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

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一般指本詞條

麻栗坡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文山州下轄縣,“以附近出產麻栗樹,而街市適建於山坡得名。”位於雲南省文山州東南部,東接富寧縣、西鄰馬關縣,北靠廣南縣西疇縣,南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江省。縣境內有國家級一類口岸1個,邊民互市點14個和邊境通道108條。國土面積2357平方公里,轄4鎮7鄉9個社區93個村委會1962個村(居)民小組。截至2023年末,全縣人口23.30萬,城鎮化率為24.08%。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20年5月,麻栗坡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貧困縣。

2019年,麻栗坡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771947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排名全州第二,增速比全州平均水平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660萬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272370萬元,增長14.7%;第三產業增加值353917萬元,增長8.7%。2023年1—4季度麻栗坡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0694萬元,同比增長6.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栗坡縣
  • 外文名:Malipo County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州
  • 地理位置:雲南省文山州東南部
  • 面積:2357 km
  • 下轄地區:大坪鎮、下金廠鄉、猛硐鄉等
  • 政府駐地麻栗鎮
  • 電話區號:0876(+86)
  • 郵政編碼:663600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23.30 人(2023全縣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老山風景名勝區、半邊寺、小河洞新石器時代遺址等
  • 機場文山硯山機場
  • 車牌代碼:雲H
  • 地區生產總值:1160694 萬元(2023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行政代碼:532624
  • 人口:23.30萬(截止2023年末)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系,地質,相關水庫,土壤,自然災害,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土地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人文,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習俗,飲食,藝術,地方特產,地方象徵,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保事業,社會保障,交通,著名人物,所獲榮譽,對外交流,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麻栗坡縣境,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西漢為郡都夢縣地。
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地圖
蜀漢、晉代先後為興古郡進桑縣、都縣地。
唐初黎州地,乾符六年(879)為通海都督地,南詔為部地。
宋朝先後為大理通海都督矣部、最寧鎮矣尼迦部地。
元代寧遠州矣尼迦部地。
明朝為阿迷州八寨長官司地,隸屬臨安府
清初為開化府牛羊土司地;光緒十二年(1886年)會勘中越邊界,設立界樁,駐綠營,後設都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設交涉副督辦,下設6個對汛。
民國3年(1914年)3月,改交涉副督辦為特別區對汛督辦。
1949年1月縣境解放,6月成立馬列縣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3月設麻栗坡市(隸屬文山專區),1955年12月改市為縣,1958年11月西疇、麻栗坡兩縣合併,1961年10月分開,設麻栗坡縣建制。
2020年5月17日,麻栗坡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批准退出貧困縣。
2021年12月21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陸地邊境口岸城市。
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城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麻栗坡縣下轄4鎮7鄉2個國營農場。分別為:麻栗鎮大坪鎮天保鎮董乾鎮猛硐瑤族鄉下金廠鄉八布鄉六河鄉楊萬鄉鐵廠鄉馬街鄉天保農場、八布農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栗坡縣位於雲南省文山州東南部,地處東經104°33′03″至105°18′04″、北緯22°48′54″至23°34′02″之間。縣境東部與富寧縣連線,西部與馬關縣毗鄰,北部與西疇縣廣南縣相連,南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江省同文、安明、官壩、渭川、黃樹皮、河江“五縣一市”接壤,國境線長277公里。縣境東西最大橫距10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0公里,國土面積2357平方公里。
麻栗坡縣

地形地貌

麻栗坡縣地貌以中低山峽谷為主,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有峰林、峰叢、石牙、溶斗、窪地、溶洞等。地勢由西向東南傾斜,山脈也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相間分布,從縣西南部到東北部,依次分布著老君山、大黑山、大坪山。縣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200米以上。海拔最高點是老君山主峰2579米,最低點是盤龍河出入境國家級天保口岸107米。
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大王岩崖畫

氣候

麻栗坡縣地處低緯度,屬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7.6℃,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10.1℃,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3℃。無霜期330天,降水量1068毫米,蒸發量1300毫米,日照時數1517.3小時,相對濕度84%。

