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崑劇志

《上海崑劇志》是《上海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崑劇志
  • 作者:《上海文化藝術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介紹:本志記載了崑劇的歷史和現狀。設有機構、劇目、表演藝術、導演藝術、音樂、戲婚邀舞美、演出場所、出版物、演出習俗、建國後重大演出、人物傳記等篇章。

    作品目錄

    封面櫻漿糠
    上海崑劇志
    彩圖
    明萬曆年間潘允端《玉華堂日記》原本
    清代崑劇演出圖《孽海記·下山》(左上)
    清代崑劇演出圖《虎囊彈·山門》(左下)
    清代崑劇演出圖《尋親記·後金山》(右上)
    清代崑劇演出頁刪愉圖《浣紗記·賜劍》(右下)
    清末旦角談雅芳《盜令》圖影
    清末淨角王松《刀會》圖影
    清末官生陳蘭坡《撞鐘·分宮》圖影
    清末名曲家俞粟廬
    清末名小生、崑劇傳習所主教老師沈月泉
    1915年冬徐凌雲在康定路徐園榆企采招待曲友
    1928年“傳”字輩在笑舞台演出時合影
    新樂府時期《獅吼記》劇照 顧傳玠飾陳 慥 朱傳茗飾田 氏 倪傳鉞飾蘇東坡
    新樂府時期《販馬記·三拉團圓》劇照 顧傳玠飾趙 寵 朱傳茗飾李桂枝 倪傳鉞飾采檔李 奇 周傳瑛飾李保童
    新樂府時期《販馬記·三拉團圓》劇照 顧傳玠飾趙 寵
    仙霓社時組拳舟享期《蝴蝶夢》劇照 朱傳茗飾田 氏 鄭傳鑒飾莊 周
    仙霓社時期張傳芳(右)、周傳瑛(左)主演的《桂花亭》
    仙霓社時期《乾坤圈》劇照 方傳芸飾哪 吒 張傳芳飾石磯娘娘
    仙霓社時期張傳芳(左)、沈傳芷(中)、周傳錚(右)合影
    30年代《安天會》劇照 徐凌雲飾孫悟空
    著名曲友徐凌雲30年代時留影
    20年代徐園演出《連環記·小宴》劇照 徐凌雲飾呂 布 袁安圃飾貂 蟬
    平聲社成員合影(1932年)
    40年代彩串《長生殿·小宴》劇照 趙景深飾唐明皇
    曲友李希同彩串《遊園驚夢》
    曲友殷菊儂彩串《佳期》
    曲友沈竹如彩串《琴挑》
    曲友汪一鶼(右)、張充和(左)彩串《遊園》
    徐凌雲(左)、俞振飛(中)、梅蘭芳(右)50年代合影
    《販馬記·寫狀》劇照(1937年)俞振飛飾趙 寵 黃蔓耘飾李桂枝
    《斷橋》劇照(1949年)梅蘭芳飾白素貞 俞振飛飾許仙 梅葆玖飾小 青
    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一屆崑劇班學員入學照片集錦(1954年)
    上海崑曲研習社全體曲友合影(1957年)
    華傳浩在上海市戲曲學校教學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牡丹亭》劇照(1957年)俞振飛飾柳夢梅 言慧珠飾杜麗娘
    俞振飛、言慧珠輔導學生排練《百花贈劍》(1959年)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男生合影(1960年)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女生合影(1960年)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牆頭馬上》劇照(1958年)俞振飛飾裴少俊 言慧珠飾李倩君 梁谷音飾梅香 劉異龍飾乳娘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百花贈劍》劇照(1958年)俞振飛飾海俊 言慧珠飾百花公主
    梅蘭芳與俞振飛合拍崑劇電影《牡丹亭·遊園驚夢》劇照(1960年)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拜月亭》劇照(1959年)張洵澎飾王瑞蘭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白羅衫》劇照(1958年) 蔡正仁飾徐繼祖 蔡瑤銑飾蘇夫人 陸永昌飾奶公 成志雄飾小三
    上海青年京劇團演出《白蛇傳》劇照(1961年) 華文漪飾白素貞 蔡正仁飾許仙 王英姿飾小青 張啟洪飾 艄翁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紅樓夢》劇照(1960年)華文漪飾林黛玉 岳美緹飾賈寶玉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演出《販馬記》劇照(1963年)張靜嫻飾李桂枝 周志剛飾趙寵
    上海青年京崑劇團演出現代戲《自有後來人》劇照(1964年) 計鎮華飾李玉和 馮順芝飾李奶奶 梁谷音飾李鐵梅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演出現代戲《奇襲白虎團》劇照(1964年)袁玉城飾嚴偉才 劉傑飾韓大年 胡保棣飾崔大娘
    上海青年京崑劇演出現代戲《瓊花》劇照(1964年) 計鎮華飾洪常青 華文漪飾瓊花 岳美緹飾紅蓮
    上海崑劇團演出《十五貫》劇照(1978年) 計鎮華飾船鴉汽狼況鐘 劉異龍飾婁阿鼠
    上海崑劇團演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劇照(1979年)張銘榮飾孫悟空 王芝泉飾白骨夫人
    上海崑劇團演出《蔡文姬》劇照(1978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假婿乘龍》劇照(1979年)史浩華飾春草 蔡青霖飾胡進
    上海崑劇團演出現代戲《燕歸來》劇照(1979年)顧兆琳飾梅仲文
    上海崑劇團演出《牆頭馬上》劇照(1979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貴人魔影》劇照(1980年) 梁谷音飾媚娘 蔡正仁飾王占鱉
    上海崑劇團演出《雷州盜》劇照(1980年)陳申飾飛鏢王
    上海崑劇團演出《晴雯》劇照(1980年) 華文漪飾晴 雯 岳美緹飾賈寶玉
    上海崑劇團演出《爛柯山》劇照(1981年)梁谷音飾崔氏 計鎮華飾朱買臣
    上海崑劇團演出《紅娘子》劇照(1980年) 王芝泉飾紅娘子
    上海崑劇團演出《濟公三戲花太歲》劇照 (一九八一年) 劉異龍飾濟顛
    上海崑劇團演出《花燭淚》劇照(1981年)張靜嫻飾白玉鳳 蔡青霖飾黃金龍
    上海崑劇團演出《唐太宗》劇照(1981年) 計鎮華飾李世民 方洋飾魏徵
    上海崑劇團演出《釵頭鳳》劇照(1981年) 計鎮華飾陸游 華文漪飾唐琬 蔡正仁飾趙士程
    上海崑劇團演出《牡丹亭》劇照(1982年)華文漪飾杜麗娘 岳美緹飾柳夢梅
    上海崑劇團演出《枯井案》劇照(1982年) 劉異龍飾胡圖 梁谷音飾胡夫人
    上海崑劇團演出《白蛇後傳》劇照(1983年) 芝泉飾小青 陳同申飾黑風仙
    上海崑劇團演出《痴女》劇照(1984年)史潔華飾蕭惜芬 蔡青霖飾諸葛暗
    上海崑劇團演出《小羅成》劇照(1984年) 王芝泉飾羅成
    上海崑劇團演出《風箏誤》劇照(1985年)蔡正仁飾韓琦仲 劉異龍飾詹愛娟
    上海崑劇團演出《玉簪記》劇照(1985年)華文漪飾陳妙常 岳美緹飾潘必正
    上海崑劇團演出《血手記》劇照(1987年)計鎮華飾馬佩 張靜嫻飾鐵氏
    上海崑劇團演出《占花魁》劇照(1988年)岳美緹飾秦鐘 張靜嫻飾美娘
    上海崑劇團演出《長生殿》劇照(1987年)蔡正仁飾唐明皇 華文漪飾楊貴妃
    上海崑劇團演出《潘金蓮》劇照(1987年) 梁谷音飾潘金蓮 姚祖福飾武松
    上海崑劇團演出《新蝴蝶夢》劇照(1990年) 梁谷音飾田氏 計鎮華飾莊周
    上海崑劇團演出《獅吼記》劇照(1991年)岳美緹飾陳慥 張靜嫻飾柳氏
    上海崑劇團演出《甲申祭》劇照(1991年)蔡正仁飾崇禎帝 張靜嫻飾費貞娥
    上海崑劇團演出《無鹽傳奇》劇照(1991年)王芝泉飾鐘離春 蔡正仁飾齊王
