的伶官和梨園戲劇的教官。他精研戲曲,通曉樂理;身居大唐樂府著名樂師,依然不恥下問,對音樂歌舞精益求精。他的同鄉江梅妃被選入宮並封為東宮正一品皇妃後,他不但教會梅妃及樂官們演奏他自己譜成的樂曲《引梅敬酒歌》,跳家鄉的舞蹈《白玉驚鴻舞》、《八仙過海祝壽舞》,還把莆、仙各地流行的十音、八樂、大鼓吹和俚歌、山里詩等等民間音樂、曲藝節目引進了宮廷,又在宮中專攻琵琶彈奏,終成聲震天下的一代琵琶高手。
民間相傳,開元後期(公元738-739年間),唐明皇派雷海青帶領一班皇家梨園子弟前來莆田,慰問梅妃的家鄉父老,首場戲安排在烏石山下東邊一里外的練兵廣場(今頭亭地方)演出,一時轟動了全莆田,觀眾如雲,萬人空巷,其後,戲班深入鄉間演出,雷海青所到之處,都熱心傳授宮廷戲劇藝術,培養了不少梨園樂師,為莆仙戲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唐天寶十四年秋,節度使安祿山范陽舉兵叛變,占洛陽,入潼關,攻陷長安城,逼走唐明皇,把雷海青以及教坊梨園子弟和宮廷樂官三百餘人,都擄進洛陽城,在凝碧池設宴慶功,令雷海青和眾樂官彈奏琵琶宮樂,叫宮娥妃嬪歌舞助興,以顯示他的威風。
雷海青手抱琵琶,義憤填膺,與梨園舊人相對黯泣,久久不肯動手演奏,又痛斥安祿山之罪惡,安祿山惱羞成怒,喝令手下用刀剜雷海青的嘴唇,雷海青仍罵不絕口,安祿山急令將其舌頭割掉。雷海青口含鮮血,忍著劇痛,拼盡全力將手中琵琶對準安祿山的頭部擲去!安祿山當殿受辱,氣急敗壞,立命刀斧手把雷海青綁到戲馬殿前,凌遲處死!頃刻之間,烏雲密布,大雨傾盆。時為唐天寶十四年八月廿三日。
安史之亂平定以後,唐明皇(玄宗)從四川避難歸來,獲悉了雷海青忠貞不屈的悲壯事跡,頒旨追贈他為“唐忠烈樂官”、“天下梨園都總管”;唐肅宗時又加封為“太常寺卿”,受萬民祀拜。傳說,郭子儀率兵收復長安都城時,與頑敵浴血戰鬥中,雷海青帶領天兵天將,在空中助戰,一舉殲滅賊寇,奪回唐室江山。南宋末年端宗皇帝被元兵追趕,從海道逃往莆田途中,突遇風暴襲擊;萬分危急之際,雷海青在天上顯聖,帶神兵解難,海面風浪立時平靜,君臣得以安然脫險;端宗驚魂稍定後,翹首仰望,但見雲端上有天兵、天將,帥旗上鑲繡個“雷”字,因“雨”頭被雲霧遮蔽了,只隱約露出下邊的“田”字,於是頒詔天下,大塑金身,賜名“田公元帥”,四時香火供祭。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莆田城北門外拱辰村頭亭民眾,在唐時雷海青搭棚演戲的舊地,即元建“瞻闕亭”(為城涵驛道第一亭,俗名頭亭)之東側,率先立廟供奉田公元帥,以雷海青忠魂顯聖呈瑞彩的神話故事,取其名曰“瑞雲廟”,並重建戲台,供戲班演劇,以示紀念。後來,莆仙及惠安、福清各地民間相繼來此分靈建廟,奉祀田公元帥,於是頭亭宮廟便成為信眾公認的“瑞雲祖廟”。廟內的石刻楹聯有:“廟貌巍峨拱辰外,旌旗縹緲瑞雲中”、“棟宇昭靈源承易水,旌旗現字彩煥瑞雲”、“琵琶聲里風霜厲,姓字雲頭日月光”等,都是根據雷海青勇斗安祿山的壯烈事跡撰寫的。民間把田公塑成紅面將軍,嘴唇的周圍刻有十道刀痕,形如毛蟹,就是體現了雷海青面對強暴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文獻介紹