河流水系

麻栗坡縣境內河流屬紅河支流,經越南匯入瀘江注入南太平洋北部灣海域。主要河流有盤龍河、疇陽河、八布河、南利河。
盤龍河
盤龍河是紅河一級支流,是中越國際河流,其發源於蒙自市鳴鷲鄉三門河北,幹流呈西北——東南流向,流經文山、西疇、硯山、馬關與麻栗坡五縣。其於麻栗坡縣天保鎮船頭出境。該河流經地段多數河段屬深山峽谷,兩岸陡峻,河谷橫斷面呈“V”型。因為流域內降水豐富,河床縱比降大,流程長,集水面積大,落差集中,水流湍急,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其匯入盤龍河的重要支流有猛硐河、疇陽河等,小支流有曼棍河、曼文河等。
猛硐河
猛硐河發源於猛硐村委會上陽村,是紅河二級支流,在達彼河村匯入盤龍河。流域內植被良好,氣候濕潤,降雨充沛,水質好,落差特別集中,僅樓梯段二公里河段,落差就有利於水能開發。
疇陽河
疇陽河發源於西疇縣興街鄉響頭寨附近的石灰岩山地中,是紅河二級支流,先呈西北——東南流動,中下段按近南北向流動,在天保鎮的下福田村匯入盤龍河。疇陽河下段左岸接納了源自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的部分支流,對保護區自然環境的發展、演化有一定的影響。

地質

麻栗坡縣地層包括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三大類,其大地構造位置處於華南地槽系(一級)、滇東南加里東期冒地槽(二級)、馬關一麻栗坡隆褶帶(三級)的北東部,經歷了加里東期冒地槽、華力西一印支期準地台、印支一燕山期隆起,岩漿侵入噴發與喜山期上升剝蝕的發展過程。根據地殼運動、沉積建造與岩漿活動特點,可分為南溫河穹隆與八布復向斜兩個四級構造單元。

相關水庫

馬鹿塘水庫
馬鹿塘水庫是文山州境內梯級開發中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位於麻栗坡縣境內盤龍河34千米乾流上。2005年8月,水庫主體工程動工建設。2009年11月10日,下閘蓄水。大壩高154米,總庫容是5.5億立方米。
新寨水庫
新寨水庫是一座以農田灌溉供水和農村生活供水為任務的小(1)型水庫,位於麻栗坡縣境內南歐河上遊河段上。在2020年8月23日,新寨水庫開工建設。截至2023年7月13日,該水庫工程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其最大壩高是32.8米,總庫容是282.1萬m。

土壤

麻栗坡縣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共有紅壤、黃壤、磚紅壤、赤紅壤、石灰岩土、水稻土六個土類。全縣耕地土壤分為六個土類、十個亞類、十五個土屬、十七個土種。

自然災害

因為複雜的地質結構和自然氣候,麻栗坡縣極易引發滑坡、崩塌、土石流等地質災害。每年6月至10月是麻栗坡縣的主汛期,地質災害頻繁發生。由於受強冷空氣和南支槽共同影響,該縣境內也易出現冰雹、強降雨、低溫霜凍、降雪等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麻栗坡縣已探明的38個固體礦產中,黑色金屬有鐵、鉻、錳;有色金屬有錫、鎢、鋅、鈷、鎳、鎂、銻、汞;貴金屬有金、銀;稀有金屬有鉭、鈮、鈹;稀土元素有鎵;化工原料非金屬有硫、砷、重晶石、剛玉、雲母、石棉、高嶺土、水晶、矽石、電氣石、冰洲石、粘土、天然油石、綠柱石;燃料礦產有煤。其中:錫礦床(點)28處,累計地質儲量5455萬千克;鎢礦床(點)23處,累計地質儲量936000萬千克。其他礦種地質儲量93億千克。

生物資源

麻栗坡縣縣內生物資源豐富,水、陸野生動物有120餘種,有植物330餘種。
植物
截至2012年,麻栗坡縣有野生植物330餘種,主要有紅豆杉、雲南穗花杉、銀杏、伯樂樹、長蕊、木蘭、藤棗、異形玉葉金花、蘇鐵蕨、桫欏、禿杉、紅椿等。
截至2022年,麻栗坡境內有記錄的常見野生維管植物有181科1092種,其中石松類與蕨類植物有26科80種,被子植物有147科996種,裸子植物有8科16種。
動物
有野生動物120餘種,主要有豹、黑熊、岩羊、猴、蟒蛇、眼鏡蛇、鱷魚以及各種鳥類、昆蟲類和水生動物。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蜂猴、鱗蟲;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黑熊、蟒蛇、眼鏡蛇、紅原雞等30多種。