    上海崑劇團演出《富貴圖》劇照(1992年) 蔡正仁飾倪俊 梁谷音飾碧蓮
    上海崑劇團演出《上靈山》劇照(1993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牡丹亭》劇照(1993年)梁谷音飾杜麗娘
    上海崑劇團演出《一捧雪》劇照(1995年)劉異龍飾湯勤
    上海崑劇團演出《司馬相如》劇照(1996年)岳美緹飾司馬相如 張靜嫻飾卓文君
    上海崑劇團演出《夕鶴》劇照(1995年) 梁谷音飾碧玉 計鎮華飾阿平
    上海電視台攝製的崑曲電視劇《牡丹亭》(1996年) 張洵澎飾杜麗娘 蔡正仁飾柳夢海
    《問探》劇照 張銘榮飾夜不收
    《擋馬》劇照 王芝泉飾楊八姐 張銘榮飾焦光普
    《盜甲》劇照 張銘榮飾時遷
    《時遷偷雞》劇照 張銘榮飾時遷 邱奐飾店家
    《借扇》劇照 段秋霞飾鐵扇公主
    《鐘馗嫁妺》劇照 陳治平飾鐘馗
    《思凡》劇照 倪泓飾色空
    《醉酒》劇照 沈昳麗飾楊貴妃
    《雁盪山》劇照 侯水強飾孟海公
    《扈家莊》劇照 丁芸 飾扈三娘
    《冥判》劇照 吳雙飾判官 陳莉飾杜麗娘
    《昭君出塞》劇照谷好好飾王昭君 胡剛飾王龍 江志雄飾馬夫
    《斷橋》劇照 余彬飾白素貞 黎安飾許仙 冷冰冰飾小青
    《遊園驚夢》劇照 錢熠飾杜麗娘 張軍飾柳夢海
    俞振飛在《太白醉寫》中飾李白
    言慧珠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蔡正仁在《小宴》中飾唐明皇
    華文漪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劉異龍在《活捉》中飾張文遠
    岳美緹在《司馬相如》中飾司馬相如
    計鎮華在《掃松》中飾張廣才
    梁谷音在《爛柯山》中飾崔氏
    張銘榮在《教歌》中飾蘇州阿大
    王芝泉在《擋馬》中飾楊八姐
    方洋在《山門》中飾魯智深
    張洵澎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陳同申在《安天會》中飾孫悟空
    張靜嫻在《血手記》中飾鐵氏
    新樂府時期演出曲本
    民國年間所刊曲譜
    仙霓社演出廣告
    建國後出版的崑劇表演理論著作
    建國後出版的崑劇連環畫
    《粟廬曲譜》和《振飛曲譜》《粟廬曲譜》卷首為俞振飛題贈辛清華墨跡
    嘉定匯龍潭公園打唱台全景
    清末流動舞台模型
    燈擔堂名
    上海豫園古戲台全景
    上海崑劇團蘭馨舞台門廳
    清代臉譜
    《蔡文姬》舞美設計圖
    《牡丹亭》舞美設計圖
    《唐太宗》舞美設計圖
    《潘金蓮》舞美設計圖
    《血手記》舞美設計圖
    《上靈山》舞美設計圖
    《長生殿》舞美設計圖
    1959年周恩來總理接見俞振飛(右一)、姜妙香(右二)、言慧珠(左一)、張君秋(左二)
    1980年5月葉劍英、陳丕顯同志在上海西郊賓館觀看上海崑劇團演員清唱
    1986年9月上海崑劇團晉京匯報演出,陳丕顯、江澤民、姚依林、曹禺等同志觀看首場演出後上台接見演員
    1986年9月上海崑劇團在中南海演出後,江澤民同志上台接見演員並即興吹奏曲笛
    1988年9月上海崑劇團在日本東京演出《長生殿》,榮毅仁同志陪同日本國天皇侄子高圓宮殿下夫婦接見演員
    1996年9月朱鎔基同志觀看《司馬相如》後接見李薔華及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崑劇團領導
    1996年9月朱鎔基同志在京觀看上海崑劇團《司馬相如》後上台接見演員
    1992年李瑞環同志在滬接見上海崑劇團部分演職員
    1994年1月吳邦國、黃菊、陳至立等同志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觀看上海崑劇團《牡丹亭》後上台接見演員
    1983年上海崑劇團參加香港第八屆亞洲藝術節記者招待會
    1994年上海崑劇團在台灣演出
    1987年上海崑劇團在英國馬克白古城堡宣傳演出《血手記》
    1991年上海崑劇團在日本演出《潘金蓮》
    1992年上海崑劇團赴台灣演出,台灣海基會會長辜振甫等祝賀演出成功
    1993年上海崑劇團參加新加坡亞洲藝術節,右起第二人為劇作家鄭拾風
    1963年3月曲友沈竹如向上海市戲曲學校捐贈崑曲藏本
    鄭傳鑒、姚傳薌、張傳芳、沈傳芷向外地崑劇學員傳藝(攝於60年代)
    蘇州崑劇傳習所6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劉傳蘅剃鬚演出,姚傳薌、周傳瑛、鄭傳鑒等談笑風生(1981年)
    俞振飛與著名劇作家、導演楊村彬、王元美夫婦交談(1980年)
    上海與美國著名曲友聚會(攝於80年代初)
    上海戲劇家協會舉行《牡丹亭》座談會(1982年)
    俞振飛獲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文學博士銜後與夫人李薔華合影(1988年)
    俞振飛與黃佐臨向美國友人介紹崑劇(1985年)
    葉聖陶在北京寓所與俞振飛交談(1986年)
    俞振飛在美國林肯大學講學(1987年)
    計鎮華與著名畫家程十髮及記者許寅拍曲(1994年)
    上海崑劇界、曲界歡迎台灣曲友來訪(1990年)
    海外曲友顧鐵華在《迎像哭像》中飾唐明皇
    《上海崑劇志》顧問在商討工作
    陳至立、龔學平同志在上海名人公墓為俞振飛銅像揭幕(1995年)
    顧問、評審人員、審定人員、特約編審、主編、編輯部、撰稿人、文字圖片資料
    序言
    凡例
    目次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團體機構
    第一節班社與劇團
    明清家樂班
    洪福班
    保和班
    大章班
    大雅班
    全福班
    陽春社
    鴻秀班
    昆弋小蕊芝班
    瀛風班
    新樂府
    仙霓社
    上海青年京崑劇團
    上海崑劇團
    第二節教育和研究機構
    華東戲曲研究院崑曲演員訓練班
    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演員班
    上海市戲曲學校研究室
    上海崑劇團藝術室
    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部
    第三節曲社
    賡春曲社
    平聲曲社
    嘯社
    粟社
    崑劇保存社
    同聲曲社
    噓社
    潤鴻曲社
    銀聯社
    儉德會
    上銀社
    海關曲社
    上海崑曲研習社
    上海京昆之友社
    上海市崑劇聯誼會
    長寧區業餘崑曲學校
    松江曲社
    浦南曲社
    青浦曲社
    【附】上海近現代崑曲曲社一覽表
    第二章劇目
    第一節傳統劇目
    雜劇
    《單刀會》
    《西廂記》
    《馬陵道》
    《不伏老》
    《東窗事犯》
    《漁樵記》
    《昊天塔》
    《十面埋伏》
    《風雲會》
    《西遊記》
    《四聲猿》
    《罷宴》
    《四弦秋》
    《喬影》
    《湘真閣》
    南戲和傳奇
    《荊釵記》
    《白兔記》
    《幽閨記》
    《琵琶記》
    《金印記》
    《牧羊記》
    《尋親記》
    《連環記》
    《香囊記》
    《千金記》
    《還帶記》
    《繡襦記》
    《八義記》
    《南西廂記》
    《寶劍記》
    《古城記》
    《浣紗記》
    《祝髮記》
    《雙珠記》
    《鮫綃記》
    《鳴鳳記》
    《還魂記》
    《紫釵記》
    《邯鄲記》
    《南柯記》
    《義俠記》