據歷史文獻載,雷海青,唐朝莆田縣人、玄宗時期著名宮廷樂師。因其出生時、嘴巴周圍皮膚黝黑,父母以為不祥,就把他抱放在村外路旁的田埂邊。飢餓使他嗷嗷大哭,此時一隻小毛蟹爬了過來,用涎沫餵他。恰逢一木偶戲班途經該地,將他收養,見他頭上戴的帽子繡有一雷字,就取名“雷海青”。在戲班長大的雷海青、學會了彈奏各種樂器,尤其是琵琶和篳篥(筆者按:篳篥,一種古老的笛管樂器,曾經有人認為在我國已失傳,後在莆仙戲中被找到,莆仙戲至今還在運用)。後被選入宮,才華橫溢的他得到了唐明皇的賞識和器重,於是委任他為梨園教官。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安祿山於洛陽稱帝設宴慶賀,命梨園子弟教坊樂工前來祝興,對唐明皇忠心耿耿的雷海青、拒絕為安祿山彈奏,把懷抱的琵琶擲於地上、並痛訴安祿山的不忠、叛國等惡行,終被惱羞成怒的安祿山殘忍的殺害。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明皇感其“忠烈”誥封其為“天下梨園大總管”。
雷海青
據《明皇雜錄補遺》記載:安史之亂,安祿山攻入長安,數百名梨園弟子皆為俘海青不願為叛軍演奏,便稱病不去,被安祿山派人強押到場。這些梨園弟子相對而泣,曲不成調,安祿山大怒虜,雷海青也在其中。一日,安祿山在長安西內苑重天門北凝碧池舉行大宴,命梨園弟子奏曲作樂,言有淚者當斬。雷海青忍捺不住,對著安祿山,舉著琵琶,奮力往地上一摔,琵琶被砸得粉碎,然後面西放聲大哭,安祿山暴跳如雷,下令將雷海青在試馬殿前肢解示眾。
王維聞雷海青死難之事後,很是感動,賦一首七絕:“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安史之亂後,唐肅宗贈封死難大臣,其中就有樂師雷海青。

文化遺產

福建各地民間劇團和木偶戲班,都虔誠奉祀田公元帥莆仙戲班凡排演新劇,均須來瑞雲祖廟戲台“開棚”獻演,以示敬仰,也祈求田公元帥保佑其演戲生涯一帆風順。此例相沿成俗,數百年來延續不衰。

裝扮形象

到了宋朝,高宗皇帝又加封雷海青為“大元帥”,作為一種神祗,他往往有文武兩種不同造型,文造型多為金面金身,頭戴“金聖冠”,即“戲神”裝扮。武造型則是紅臉紅袍,頭頂打兩條辮子,兩旁有風火二童,一佩弓,一執鷹。前有“靈牙將軍”,狗頭人身,手執令旗,即“大元帥”裝扮。傳說有一年,一個莆仙戲班出海演出遭遇風暴,危急時刻他們請求戲神“雷海青”庇佑,雷海青顯靈救了戲班,由於在天空中,帥旗上的雷字被雲彩遮住,只露出田字部分,於是雷海青就是天庭田公元帥的傳言就傳開了。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田公元帥信仰不再局限於戲劇界,莆仙民間盛傳“田公元帥”能消災解厄、扶正祛邪,賦予了他全民保護神的身份。莆田民間在正月鬧元宵的時候,通常都有抬著菩薩神像繞境巡道的習俗,這些菩薩有“娘媽”(媽祖)、“張公”(張巡)以及“田公元帥”(雷海青)等等,比如荔城區的東壩村、步雲村、涵江區的太白莊村等村落,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舉行“田公元帥”繞境巡安活動。