水能資源

截至2012年,麻栗坡縣境內水資源總量45.7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02.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約82萬千瓦,已開發利用62.487萬千瓦。

土地資源

麻栗坡縣土地總面積約為2357.38平方公里,其中,農耕地面積是28.7萬畝,宜林地面積是140萬畝,荒山、荒坡面積是125萬畝,牧場、草地面積是25萬畝,水面面積是1.3萬畝,不能利用的裸露岩石面積是39.7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麻栗坡縣常住人口為243587人。
2023年末全縣常住人口23.3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9萬人,人口出生率7.66‰,人口死亡率9.36‰,人口自然增長率-1.70‰。年末全縣城鎮人口5.61萬人,鄉村人口17.69萬人,全縣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24.08%,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民族

截至2012年6月,麻栗坡縣主要有漢族(占總人口的59.37%)、瑤族壯族、苗族、彝族、傣族、蒙古族、仡佬族等民族。其中,壯族32859人,苗族45954人,瑤族19317人,彝族5442人,傣族2833人,仡佬族1178人,蒙古族1315人。

經濟

綜述

2016年,麻栗坡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7676萬元,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144134萬元、增長8.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1952萬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211972萬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213752萬元、增長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8%,下降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4%,下降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提高1.2個百分點。
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自然風景
2019年,麻栗坡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771947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排名全州第二,增速比全州平均水平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660萬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272370萬元,增長14.7%;第三產業增加值353917萬元,增長8.7%。三次產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53.4%、36.6%,分別拉動GDP增長1個、5.5個、3.8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9%,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8%,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全縣人均GDP達26688元,比上年增加2917元,增長9.7%。非公有制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19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13049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3.5%,比上年增長10.2%。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1—4季度麻栗坡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0694萬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全國(5.2%)高1.2個百分點、比全省(4.4%)高2個百分點、比全州(5.1%)高1.3個百分點,排全州第2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965萬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532925萬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439804萬元,增長3.3%。三次產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4%、68.9%、19.7%,分別拉動GDP增長0.7個、4.4個、1.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16.2∶45.9∶37.9。全縣人均GDP達49402元,比上年增加3087元,同比增長6.9%。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53711萬元,同比增長6.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4.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6年,麻栗坡縣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8.61萬畝,增長2.4%,其中:糧豆作物面積61.27萬畝,增長2.6%;經濟作物面積22.21萬畝,下降1.1%;其他農作物面積15.13萬畝,增長6.5%。糧經比例為6.2:3.8。糧食總產量達12179.6萬公斤,增長1.1%。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84890萬元,增長5.6%。完成牧業產值82352萬元,增長3.0%,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4.5%。全縣水產品產量達210.2萬公斤,增加29萬公斤。

第二產業

2016年,麻栗坡縣完成工業總產值500004萬元,增長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13615萬元,下降1.7%;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產值186389萬元,增長18.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實現產值464867萬元,增長4.6%;輕工業實現產值35137萬元,增長10.7%。
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44134萬元,增長8.6%,占全縣GDP的比重達2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4719萬元,增長9.4%。
2016年,麻栗坡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69510萬元,增長14.6%。年末擁有資質建築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2016年,麻栗坡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441萬元,增長11.2%。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5763萬元,增長10.9%;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1678萬元,增長11.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47220萬元,增長18.6%;商品零售150221萬元,增長9.0%。
2016年,麻栗坡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8798萬元,增長5.6%。1-11月全縣完成公路運輸總周轉量18011萬噸公里,增長11.1%。
2016年,麻栗坡縣實現郵電通信業務收入12620萬元,增長11.9%。年末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用戶達18.45萬戶,年末網際網路用戶數1.94萬戶。
2016年,麻栗坡縣接待旅遊人數175.43萬人次,增長13.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9333萬元,增長10.6%。
2016年,麻栗坡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681012萬元,增長14.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83878萬元,增長10.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74295萬元,增長8.6%,其中住戶貸款餘額210533萬元,增長13.9%。