    《墜釵記》
    《草廬記》
    《彩樓記》
    《金雀記》
    《鸞釵記》
    《百順記》
    《玉簪記》
    《紅梅記》
    《焚香記》
    《釵釧記》
    《雙紅記》
    《獅吼記》
    《紅梨記》
    《宵光記》
    《水滸記》
    《西川圖》
    《金鎖記》
    《驚鴻記》
    《蝴蝶夢》
    《療妒羹》
    《翠屏山》
    《望湖亭》
    《一捧雪》
    《人獸關》
    《永團圓》
    《占花魁》
    《萬里圓》
    《千鐘祿》
    《麒麟閣》
    《風雲會》
    《衣珠記》
    《白羅衫》
    《還金鐲》
    《金不換》
    《一文錢》
    《西樓記》
    《燕子箋》
    《十五貫》
    《翡翠園》
    《艷雲亭》
    《漁家樂》
    《九蓮燈》
    《乾坤嘯》
    《醉菩提》
    《如是觀》
    《天下樂》
    《吉慶圖》
    《風箏誤》
    《虎囊彈》
    《黨人碑》
    《雙官誥》
    《後尋親記》
    《爛柯山》
    《滿床笏》
    《雁翎甲》
    《兒孫福》
    《長生殿》
    《鐵冠圖》
    《昇平寶筏》
    《雷峰塔》
    新排本戲、燈彩戲及其他
    《紅樓夢》
    《南樓傳》
    《呆中福》
    《折桂傳》
    《描金鳳》
    《雙珠鳳》
    《文武香球》
    《紅菱艷》
    《崑山記》
    《奈何天》
    《玉搔頭》
    《洛陽橋》
    《火雲洞》
    《海潮音》
    《百花記》
    《販馬記》
    時劇
    《思凡》
    《下山》
    《拾金》
    《花鼓》
    《借靴》
    《磨斧》
    《仲子》
    《昭君》
    《思春》
    《打麵缸》
    《打齋飯》
    《盪湖船》
    《蘆林》
    《醉楊妃》
    武戲
    《天門陣》
    《青龍陣》
    《鬧海》
    《挑車》
    《探莊射燈》
    《大名府》
    《安天會》
    《戰宛城》
    《狀元印》
    《雅觀樓》
    《乾元山》
    《芙蓉嶺》
    《打店》
    《蜈蚣嶺》
    《四平山》
    《扈家莊》
    第二節創作、整理改編、移植劇目
    創作劇目
    《紅樓夢》
    《紅娘子》
    《貴人魔影》
    《雷州盜》
    《濟公三戲花太歲》
    《釵頭鳳》
    《唐太宗》
    《白蛇後傳》
    《小羅成》
    《公堂審狗》
    《無鹽傳奇》
    《婉容》
    《上靈山》
    《司馬相如》
    整理改編劇目
    《擋馬》
    《牡丹亭》
    《調風月》
    《拜月亭》
    《白羅衫》
    《牆頭馬上》
    《馬上緣》
    《紅線盜盒》
    《白蛇傳》
    《蔡文姬》
    《連環記》
    《爛柯山》
    《蓮花剔目》
    《痴女》
    《女彈》
    《琵琶記》
    《斬娥》
    《打花鼓》
    《玉簪記》
    《風箏誤》
    《蝴蝶夢》和《新蝴蝶夢》
    《血手記》
    《長生殿》
    《潘金蓮》
    《占花魁》
    《男監》
    《甲申祭》
    《獅吼記》
    《富貴圖》
    《夕鶴》
    《一捧雪》
    移植劇目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假婿乘龍》
    《包公賠情》
    《花燭淚》
    《燕青賣線》
    《枯井案》
    現代戲
    《海上漁歌》
    《風雨送菜》
    《喜迎親》
    《瓊花》
    《滄江曲》
    《飛馬追蹤》
    《春花的婚禮》
    《燕歸來》
    《智闖烏龍沙》
    《兩岸情》
    【附】傳統劇目演出表
    第三章表演
    第一節家門
    官生
    巾生
    鞋皮生
    雉尾生
    老旦
    正旦
    作旦
    四旦
    五旦
    六旦
    副末
    老生
    大面
    白面
    武旦
    第二節特技
    文戲
    雙人竄桌
    射稻柴
    水發頂盔
    鐵板橋
    耍佛珠圈
    咬靴分靴
    矮步
    武戲
    匕首擲倒扎虎
    腳掏翎子
    踢劍出鞘
    踢錘槓
    轉體跟斗
    下高跟斗
    第三節表演述例
    傳統折子戲表演的發展
    《殺惜》
    《太白醉寫》
    《驚夢》
    《活捉》
    《喬醋》
    《湖樓》
    《尋夢》
    《潑水》
    《盜甲》
    《山門》
    新劇目的表演設計
    《擋馬》
    《閨瘋》
    《吊園》
    第四章導演
    第一節排演傳統
    排演者
    排演方法
    科介提示
    第二節新劇目的導演制度和導演藝術
    導演制度
    案頭工作
    對詞坐唱
    落地排練
    連、響排和彩排
    場記和藝術值班
    藝術檔案
    導演藝術
    總體構思
    表演處理
    空間要求
    鑼鼓設計
    第三節導演藝術述例
    《瓊花》
    《蔡文姬》
    《釵頭鳳》
    《長生殿》
    《血手記》
    《新蝴蝶夢》
    第五章音樂
    第一節俞派唱念藝術
    用腔技巧
    習曲要解
    第二節改編、創作劇目的唱腔音樂改革
    曲牌聯套的靈活運用
    傳統唱腔的改造
    發展伴唱
    擴大幹唱
    革新板式
    新板式的創建
    第三節樂隊建制
    明中葉至清末(1522~1911)
    民國年間(1912~1949)
    50年代至60年代中葉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第四節氣氛音樂
    宴樂
    喜樂
    舞樂
    哀樂
    神樂
    軍樂
    第五節堂名
    堂名組織
    堂名音樂
    堂名演出與師承
    【附】崑劇場面圖一
    崑劇場面圖二
    崑劇場面圖三
    第六節唱腔例說
    [出隊子](《玉簪記·茶敘》)
    [好姐姐](《占花魁·受吐》)
    [山坡羊](《漁家樂·藏舟》)
    [滾繡球](《蔡文姬·辨誣》)
    [十二紅](《西廂記·佳期》)
    [脫布衫·小梁州](《長生殿·哭像》)
    [小桃紅](《玉簪記·秋江》)
    [集賢賓](《血手記·嫁禍》)
    [漁燈兒](《水滸記·活捉》)
    [新水令](《單刀會·刀會》)
    [叨叨令](《金鎖記·斬娥》)
    第六章舞台美術
    第一節服飾妝扮
    衣箱
    妝扮
    頭飾
    髯口
    服裝行頭
    盔帽
    砌末道具
    扇子
    第二節 舞台裝置
    桌帷、椅帔
    舞台布景
    燈彩
    燈光
    音響效果
    第三節 舞美述例
    《十五貫》
    《牆頭馬上》
    《瓊島紅花》和《瓊花》
    《蔡文姬》
    《釵頭風》
    《唐太宗》
    《牡丹亭》
    《潘金蓮》
    《血手記》
    《晴雯》
    第七章演出場所
    青浦城隍廟戲樓
    朱家角城隍廟戲樓
    七寶鎮南城隍廟戲樓
    三雅園
    天仙茶園
    丹桂(桐記)茶園
    張園
    徐園
    笑舞台
    長江劇場
    蘭心大戲院
    天蟾舞台
    東方書場
    遊樂場所
    【附】上海崑劇演出場所一覽表
    【附】上海郊縣古戲台(樓)一覽表
    【附】清代上海會館戲樓一覽表
    第八章出版物
    第一節曲譜與曲調
