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雲岩寺塔

虎丘雲岩寺塔

虎丘雲岩寺塔亦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虎丘雲岩寺塔
  • :47.5米
  • :6000多噸
  • 構成:磚砌
歷史發展,美譽,文人紀念,虎丘尋緣,

歷史發展

虎丘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廟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美譽

東方比薩斜塔
蘇州閶門外西北不遠的虎丘,風景優美,古蹟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美譽。

文人紀念

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誠為憾事。”

虎丘尋緣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絕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虎丘山有三絕》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絕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里,二絕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絕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各有致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