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經濟

零碳經濟是湖南長沙縣探索的一種在不放棄經濟成長的前提下實現零碳經濟發展模式,零碳不是無碳,而是使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新能源或者固化封存,正負相抵為零。其關鍵技術就是利用一種能夠捕碳的速生草,它能將化石能源釋放的二氧化碳捕獲並封存起來,變成生物碳。這種模式成熟後有望在全國各縣複製推廣,重現工業革命前的藍天白雲。

基本介紹

概念,模式,技術,效果,

概念

“零碳縣”,就是指一個縣級行政區劃範圍內,通過碳規劃、碳統籌,套用減源增匯、綠色能源替代,碳產品封存、碳交易及生態碳匯補償等方法抵消碳源,使碳源與碳匯代數和等於零。

模式

2、政府在以政策、舉措以及真金白銀的財政投入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社會上大力倡導“低碳生活”,倡導綠色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尤其是隨著一批“零碳機關”“零碳村莊”“零碳社區”的出現,“低碳生活”理念已經在當地老百姓當中深入人心,也得到了一致的認同與肯定。當廣大老百姓從這樣的“低碳生活”中看到效果、得到好處,真正感受到“零碳經濟讓生活更美好”,就會把當初政府的引導變成自覺的行動。

技術

從2007年開始研究速生草到2015年,雷學軍已經研發出6種可適應不同土壤和環境的品種,最高的可生長到6-7米。這些速生草收割後便被送到科研基地的“固碳加工流水線”,通過乾燥、粉碎、壓縮,最後成為規格一致的標準碳產品。根據“南方林業生態套用技術國家實驗室”、“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提供的檢驗報告顯示,這些有機碳塊中有機碳含量達49.2%,封存1噸有機碳塊相當於封存1.46噸二氧化碳。
將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當前的0.04%降低到工業革命前的0.0275%,需封存6661億噸標準碳產品;若每年封存130億-150億噸碳產品,需種植土地、濕地和水面面積的速生草約1億公頃。按此推算,50年內即可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這一理論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也曾被許多人看作“空中樓閣”,但正是通過這一技術,長沙縣探索出了“零碳”經濟發展模式。在長沙縣,雷學軍領銜的項目組將688噸碳產品成功固封在碳倉庫里。這也是截至2015年世界上唯一可準確計量的碳交易產品,等於封存了1000噸二氧化碳。這些被壓製成長方體的標準碳產品將來還可以做燃料、肥料和化工建材原料,甚至可以代替化石能源。按照《長沙縣“零碳縣”發展模式試點實施方案》,該縣計畫在2016年實現封存標準碳產品60萬噸,完成100萬噸級標準碳倉庫的建設目標,形成一套完善的生產排放、捕捉固化、回收利用技術體系。

效果

有“中部第一縣”之稱的湖南省長沙縣,製造業發達、GDP超過千億、財政收入超過兩百億人民幣,這一組組讓一些地方官員眼熱心跳的數字背後,不可避免地隱藏著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所以2004年以前的長沙縣,在盡享經濟發展碩果的同時,也不得不品嘗著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苦果。2004年,長沙縣獲批國家生態縣建設示範區,開始了生態建設新的征程。到2016年,長沙縣“低碳經濟”如火如荼,“低碳生活”蔚然成風,探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之路,同時也契合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協調”的發展理念。長沙縣的國家生態縣建設順利通過了相關考核評估:5項基本條件和22項考核指標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最重要的是,長沙縣的老百姓由此享受到了天藍水綠空氣清新的工作和居住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