    《南曲九宮正始》
    《六也曲譜》
    《崑曲大全》
    《集成曲譜》
    《吳梅崑曲選譜》
    《與眾曲譜》
    《粟廬曲譜》
    《振飛曲譜》
    《崑劇曲調》
    第二節期刊與研究專著
    《二十世紀大舞台》
    《戲曲》
    《玉華堂日記》
    《顧曲麈談》
    《崑劇觀摩演出紀念文集》
    《戲曲筆談》
    《崑劇表演一得》
    《我演昆醜》
    《洪昇年譜》
    《崑劇演出史稿》
    《李笠翁曲話》
    《中國戲曲史鉤沉》
    《王驥德<曲律>研究》
    《俞振飛藝術論集》
    《<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
    《醜中美》
    《崑劇生涯六十年》
    《觀劇札記》
    《從尼姑庵走上紅地毯》
    《古劇結構原理》
    《<申報>崑劇資料選編》
    《我——一個孤單的女小生》
    《鄭傳鑒及其表演藝術》
    【附】上海及寓滬近代雜劇作家著作發表或出版情況簡表
    【附】上海及寓滬近代傳奇作家著作發表或出版情況簡表
    第九章演出習俗及其他
    第一節演出習俗
    請老郎神
    九皇會
    三仙湯
    四六班
    破台
    鬧台
    三跳
    老生開場
    開鑼戲與軸子戲
    節令戲
    反串戲
    五毒戲
    五倫戲
    鬼戲及神戲
    獨腳戲
    喜神
    值戲碼
    淨角不唱開鑼戲
    抱台腳
    場面兼檢場
    場上換衣
    拂塵
    崑劇後台舊例
    向座椅禮拜
    歇夏與封箱
    拍作(桌)台和“鑿石頭”
    私期
    公期
    同期
    出期
    彩串
    爺台
    拍先
    老漢和臭腳花面
    網巾
    上三門
    放 空
    第二節行話、諺語及口訣
    書、見、驚
    風花雪月、琴棋書畫
    三醉、三訪
    三副野雞毛
    三雙拖鞋皮
    九娘三扁擔
    衣西翡蝴
    三刺、三殺
    兩件半紅衣裳
    三賦、三法場
    一紫二判
    七紅八黑三和尚
    油葫蘆
    十二花神
    十三記大鑼
    七難五忌
    馬前
    合棚叫
    其他諺語
    戲聯選粹
    第三節劇團管理
    賣戲
    台戲
    頭、二、三檔
    共和班
    演出收入
    專業職稱評定和聘用制
    第四節軼聞
    王欣甫嗜曲丟官
    西施廟中秋曲會
    周鳳林接濟張勛
    俞振飛三進山城
    “傳”字輩大鬧嘉善
    第十章重大演出活動
    第一節紀念演出
    俞振飛演劇生活60年紀念大會
    崑劇傳習所60周年紀念活動
    湯顯祖逝世370周年紀念演出
    第二節重要會演、巡演、展演及匯報演出
    崑劇觀摩演出
    上海市戲曲學校參加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
    上海崑劇團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
    上海崑劇團巡演武漢、西安、北京
    上海崑劇精英展覽演出
    《擋馬》參加1985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
    上海、四川藝術交流演出
    應文化部約請上海崑劇團晉京匯報演出
    上海崑劇團、上海市戲曲學校參加全國崑劇搶救繼承劇目匯報演出
    第三節出國及赴港、澳、台地區演出
    上海青年京劇團赴港演出
    上海崑劇團參加香港第八屆亞洲藝術節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訪美演出
    上海崑劇團赴英國、瑞典、丹麥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訪日演出
    中國崑劇藝術團赴香港演出
    上海崑劇團第二次訪日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赴台灣演出
    上海崑劇團赴新加坡演出
    上海崑劇團第二次赴台灣演出
    【附】上海崑劇出國及赴港、澳、台地區演出表
    第十一章人物傳記
    第一節傳記
    徐 霖(1426~1538)
    沈 采
    沈 齡
    陳繼儒(1558~1639)
    王玉峰
    王 月
    王翠翹
    徐迎慶(1574~1636)
    範文若(1586~1634)
    朱寄林
    陸君賜
    周稚廉(1651~1681)
    姜鴻儒
    黃之雋(1668~1748)
    張 照(1691~1754)
    黃圖珌(1700~1771?)
    周 書(1719~?)
    曹錫黼(1726~1755)
    廖景文
    夏秉衡(1726~?)
    瞿松濤
    徐 鄂(1844~1904)
    俞粟廬(1847~1930)
    張 八
    王 松
    邱阿增
    葛子香
    談雅芳
    黃式權(1852~1925)
    王欣甫(?~1921)
    周釗泉
    姜善珍
    孫玉聲(1863~1939)
    沈月泉(1865~1936)
    周鳳林(1866?~1917?)
    沈斌泉(1867~1926)
    陸壽卿(1867~1929)
    沈錫卿(1867~1937)
    小桂林(1868~?)
    丁蘭蓀(1869~1937)
    陳鳳鳴(1870?~1938)
    李翥岡(1873~1945)
    王小三
    殷桂深
    金阿慶
    邱炳之
    邱炳泉
    邱梓琴(?~1911?)
    邱鳳翔
    小金虎
    小金寶
    尤順慶
    施桂林(1876~1943)
    孫詠雩
    穆藕初(1876~1943)
    徐雲標(約1877~1900)
    許彩金(1877~1924)
    陳蝶仙(1879~1940)
    吳義生(1880?~1931)
    徐金虎(約1881~1939)
    吳 梅(1884~1939)
    徐凌雲(1885~1965)
    鄒 銓(1887~1913)
    周鳳文(?~1960)
    陸巧生(?~1963)
    尤彩雲(1887~1955)
    周紫垣
    陳少岩
    葛緝甫(1888~?)
    段震賢(1890~1960)
    謝繩祖(1891~1970)
    管際安(1892~1975)
    姚 雛(1892~1954)
    沈盤生(1894~1974)
    張某良(1894~?)
    蘇雪安(1896~1966)
    項馨吾(1898~1982)
    黃蔓耘(1901~1956)
    周璣璋(1902~1981)
    趙景深(1902~1985)
    俞振飛(1902~1993)
    許伯遒(1902~1963)
    朱堯文(1903~1994)
    袁安圃(1904~1963)
    沈傳芷(1906~1994)
    王傳淞(1906~1987)
    顧傳琳(1908~1929)
    邵傳鏞(1908~1995)
    秦瘦鷗(1908~1993)
    趙傳珺(1909~1939?)
    徐傳溱(1909~1942)
    馬傳菁(1909~1972)
    朱傳茗(1909~1974)
    劉傳蘅(1909~1986)
    姚傳湄(1909~?)
    顧傳玠(1910~1965)
    薛傳鋼(1910~1990)
    鄭傳鑒(1910~1996)
    蔣耕蓀(1910~1984)
    施傳鎮(1911~1936)
    華傳萍(1911~1938?)
    顧傳瀾(1911~1939?)