文化價值

向台灣傳播
明末清初,是福建向台灣大量移民的時期。渡台的百姓把閩地的風俗習慣帶往台島,田都元帥信仰向台灣傳播成為必然。
對台移民高潮有三次,一次是明崇禎年間,閩南災荒,鄭芝龍招集沿海百姓數萬人入台開墾;一次是明末鄭成功抗清,收復台灣隊之後,大批漳泉沿海百姓隨他東渡;第三次是康熙二十三年施琅收台灣統一之後,閩地特別人閩南百姓成千上萬東渡往台開拓墾殖。田都元帥信仰就隨著移民潮傳往台地。開傳播途徑又有二種:一是經戲神身份由戲班帶去,一是以當境保護神身份由渡過台墾殖者帶去。
隨鄭成功舉義的金門人盧若騰著《島噫集》,有觀劇詩:“老人年來愛看戲,看到三更不渴睡……只應飽看梨園劇,潦倒數杯陶然醉。”鄭氏渡台,大批漳、泉百姓隨遷台灣,梨園戲便傳播到台地去了,所以康熙間修的《台灣府志》漢人風俗就記載台地有:“信鬼神,惑浮屠,好戲劇,競賭博”之風--“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立春前一日薄西山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踩棚,優伶前導,看春士女蜂出雲集。”“元夕初十放燈……別有閒身行樂善歌曲者數輩為伍,制燈如飛蓋狀,一人持之前李遨遊,絲竹肉經次雜奏,謂之鬧傘,更有裝束昭君、婆姐、龍馬之屬,向人家有吉祥事作歌慶之。”“二月二日,各街社裡,逐戶斂錢宰牲演戲,賽當境內外土神”“中秋……山橋野店,歌吹相聞,謂之社戲。”…… 篇末還指出:“凡此歲時所載,多漳泉之人流寓於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
清代,台灣流行的有歌舞小戲“車鼓弄”、梨園戲(有大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種)、亂彈(閩西漢劇所傳)、四平戲、高甲戲(由“宋江陣”發展而成,流行閩南一帶)、歌仔戲、提線傀儡和布袋戲(掌中木偶)等。清乾隆間,海防同知朱景英《海東日札》記台灣:“里巷靡日不演戲,鼓樂喧闐,相續於道,演唱多土班小戲,發聲潔屈不可解,譜以絲竹,別有宮商。”寫出台灣戲劇盛況。這些傳入台灣的戲班都祀田都元帥為戲神,田都元帥信仰自是遍及台島。台灣藝人舊時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要往田公元帥廟舉行祭祀典禮,祭祀三天,歌舞器樂助興,是台灣民間藝人的一大盛會。
統計資料表明,台灣漢族居民中,祖籍福建的占83%,其中泉屬各縣的占44.8%,漳州各縣的占35.01%。早期渡台的漳、泉百姓,大多是赤貧的農民,前往台灣所帶的一般只有兩種東西,一是父母神主,二是鄉村當境神香火(攜帶的形式是縫一小紅布包,內中裝一撮神廟香爐里的香灰)以作為他們披荊斬棘、開拓蠻荒的精神支柱。在能源工業地安居後,他們又為帶去的保護神立廟塑像。這就是台灣宮廟所祀神靈大多與內地相同,而且要到內地謁祖的原因。閩地田都元帥信仰既盛,台地供奉相公宮廟相應也多。台灣最早供奉田都元帥的廟為台南縣西勢村蕃厝37號的元帥廟,建於雍正十三年(1735)。其次為鹿港大有里車圍攻巷玉渠宮,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祖籍晉江的人士分香到台,來鹿港演出的戲班都要往該廟拜祀,宮廟規模宏偉,流傳雷海青成神故事與泉地一般,廟中還寫著唐詩:“萬戶傷心發野煙,百官何晶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相傳這是唐詩人王維悼念雷海青的詩句。再來為台北萬華紫耒宮,建於嘉慶四年(1799)。此外,藝人將田都元帥神像供在其他神廟側殿或住家廳堂的亦多。至今全台有200多座廟宇奉祀田都元帥。
福建民間信仰
在福建,除了泉州南安戲神祖廟而外,各地區還分布著許多古老的田都元帥廟,其宮廟歷史、建築藝術、宗教儀式都富有特色。相傳他是唐朝樂工雷海青,其奉祀源流可考者,是“三教搜神大全”一書:“田元帥唐時人,母蘇氏某次偶至野外,感天上“翼宿”投內懷中,未嫁有孕。元帥生後,外蘇老以無父之子,有辱門楣,遂棄諸田間,為雷姓農民拾得,收養為子,名雷海青。越二歲,蘇老至鄉收租,抵佃戶雷家,見一孩裸戲於庭,視其所著紅肚兜繡有蓮花,認系己家物,始憶此童為己外孫。乃與雷翁商之,攜歸撫養。因當初曾棄之田間,寄養佃戶,遂以田為姓。稍長,天賦異稟,聰穎絕倫,甫弱冠,擅長音樂,各類樂器無不精通,且善譜曲。唐玄宗天寶年間,為玄宗召為內廷樂工,曾譜霓裳羽衣一曲,有名於時。封為御前都尉,領梨園子弟事。”又據傳說:“其在梨園飾演元帥一劇時,突暴斃,故身著戎裝,頭戴雉尾。”元帥死後,後人尊為音樂之神。
早先,福建省興化縣便有祭祀“田都元帥”的廟,廟碑敘述他曾榮獲唐朝肅宗皇帝追封為太常寺卿,宋朝高宗皇帝加封為大元帥;據說,當玄宗皇帝蒙難長安,元帥曾三次顯靈救駕,見空中浮現“田都”二字的旗旗,所以後人又冠以“田都”於其上,尊之為“三田都元帥”,奉為音樂界的祖師,福州一帶亦有稱之為“探花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