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樹蜥(學名:Calotes versicolor)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別稱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爬行綱。鬣蜥科。頭大眼小,身體淺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條黑棕色或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紋。多生活於稀疏樹林下、灌木叢中。我國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頭體長80—90mm,尾長為頭體長的3倍。頭較大,吻鈍圓,吻棱明顯;無肩褶;體表鱗片均具棱,覆瓦狀排列;背上部鱗尖向後,背正中有一行鬣鱗;環體中段鱗35—52行;四肢發達,後肢貼體前伸達鼓膜或眼;指、趾均具爪。一般為淺棕或淺棕灰色,背具5—6條黑棕色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紋;體色易變,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甚至背面全為鮮紅色。4月下旬至9月為產卵期,每產6—9枚,卵橢圓形,黃白或淺黃色。
生活習性
變色樹蜥多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常見於林下、山坡草叢、墳地、河邊、路旁、住宅附近的草叢或樹幹上,適應力強,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至2000米。主要以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包括齧齒動物和其他蜥蜴。雄性繁殖季節變得具有領地意識。
生長繁殖
雌性變色樹蜥,每次產卵10-20顆,埋在潮濕的土壤中,孵化期6-7周。1歲性成熟。
分布範圍
變色樹蜥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印度(包括安達曼群島,特別是在印度大陸)、斯里蘭卡(錫蘭)、緬甸、泰國、西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越南、南中國(雲南,廣東,廣西,香港,海南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模里西斯(留尼旺島,羅德里格斯島)。後引進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國。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