    汪傳鈐(1911~1958)
    張傳芳(1911~1983)
    周傳滄(1911~1990)
    華傳浩(1912~1975)
    楊村彬(1912~1989)
    章荑蓀(1913~1980)
    周傳瑛(1913~1988)
    方傳芸(1914~1984)
    陸兼之(1916~1986)
    言慧珠(1919~1966)
    陳古虞(1919~1990)
    鄭拾風(1920~1996)
    徐扶明(1921~1995)
    第二節錄
    沈竹如(1904~ )
    倪傳鉞(1908~ )
    王傳蕖(1910~ )
    顧文芍(1911~ )
    樊伯炎(1912~ )
    劉訴萬(1914~ )
    殷菊儂(1917~ )
    陳從周(1918~ )
    蔣星煜(1920~ )
    葉惠農(1922~ )
    龔伯安(1924~ )
    陸萼庭(1925~ )
    甘紋軒(1925~ )
    李 進(1928~ )
    辛清華(1928~ )
    陳 多(1928~ )
    薛正康(1928~ )
    李薔華(1929~ )
    李 平(1932~ )
    唐葆祥(1937~ )
    顧鐵華(1937~ )
    顧兆琪(1940~ )
    劉異龍(1940~ )
    方 洋(1940~ )
    蔡正仁(1941~ )
    岳美緹(1941~ )
    華文漪(1941~ )
    張洵澎(1941~ )
    王芝泉(1941~ )
    梁谷音(1942~ )
    張銘榮(1942~ )
    顧兆琳(1943~ )
    計鎮華(1943~ )
    葉長海(1944~ )
    方家驥(1945~ )
    李小平(1945~ )
    張靜嫻(1947~ )
    陳同申(1947~ )
    沈 斌(1947~ )
    第三節表
    上海崑劇團歷任領導幹部表
    上海崑劇團副高級藝術人員表
    參與崑劇改革的各界人員表
    後記
    著作權頁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百花贈劍》劇照(1958年)俞振飛飾海俊 言慧珠飾百花公主
    梅蘭芳與俞振飛合拍崑劇電影《牡丹亭·遊園驚夢》劇照(1960年)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拜月亭》劇照(1959年)張洵澎飾王瑞蘭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白羅衫》劇照(1958年) 蔡正仁飾徐繼祖 蔡瑤銑飾蘇夫人 陸永昌飾奶公 成志雄飾小三
    上海青年京劇團演出《白蛇傳》劇照(1961年) 華文漪飾白素貞 蔡正仁飾許仙 王英姿飾小青 張啟洪飾 艄翁
    上海市戲曲學校演出《紅樓夢》劇照(1960年)華文漪飾林黛玉 岳美緹飾賈寶玉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演出《販馬記》劇照(1963年)張靜嫻飾李桂枝 周志剛飾趙寵
    上海青年京崑劇團演出現代戲《自有後來人》劇照(1964年) 計鎮華飾李玉和 馮順芝飾李奶奶 梁谷音飾李鐵梅
    上海市戲曲學校昆二班演出現代戲《奇襲白虎團》劇照(1964年)袁玉城飾嚴偉才 劉傑飾韓大年 胡保棣飾崔大娘
    上海青年京崑劇演出現代戲《瓊花》劇照(1964年) 計鎮華飾洪常青 華文漪飾瓊花 岳美緹飾紅蓮
    上海崑劇團演出《十五貫》劇照(1978年) 計鎮華飾況鐘 劉異龍飾婁阿鼠
    上海崑劇團演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劇照(1979年)張銘榮飾孫悟空 王芝泉飾白骨夫人
    上海崑劇團演出《蔡文姬》劇照(1978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假婿乘龍》劇照(1979年)史浩華飾春草 蔡青霖飾胡進
    上海崑劇團演出現代戲《燕歸來》劇照(1979年)顧兆琳飾梅仲文
    上海崑劇團演出《牆頭馬上》劇照(1979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貴人魔影》劇照(1980年) 梁谷音飾媚娘 蔡正仁飾王占鱉
    上海崑劇團演出《雷州盜》劇照(1980年)陳申飾飛鏢王
    上海崑劇團演出《晴雯》劇照(1980年) 華文漪飾晴 雯 岳美緹飾賈寶玉
    上海崑劇團演出《爛柯山》劇照(1981年)梁谷音飾崔氏 計鎮華飾朱買臣
    上海崑劇團演出《紅娘子》劇照(1980年) 王芝泉飾紅娘子
    上海崑劇團演出《濟公三戲花太歲》劇照 (一九八一年) 劉異龍飾濟顛
    上海崑劇團演出《花燭淚》劇照(1981年)張靜嫻飾白玉鳳 蔡青霖飾黃金龍
    上海崑劇團演出《唐太宗》劇照(1981年) 計鎮華飾李世民 方洋飾魏徵
    上海崑劇團演出《釵頭鳳》劇照(1981年) 計鎮華飾陸游 華文漪飾唐琬 蔡正仁飾趙士程
    上海崑劇團演出《牡丹亭》劇照(1982年)華文漪飾杜麗娘 岳美緹飾柳夢梅
    上海崑劇團演出《枯井案》劇照(1982年) 劉異龍飾胡圖 梁谷音飾胡夫人
    上海崑劇團演出《白蛇後傳》劇照(1983年) 芝泉飾小青 陳同申飾黑風仙
    上海崑劇團演出《痴女》劇照(1984年)史潔華飾蕭惜芬 蔡青霖飾諸葛暗
    上海崑劇團演出《小羅成》劇照(1984年) 王芝泉飾羅成
    上海崑劇團演出《風箏誤》劇照(1985年)蔡正仁飾韓琦仲 劉異龍飾詹愛娟
    上海崑劇團演出《玉簪記》劇照(1985年)華文漪飾陳妙常 岳美緹飾潘必正
    上海崑劇團演出《血手記》劇照(1987年)計鎮華飾馬佩 張靜嫻飾鐵氏
    上海崑劇團演出《占花魁》劇照(1988年)岳美緹飾秦鐘 張靜嫻飾美娘
    上海崑劇團演出《長生殿》劇照(1987年)蔡正仁飾唐明皇 華文漪飾楊貴妃
    上海崑劇團演出《潘金蓮》劇照(1987年) 梁谷音飾潘金蓮 姚祖福飾武松
    上海崑劇團演出《新蝴蝶夢》劇照(1990年) 梁谷音飾田氏 計鎮華飾莊周
    上海崑劇團演出《獅吼記》劇照(1991年)岳美緹飾陳慥 張靜嫻飾柳氏
    上海崑劇團演出《甲申祭》劇照(1991年)蔡正仁飾崇禎帝 張靜嫻飾費貞娥
    上海崑劇團演出《無鹽傳奇》劇照(1991年)王芝泉飾鐘離春 蔡正仁飾齊王
    上海崑劇團演出《富貴圖》劇照(1992年) 蔡正仁飾倪俊 梁谷音飾碧蓮
    上海崑劇團演出《上靈山》劇照(1993年)
    上海崑劇團演出《牡丹亭》劇照(1993年)梁谷音飾杜麗娘
    上海崑劇團演出《一捧雪》劇照(1995年)劉異龍飾湯勤
    上海崑劇團演出《司馬相如》劇照(1996年)岳美緹飾司馬相如 張靜嫻飾卓文君
    上海崑劇團演出《夕鶴》劇照(1995年) 梁谷音飾碧玉 計鎮華飾阿平
    上海電視台攝製的崑曲電視劇《牡丹亭》(1996年) 張洵澎飾杜麗娘 蔡正仁飾柳夢海
    《問探》劇照 張銘榮飾夜不收
    《擋馬》劇照 王芝泉飾楊八姐 張銘榮飾焦光普
    《盜甲》劇照 張銘榮飾時遷
    《時遷偷雞》劇照 張銘榮飾時遷 邱奐飾店家
    《借扇》劇照 段秋霞飾鐵扇公主
    《鐘馗嫁妺》劇照 陳治平飾鐘馗
    《思凡》劇照 倪泓飾色空
    《醉酒》劇照 沈昳麗飾楊貴妃
    《雁盪山》劇照 侯水強飾孟海公
    《扈家莊》劇照 丁芸 飾扈三娘
    《冥判》劇照 吳雙飾判官 陳莉飾杜麗娘
    《昭君出塞》劇照谷好好飾王昭君 胡剛飾王龍 江志雄飾馬夫
    《斷橋》劇照 余彬飾白素貞 黎安飾許仙 冷冰冰飾小青
    《遊園驚夢》劇照 錢熠飾杜麗娘 張軍飾柳夢海
    俞振飛在《太白醉寫》中飾李白
    言慧珠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蔡正仁在《小宴》中飾唐明皇
    華文漪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劉異龍在《活捉》中飾張文遠
