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盜》是上海崑劇團創作演出的一出通俗武戲。劇本素材出自《虞初新志.雷州盜記》。該劇1980年11月首演於上海閔行劇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州盜
- 類型:崑曲劇目
《雷州盜》是上海崑劇團創作演出的一出通俗武戲。劇本素材出自《虞初新志.雷州盜記》。該劇1980年11月首演於上海閔行劇院。
《雷州盜》是上海崑劇團創作演出的一出通俗武戲。劇本素材出自《虞初新志.雷州盜記》。該劇1980年11月首演於上海閔行劇院。劇情簡介劇情敘明末天啟年間,雷州採珠使太監趙蘭依仗魏忠賢權勢巧取豪奪、禍害百姓,指使縣令孔富及其義...
雷州盜記,明末清初的著名短篇小說文集。原文 雷於粵為最遠郡。崇禎初,金陵人某,以部曹②出守。舟入江遇盜。知其守也,殺之,並殲其從者,獨留其妻女。以眾中一最黠者為偽守,持牒往③,而群詭為僕人④,莫能察也。抵郡...
雷劇代表作劇目有《抓鬮村長》《陳璸放犯》《雷神的傳說》《梁紅玉掛帥》《大義定雷州》《符兆鵬》《千里緣》《斬周忠》《秦香蓮》《張文秀》等,新創作的劇目《陳璸放犯》《雷州義盜》《武大娘辭轎》《智馴雷州虎》《龍珠奇緣》等...
同義詞 雷(中國雷州半島的簡稱)一般指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因古雷州府轄地而得名,是中國三大半島之一,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合稱中國三大半島,猶如一條巨龍沖向南海,氣勢磅礴,令人震撼。雷州半島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呼應,南北長約130公...
雷州觀察第為清翰林學院編修陳昌齊故居 基本簡介 陳昌齊故居“觀察第”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城下河裡207號。“觀察第”東鄰靈山里,西近雷城二小,北靠曲街,南臨下河裡路。“觀察第”,系清翰林學院編修陳昌齊故居,是陳昌齊在清...
木棉村位於雷州市雷高鎮東部,據記載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3.1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39公里。距雷高鎮的鎮中心8.7km,距雷州市中心24.7km,縣道X691線從側面經過,雷高鎮有水泥路通至木棉村,交通...
遂溪縣樂民鎮海山村是紅色根據地,在中共黨員、廣東著中農民領袖黃學增影響下,並在韓盈、黃廣淵等直接領導下,雷州半島第一支農軍在此誕生,打響了南路人民裝裝鬥爭第一槍,並在黃廣淵等農民運動領袖的組織下爆發著名的樂民武裝起義。...
公元1765年生於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烏石村(今屬雷州市烏石鎮)。歷史上南方沿海地區海盜猖狂,廣東尤為嚴重,明清時期為最。時兩廣總督楊琳向皇帝報告說:“查洋盜向唯廣東、福建為多,江南、浙江次之。廣東洋盜又多在潮州、雷州、惠州三...
上海崑劇團演出《雷州盜》劇照(1980年)陳申飾飛鏢王 上海崑劇團演出《晴雯》劇照(1980年) 華文漪飾晴 雯 岳美緹飾賈寶玉 上海崑劇團演出《爛柯山》劇照(1981年)梁谷音飾崔氏 計鎮華飾朱買臣 上海崑劇團演出《紅娘子》劇照(1980年) ...
劉明今,男,漢族,四川大邑人。1944年10月25日生於四川重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上海崑劇團編劇,編有《滄江曲》、《春花的婚禮》、《雷州盜》、《東渡記》、《牡丹亭》、《白蛇後傳》、《洛神賦》等崑劇劇本(已上演或刊行...
“雷州盜記”、“石頭人”、“雙頭鳳”、“鴆和毒蛇”等,故事小得不能再小,但卻顯得那樣精緻。它雖然不像中華傳統美德的其他故事那樣波瀾壯闊,盪氣迴腸,但它卻能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激起哲思的漣漪。這些諷古思今的小故事是中華民族...
海康港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鎮,人們又稱康港,位於北和鎮南端,距北和圩約8公里,是北和鎮一個小小的墟區。海康港是雷州半島北部灣西岸的一顆明珠,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簡介 海康港灣三面環山,水路夾長,是天然的避...
地理位於雷州市沈塘鎮沈塘村,也是沈塘村莊始祖發祥之地。始祖公來到這裡取名《沈塘》,那時簡單會聚集四邊村莊這裡農貿集交易,變成簡陋市場中心,沈塘市場來源頭舊址。沈塘村(沈塘仔村)市場遷徙市場發展歷程變化,清嘉靖五年,當地官員兼...
寧國夫人,雷州人,李氏,五代人。人物生平 五代是指後梁開平三年(909年)至開寶三年(970年)數十年間。這段漫長的歷史年代,是中國封建割據的混亂時期。在南漢王朝統治下,官吏魚肉百姓、民眾不堪苟政的盤剝,怨聲載道、民憤有...
陳璸(1656年-1718年),字文煥,號眉川,廣東雷州府海康(今雷州市)人,中國清代官吏。陳璸出身寒微,穎異好學。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進士,曾任福建古田、台灣知縣,刑部主事、員外郎,兵部郎中,四川學政。康熙四十九年(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