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岩寺(湖南醴陵市寺廟)

雲岩寺(湖南醴陵市寺廟)

雲岩寺位於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賀家橋鎮境內,與麓山南嶽並駕齊名,其寺所在名山發脈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明月峰之下,素有回雁峰為首、明月峰為腹、嶽麓為足之謂,以赤峰秀拔而著稱,肇自唐中,稽於雲祖,少室九傳之嫡裔,新豐一脈之先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岩寺
  • 地理位置: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 著名景點:大雄寶殿,觀音堂、羅漢殿、方丈室、僧尼客舍、齊堂、十祖祠
  • 齊名:麓山南嶽
地理位置,寺廟簡介,史料記載,主要文物,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雲岩寺位於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賀家橋鎮境內,與麓山南嶽並駕齊名,其寺所在名山發脈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明月峰之下,素有回雁峰為首、明月峰為腹、嶽麓為足之謂,以赤峰秀拔而著稱,肇自唐中,稽於雲祖,少室九傳之嫡裔,新豐一脈之先宗。
雲岩寺系禪宗道場,原有大雄寶殿,觀音堂、羅漢殿、方丈室、僧尼客舍、齊堂、十祖祠等建築用地約一百多畝。歷代國內外高僧多有來訪者。他們雲遊到此,講經說法,開壇受戒,鼎盛時住持僧尼達千餘人。在進寺左側的石壁上曾有刻石一方,寫的是:“古寺雲岩,九峰名山。曇晟寶所,第一禪關。”落款是唐朝祖嬋書“明洪武三年僧宗立乙卯年當住持野符彬和尚建立。”

寺廟簡介

雲岩寺系無住禪師曇晟所建。曇晟禪師俗姓王,江西奉新人。少年出家師奉百丈山慧海禪師二十年。因緣不契,由江西百丈山雲遊至醴陵賀家橋九峰山麓。見山岩陡峭,雲氣蒸郁,儼然佛境,即傍岩坐禪。後投灃洲藥山惟儼禪師門下,得法,於唐文宗大和年間(827年)再來醴陵,在原九峰山坐禪岩旁劈岩建寺,初為茅庵。歷經宋元明初,規模漸大,後毀於明末,清時重修。原寺坐北朝南,寺內有“千人鍋”、“萬人床”、“飛來鐘”等古蹟,還有唐貞觀引入的曹洞藏經萬卷,有雲岩寺曹洞之派別,曇晟無住祖師經歷多個朝代,雲岩寺幾經興廢,幾度修復。
曇晟昔日主持雲岩寺時傳徒四人,系撫州洞山良價、琢州杏山鑒洪、潭州神山僧密及幽溪和尚。洞山良價傳給曹山本寂時,特彆強調參悟雲岩寺曇晟禪師指導下所作的《寶鏡三昧歌》以及師徒二人對話所組成的公案,並把它們編為禪宗教材。曹洞宗風由此開創,形成其後的曹洞宗。始於洞山良價,經曹山本寂完善,以曇晟禪師為祖師。唐武宗會昌年間(841年),江西分寧寺與雲岩寺平分曇晟舍利靈骨,並分別在兩處建塔,謚“無住禪師舍利塔”。今雲岩寺無住祖師塔尚存。
至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日僧永平道元來華學佛,曹洞宗傳入日本,至今在日仍然法脈不衰,日本國駒澤大學佛教史跡訪華團曾於1971年、1983年、1991年專程來醴陵雲岩寺禮祖考察曹洞宗遺蹟,尤其是《寶鏡三昧歌》。

史料記載

據《中國佛教》一書中稱,曇晟提出“寶鏡三昧法門”意謂人觀萬象,應該像面臨寶鏡一般,鏡里的影子正是鏡外形貌的顯現,所謂“渠影正是汝形”。以後的所謂“即事而真”和“理事互回”等思想皆源於此,寶為曹洞宗密傳之旨。洞山良價回到江西後創立了曹洞宗,故云岩寺被稱為曹洞祖庭。
昔日的雲岩寺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禽聲陣陣、清脆悅耳。寺內老龍井之水冬暖夏涼含二十多種礦物質成份,是天然的好礦泉。經測試,老龍井直通地下泉河,其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遠流長。
作為千年古剎,在歷史文化的滄桑變遷過程中,雲岩寺同樣也幾經風雨摧殘,僅存觀音堂破屋數間,寺宇僅留基腳斷牆。1986年市政府撥了四萬多元將觀音堂重加整修,近幾年來在各方善士的支持下,陸續建起了僧尼宿舍、放生池、大雄寶殿等。到1997年8月,大雄寶殿建築工程告竣,有八百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17米高的三層扮爪蓋琉璃瓦,40個立柱支撐,其造價為150萬巨資。

主要文物

雲岩寺內主要文物是僧人墓塔二座,一為法岡禪師墓塔;一為無住曇晟祖師塔,塔內供奉曇晟禪師舍粒子70顆。無住塔和舍利子皆為該寺鎮山之寶。寺內現有一株唐朝古松。寺內還有碑記三塊,分別是禪關碑、祖師碑和坐禪碑,此外珍藏木刻版藏經數部。

地圖信息

地址:株洲市醴陵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