    岳美緹在《司馬相如》中飾司馬相如
    計鎮華在《掃松》中飾張廣才
    梁谷音在《爛柯山》中飾崔氏
    張銘榮在《教歌》中飾蘇州阿大
    王芝泉在《擋馬》中飾楊八姐
    方洋在《山門》中飾魯智深
    張洵澎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陳同申在《安天會》中飾孫悟空
    張靜嫻在《血手記》中飾鐵氏
    新樂府時期演出曲本
    民國年間所刊曲譜
    仙霓社演出廣告
    建國後出版的崑劇表演理論著作
    建國後出版的崑劇連環畫
    《粟廬曲譜》和《振飛曲譜》《粟廬曲譜》卷首為俞振飛題贈辛清華墨跡
    嘉定匯龍潭公園打唱台全景
    清末流動舞台模型
    燈擔堂名
    上海豫園古戲台全景
    上海崑劇團蘭馨舞台門廳
    清代臉譜
    《蔡文姬》舞美設計圖
    《牡丹亭》舞美設計圖
    《唐太宗》舞美設計圖
    《潘金蓮》舞美設計圖
    《血手記》舞美設計圖
    《上靈山》舞美設計圖
    《長生殿》舞美設計圖
    1959年周恩來總理接見俞振飛(右一)、姜妙香(右二)、言慧珠(左一)、張君秋(左二)
    1980年5月葉劍英、陳丕顯同志在上海西郊賓館觀看上海崑劇團演員清唱
    1986年9月上海崑劇團晉京匯報演出,陳丕顯、江澤民、姚依林、曹禺等同志觀看首場演出後上台接見演員
    1986年9月上海崑劇團在中南海演出後,江澤民同志上台接見演員並即興吹奏曲笛
    1988年9月上海崑劇團在日本東京演出《長生殿》,榮毅仁同志陪同日本國天皇侄子高圓宮殿下夫婦接見演員
    1996年9月朱鎔基同志觀看《司馬相如》後接見李薔華及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崑劇團領導
    1996年9月朱鎔基同志在京觀看上海崑劇團《司馬相如》後上台接見演員
    1992年李瑞環同志在滬接見上海崑劇團部分演職員
    1994年1月吳邦國、黃菊、陳至立等同志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觀看上海崑劇團《牡丹亭》後上台接見演員
    1983年上海崑劇團參加香港第八屆亞洲藝術節記者招待會
    1994年上海崑劇團在台灣演出
    1987年上海崑劇團在英國馬克白古城堡宣傳演出《血手記》
    1991年上海崑劇團在日本演出《潘金蓮》
    1992年上海崑劇團赴台灣演出,台灣海基會會長辜振甫等祝賀演出成功
    1993年上海崑劇團參加新加坡亞洲藝術節,右起第二人為劇作家鄭拾風
    1963年3月曲友沈竹如向上海市戲曲學校捐贈崑曲藏本
    鄭傳鑒、姚傳薌、張傳芳、沈傳芷向外地崑劇學員傳藝(攝於60年代)
    蘇州崑劇傳習所6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劉傳蘅剃鬚演出,姚傳薌、周傳瑛、鄭傳鑒等談笑風生(1981年)
    俞振飛與著名劇作家、導演楊村彬、王元美夫婦交談(1980年)
    上海與美國著名曲友聚會(攝於80年代初)
    上海戲劇家協會舉行《牡丹亭》座談會(1982年)
    俞振飛獲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文學博士銜後與夫人李薔華合影(1988年)
    俞振飛與黃佐臨向美國友人介紹崑劇(1985年)
    葉聖陶在北京寓所與俞振飛交談(1986年)
    俞振飛在美國林肯大學講學(1987年)
    計鎮華與著名畫家程十髮及記者許寅拍曲(1994年)
    上海崑劇界、曲界歡迎台灣曲友來訪(1990年)
    海外曲友顧鐵華在《迎像哭像》中飾唐明皇
    《上海崑劇志》顧問在商討工作
    陳至立、龔學平同志在上海名人公墓為俞振飛銅像揭幕(1995年)
    顧問、評審人員、審定人員、特約編審、主編、編輯部、撰稿人、文字圖片資料
    序言
    凡例
    目次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團體機構
    第一節班社與劇團
    明清家樂班
    洪福班
    保和班
    大章班
    大雅班
    全福班
    陽春社
    鴻秀班
    昆弋小蕊芝班
    瀛風班
    新樂府
    仙霓社
    上海青年京崑劇團
    上海崑劇團
    第二節教育和研究機構
    華東戲曲研究院崑曲演員訓練班
    上海市戲曲學校崑劇演員班
    上海市戲曲學校研究室
    上海崑劇團藝術室
    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部
    第三節曲社
    賡春曲社
    平聲曲社
    嘯社
    粟社
    崑劇保存社
    同聲曲社
    噓社
    潤鴻曲社
    銀聯社
    儉德會
    上銀社
    海關曲社
    上海崑曲研習社
    上海京昆之友社
    上海市崑劇聯誼會
    長寧區業餘崑曲學校
    松江曲社
    浦南曲社
    青浦曲社
    【附】上海近現代崑曲曲社一覽表
    第二章劇目
    第一節傳統劇目
    雜劇
    《單刀會》
    《西廂記》
    《馬陵道》
    《不伏老》
    《東窗事犯》
    《漁樵記》
    《昊天塔》
    《十面埋伏》
    《風雲會》
    《西遊記》
    《四聲猿》
    《罷宴》
    《四弦秋》
    《喬影》
    《湘真閣》
    南戲和傳奇
    《荊釵記》
    《白兔記》
    《幽閨記》
    《琵琶記》
    《金印記》
    《牧羊記》
    《尋親記》
    《連環記》
    《香囊記》
    《千金記》
    《還帶記》
    《繡襦記》
    《八義記》
    《南西廂記》
    《寶劍記》
    《古城記》
    《浣紗記》
    《祝髮記》
    《雙珠記》
    《鮫綃記》
    《鳴鳳記》
    《還魂記》
    《紫釵記》
    《邯鄲記》
    《南柯記》
    《義俠記》
    《墜釵記》
    《草廬記》
    《彩樓記》
    《金雀記》
    《鸞釵記》
    《百順記》
    《玉簪記》
    《紅梅記》
    《焚香記》
    《釵釧記》
    《雙紅記》
    《獅吼記》
    《紅梨記》
    《宵光記》
    《水滸記》
    《西川圖》
    《金鎖記》
    《驚鴻記》
    《蝴蝶夢》
    《療妒羹》
    《翠屏山》
    《望湖亭》
    《一捧雪》
    《人獸關》
    《永團圓》
    《占花魁》
    《萬里圓》
    《千鐘祿》
    《麒麟閣》
    《風雲會》
    《衣珠記》
    《白羅衫》
    《還金鐲》
    《金不換》
    《一文錢》
    《西樓記》
    《燕子箋》
    《十五貫》
    《翡翠園》
    《艷雲亭》
    《漁家樂》
    《九蓮燈》
    《乾坤嘯》
    《醉菩提》
    《如是觀》
    《天下樂》
    《吉慶圖》
    《風箏誤》
    《虎囊彈》
    《黨人碑》
    《雙官誥》
    《後尋親記》
    《爛柯山》
    《滿床笏》
    《雁翎甲》
    《兒孫福》
    《長生殿》
    《鐵冠圖》
    《昇平寶筏》
    《雷峰塔》
    新排本戲、燈彩戲及其他
    《紅樓夢》
    《南樓傳》
    《呆中福》
    《折桂傳》
    《描金鳳》
    《雙珠鳳》
    《文武香球》
    《紅菱艷》
    《崑山記》
    《奈何天》
    《玉搔頭》
    《洛陽橋》
    《火雲洞》
    《海潮音》
    《百花記》
    《販馬記》
    時劇
    《思凡》
    《下山》
    《拾金》
    《花鼓》
    《借靴》
    《磨斧》
    《仲子》
    《昭君》
    《思春》
    《打麵缸》
    《打齋飯》
    《盪湖船》
    《蘆林》
    《醉楊妃》
    武戲
    《天門陣》
    《青龍陣》
    《鬧海》
    《挑車》
    《探莊射燈》
    《大名府》
    《安天會》
    《戰宛城》
    《狀元印》
    《雅觀樓》
    《乾元山》
    《芙蓉嶺》
    《打店》
    《蜈蚣嶺》
    《四平山》
    《扈家莊》
    第二節創作、整理改編、移植劇目
    創作劇目
    《紅樓夢》
    《紅娘子》
    《貴人魔影》
    《雷州盜》
    《濟公三戲花太歲》
    《釵頭鳳》
    《唐太宗》
    《白蛇後傳》
    《小羅成》
    《公堂審狗》
    《無鹽傳奇》
    《婉容》
    《上靈山》
    《司馬相如》
    整理改編劇目
    《擋馬》
    《牡丹亭》
    《調風月》
    《拜月亭》
    《白羅衫》
    《牆頭馬上》
    《馬上緣》
    《紅線盜盒》
    《白蛇傳》
    《蔡文姬》
    《連環記》
    《爛柯山》
    《蓮花剔目》
    《痴女》
    《女彈》
    《琵琶記》
    《斬娥》
    《打花鼓》
    《玉簪記》
    《風箏誤》
    《蝴蝶夢》和《新蝴蝶夢》
    《血手記》
    《長生殿》
    《潘金蓮》
    《占花魁》
    《男監》
    《甲申祭》
    《獅吼記》
    《富貴圖》
    《夕鶴》
    《一捧雪》
    移植劇目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假婿乘龍》
    《包公賠情》
    《花燭淚》
    《燕青賣線》
    《枯井案》
    現代戲
    《海上漁歌》
    《風雨送菜》
    《喜迎親》
    《瓊花》
    《滄江曲》
    《飛馬追蹤》
    《春花的婚禮》
    《燕歸來》
    《智闖烏龍沙》
    《兩岸情》
    【附】傳統劇目演出表
    第三章表演
    第一節家門
    官生
    巾生
    鞋皮生
    雉尾生
    老旦
    正旦
    作旦
    四旦
    五旦
    六旦
    副末
    老生
    大面
    白面
    武旦
    第二節特技
    文戲
    雙人竄桌
    射稻柴
    水發頂盔
    鐵板橋
    耍佛珠圈
    咬靴分靴
    矮步
    武戲
    匕首擲倒扎虎
    腳掏翎子
    踢劍出鞘
    踢錘槓
    轉體跟斗
    下高跟斗
    第三節表演述例
    傳統折子戲表演的發展
    《殺惜》
    《太白醉寫》
    《驚夢》
    《活捉》
    《喬醋》
    《湖樓》
    《尋夢》
    《潑水》
    《盜甲》
    《山門》
    新劇目的表演設計
    《擋馬》
    《閨瘋》
    《吊園》
    第四章導演
    第一節排演傳統
    排演者
    排演方法
    科介提示
    第二節新劇目的導演制度和導演藝術
    導演制度
    案頭工作
    對詞坐唱
    落地排練
    連、響排和彩排
    場記和藝術值班
    藝術檔案
    導演藝術
    總體構思
    表演處理
    空間要求
    鑼鼓設計
    第三節導演藝術述例
    《瓊花》
    《蔡文姬》
    《釵頭鳳》
    《長生殿》
    《血手記》
    《新蝴蝶夢》
    第五章音樂
    第一節俞派唱念藝術
    用腔技巧
    習曲要解
    第二節改編、創作劇目的唱腔音樂改革
    曲牌聯套的靈活運用
    傳統唱腔的改造
    發展伴唱
    擴大幹唱
    革新板式
    新板式的創建
    第三節樂隊建制
    明中葉至清末(1522~1911)
    民國年間(1912~1949)
    50年代至60年代中葉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第四節氣氛音樂
    宴樂
    喜樂
    舞樂
    哀樂
    神樂
    軍樂
    第五節堂名
    堂名組織
    堂名音樂
    堂名演出與師承
    【附】崑劇場面圖一
    崑劇場面圖二
    崑劇場面圖三
    第六節唱腔例說
    [出隊子](《玉簪記·茶敘》)
    [好姐姐](《占花魁·受吐》)
    [山坡羊](《漁家樂·藏舟》)
    [滾繡球](《蔡文姬·辨誣》)
    [十二紅](《西廂記·佳期》)
    [脫布衫·小梁州](《長生殿·哭像》)
    [小桃紅](《玉簪記·秋江》)
    [集賢賓](《血手記·嫁禍》)
    [漁燈兒](《水滸記·活捉》)
    [新水令](《單刀會·刀會》)
    [叨叨令](《金鎖記·斬娥》)
    第六章舞台美術
    第一節服飾妝扮
    衣箱
    妝扮
    頭飾
    髯口
    服裝行頭
    盔帽
    砌末道具
    扇子
    第二節 舞台裝置
    桌帷、椅帔
    舞台布景
    燈彩
    燈光
    音響效果
    第三節 舞美述例
    《十五貫》
    《牆頭馬上》
    《瓊島紅花》和《瓊花》
    《蔡文姬》
    《釵頭風》
    《唐太宗》
    《牡丹亭》
    《潘金蓮》
    《血手記》
    《晴雯》
    第七章演出場所
    青浦城隍廟戲樓
    朱家角城隍廟戲樓
    七寶鎮南城隍廟戲樓
    三雅園
    天仙茶園
    丹桂(桐記)茶園
    張園
    徐園
    笑舞台
    長江劇場
    蘭心大戲院
    天蟾舞台
    東方書場
    遊樂場所
    【附】上海崑劇演出場所一覽表
    【附】上海郊縣古戲台(樓)一覽表
    【附】清代上海會館戲樓一覽表
    第八章出版物
    第一節曲譜與曲調
    《南曲九宮正始》
    《六也曲譜》
    《崑曲大全》
    《集成曲譜》
    《吳梅崑曲選譜》
    《與眾曲譜》
    《粟廬曲譜》
    《振飛曲譜》
    《崑劇曲調》
    第二節期刊與研究專著
    《二十世紀大舞台》
    《戲曲》
    《玉華堂日記》
    《顧曲麈談》
    《崑劇觀摩演出紀念文集》
    《戲曲筆談》
    《崑劇表演一得》
    《我演昆醜》
    《洪昇年譜》
    《崑劇演出史稿》
    《李笠翁曲話》
    《中國戲曲史鉤沉》
    《王驥德<曲律>研究》
    《俞振飛藝術論集》
    《<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
    《醜中美》
    《崑劇生涯六十年》
    《觀劇札記》
    《從尼姑庵走上紅地毯》
    《古劇結構原理》
    《<申報>崑劇資料選編》
    《我——一個孤單的女小生》
    《鄭傳鑒及其表演藝術》
    【附】上海及寓滬近代雜劇作家著作發表或出版情況簡表
    【附】上海及寓滬近代傳奇作家著作發表或出版情況簡表
    第九章演出習俗及其他
    第一節演出習俗
    請老郎神
    九皇會
    三仙湯
    四六班
    破台
    鬧台
    三跳
    老生開場
    開鑼戲與軸子戲
    節令戲
    反串戲
    五毒戲
    五倫戲
    鬼戲及神戲
    獨腳戲
    喜神
    值戲碼
    淨角不唱開鑼戲
    抱台腳
    場面兼檢場
    場上換衣
    拂塵
    崑劇後台舊例
    向座椅禮拜
    歇夏與封箱
    拍作(桌)台和“鑿石頭”
    私期
    公期
    同期
    出期
    彩串
    爺台
    拍先
    老漢和臭腳花面
    網巾
    上三門
    放 空
    第二節行話、諺語及口訣
    書、見、驚
    風花雪月、琴棋書畫
    三醉、三訪
    三副野雞毛
    三雙拖鞋皮
    九娘三扁擔
    衣西翡蝴
    三刺、三殺
    兩件半紅衣裳
    三賦、三法場
    一紫二判
    七紅八黑三和尚
    油葫蘆
    十二花神
    十三記大鑼
    七難五忌
    馬前
    合棚叫
    其他諺語
    戲聯選粹
    第三節劇團管理
    賣戲
    台戲
    頭、二、三檔
    共和班
    演出收入
    專業職稱評定和聘用制
    第四節軼聞
    王欣甫嗜曲丟官
    西施廟中秋曲會
    周鳳林接濟張勛
    俞振飛三進山城
    “傳”字輩大鬧嘉善
    第十章重大演出活動
    第一節紀念演出
    俞振飛演劇生活60年紀念大會
    崑劇傳習所60周年紀念活動
    湯顯祖逝世370周年紀念演出
    第二節重要會演、巡演、展演及匯報演出
    崑劇觀摩演出
    上海市戲曲學校參加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
    上海崑劇團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
    上海崑劇團巡演武漢、西安、北京
    上海崑劇精英展覽演出
    《擋馬》參加1985年全國戲曲觀摩演出
    上海、四川藝術交流演出
    應文化部約請上海崑劇團晉京匯報演出
    上海崑劇團、上海市戲曲學校參加全國崑劇搶救繼承劇目匯報演出
    第三節出國及赴港、澳、台地區演出
    上海青年京劇團赴港演出
    上海崑劇團參加香港第八屆亞洲藝術節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訪美演出
    上海崑劇團赴英國、瑞典、丹麥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訪日演出
    中國崑劇藝術團赴香港演出
    上海崑劇團第二次訪日演出
    上海崑劇團首次赴台灣演出
    上海崑劇團赴新加坡演出
    上海崑劇團第二次赴台灣演出
    【附】上海崑劇出國及赴港、澳、台地區演出表
    第十一章人物傳記
    第一節傳記
    徐 霖(1426~1538)
    沈 采
    沈 齡
    陳繼儒(1558~1639)
    王玉峰
    王 月
    王翠翹
    徐迎慶(1574~1636)
    範文若(1586~1634)
    朱寄林
    陸君賜
    周稚廉(1651~1681)
    姜鴻儒
    黃之雋(1668~1748)
    張 照(1691~1754)
    黃圖珌(1700~1771?)
    周 書(1719~?)
    曹錫黼(1726~1755)
    廖景文
    夏秉衡(1726~?)
    瞿松濤
    徐 鄂(1844~1904)
    俞粟廬(1847~1930)
    張 八
    王 松
    邱阿增
    葛子香
    談雅芳
    黃式權(1852~1925)
    王欣甫(?~1921)
    周釗泉
    姜善珍
    孫玉聲(1863~1939)
    沈月泉(1865~1936)
    周鳳林(1866?~1917?)
    沈斌泉(1867~1926)
    陸壽卿(1867~1929)
    沈錫卿(1867~1937)
    小桂林(1868~?)
    丁蘭蓀(1869~1937)
    陳鳳鳴(1870?~1938)
    李翥岡(1873~1945)
    王小三
    殷桂深
    金阿慶
    邱炳之
    邱炳泉
    邱梓琴(?~1911?)
    邱鳳翔
    小金虎
    小金寶
    尤順慶
    施桂林(1876~1943)
    孫詠雩
    穆藕初(1876~1943)
    徐雲標(約1877~1900)
    許彩金(1877~1924)
    陳蝶仙(1879~1940)
    吳義生(1880?~1931)
    徐金虎(約1881~1939)
    吳 梅(1884~1939)
    徐凌雲(1885~1965)
    鄒 銓(1887~1913)
    周鳳文(?~1960)
    陸巧生(?~1963)
    尤彩雲(1887~1955)
    周紫垣
    陳少岩
    葛緝甫(1888~?)
    段震賢(1890~1960)
    謝繩祖(1891~1970)
    管際安(1892~1975)
    姚 雛(1892~1954)
    沈盤生(1894~1974)
    張某良(1894~?)
    蘇雪安(1896~1966)
    項馨吾(1898~1982)
    黃蔓耘(1901~1956)
    周璣璋(1902~1981)
    趙景深(1902~1985)
    俞振飛(1902~1993)
    許伯遒(1902~1963)
    朱堯文(1903~1994)
    袁安圃(1904~1963)
    沈傳芷(1906~1994)
    王傳淞(1906~1987)
    顧傳琳(1908~1929)
    邵傳鏞(1908~1995)
    秦瘦鷗(1908~1993)
    趙傳珺(1909~1939?)
    徐傳溱(1909~1942)
    馬傳菁(1909~1972)
    朱傳茗(1909~1974)
    劉傳蘅(1909~1986)
    姚傳湄(1909~?)
    顧傳玠(1910~1965)
    薛傳鋼(1910~1990)
    鄭傳鑒(1910~1996)
    蔣耕蓀(1910~1984)
    施傳鎮(1911~1936)
    華傳萍(1911~1938?)
    顧傳瀾(1911~1939?)
    汪傳鈐(1911~1958)
    張傳芳(1911~1983)
    周傳滄(1911~1990)
    華傳浩(1912~1975)
    楊村彬(1912~1989)
    章荑蓀(1913~1980)
    周傳瑛(1913~1988)
    方傳芸(1914~1984)
    陸兼之(1916~1986)
    言慧珠(1919~1966)
    陳古虞(1919~1990)
    鄭拾風(1920~1996)
    徐扶明(1921~1995)
    第二節錄
    沈竹如(1904~ )
    倪傳鉞(1908~ )
    王傳蕖(1910~ )
    顧文芍(1911~ )
    樊伯炎(1912~ )
    劉訴萬(1914~ )
    殷菊儂(1917~ )
    陳從周(1918~ )
    蔣星煜(1920~ )
    葉惠農(1922~ )
    龔伯安(1924~ )
    陸萼庭(1925~ )
    甘紋軒(1925~ )
    李 進(1928~ )
    辛清華(1928~ )
    陳 多(1928~ )
    薛正康(1928~ )
    李薔華(1929~ )
    李 平(1932~ )
    唐葆祥(1937~ )
    顧鐵華(1937~ )
    顧兆琪(1940~ )
    劉異龍(1940~ )
    方 洋(1940~ )
    蔡正仁(1941~ )
    岳美緹(1941~ )
    華文漪(1941~ )
    張洵澎(1941~ )
    王芝泉(1941~ )
    梁谷音(1942~ )
    張銘榮(1942~ )
    顧兆琳(1943~ )
    計鎮華(1943~ )
    葉長海(1944~ )
    方家驥(1945~ )
    李小平(1945~ )
    張靜嫻(1947~ )
    陳同申(1947~ )
    沈 斌(1947~ )
    第三節表
    上海崑劇團歷任領導幹部表
    上海崑劇團副高級藝術人員表
    參與崑劇改革的各界人員表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