人文

文物古蹟

截至2018年,麻栗坡縣有文物保護單位13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有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0處,無宗教寺廟。現有館藏文物藏品資料498件(套),藏品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瓷器以及少數民族等文物資料。
截至2021年,麻栗坡縣縣境內有省、州、縣文物保護單位16個。
部分麻栗坡縣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
時代
大王岩岩畫
新石器時代
小河洞新石器時代遺址
新石器時代

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0年6月,麻栗坡縣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1項,省級3項,州級19項,縣級176項。
部分麻栗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稱
級別
類別
壯族彝族銅鼓舞
國家級
傳統舞蹈
吹槍
省級
傳統體育與遊藝
麻栗坡梓潼戲
州級
傳統戲劇
白苗服飾
民俗
蕎菜節
民俗
小錢舞
傳統舞蹈

習俗

節慶習俗
瑤族盤王節
瑤族的主要節日是盤王節。在農曆十月十六日這當日,瑤族同胞會家家備辦四兩新麻與棉線作為祭祀禮品,以此來表示對瑤族祖先懷念。同時,會殺雞宰羊,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唱歌跳舞。
彝族蕎菜節
彝族支系白倮人的傳統節日“蕎菜節”在每年農曆四月第一個龍日。在這個節日裡,白倮人殺雞宰牛祭祀,到菜地里喊蕎魂"回家",送到木樓上和祖先共享。並且,穿著盛裝的白倮男女老幼在寨老的帶領下,齊聚在村邊的龍樹下,在銅鼓的敲打聲中,盡情表演棍棒舞、獅子舞等各種舞蹈。
民族服飾
彝族白倮人的服飾及蠟染工藝,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自己種棉花、紡線、織布、點花、蠟染、繡花,之後製作成衣,這種工藝十分精細。

飲食

麻栗坡縣以大米、糯米為主。婚喪辦事、逢年過節、訪親待友都離不開糯米,而且對糯米的吃法很講究。用糯米可以做成千層粑、馬腳桿粑、花糯米飯、褡褳粑、甜白酒等。 蔬菜有筍類、蘿蔔、青菜、白菜、豆類等;肉食有豬肉、雞肉、鴨肉、魚、蝦等;水果有芭蕉、桃、李、梨、甘蔗等。

藝術

小錢舞
小錢舞是壯族土支系集祭祀、娛樂為一體的傳統舞蹈,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都可跳,至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在祭祀活動中,小錢舞主要是軀除冤魂,禱求後人健康平安。
梓潼戲
梓潼戲如今在麻栗坡縣鐵廠鄉太平行政村下壩村小組仍有傳承, 其曾是流傳在文山州麻栗坡、廣南、西疇等縣的一個儺願戲劇種,表演內容通常取材於歷史和神話傳說,以表演梓潼帝君故事而得名。梓潼戲分生、旦、淨、醜,因為是單劇本連台本戲,戲中人物角色是固定的。2020年,《麻栗坡梓潼戲》被列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五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地方特產

麻栗坡祖母綠
上世紀80年代末,在麻栗坡縣城以南的猛硐瑤族鄉的岩脈中,發現了含鉻的綠柱石,即祖母綠。
截至2022年,該縣境內已發現含祖母綠的偉晶岩脈多達數十條,分布範圍近十平方公里,是目前世上罕見的大型祖母綠礦床之一,也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唯一一個具有可開發前景的祖母綠礦床。礦床類型獨特且寶石質地優良,品質具有顏色純、質量好、顆粒大等特點。
老山古樹茶
老山古樹茶通常分布於麻栗坡海拔800至1800米的山頭,由於大部分土壤為沙質土,土層通氣良好且酸鹼度適宜,並且森林茂密、樹木蔥鬱、土壤肥沃等良好環境,造就了老山古樹茶不僅生態有機,而且其具有清香、甘甜的特性。
小粒咖啡
小粒咖啡是麻栗坡縣的特產,麻栗坡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無霜,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非常適合咖啡種植。專家認為,當地生產的咖啡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特點,並且略帶果味,是咖啡中的上品。

地方象徵

鳳凰木
鳳凰木是麻栗坡縣的縣樹,有火熱、思念、吉祥之意,五月花開,鮮如焰火,可彰顯出麻栗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以及對邊疆繁榮昌盛的美好祝願。
老山蘭
老山蘭是麻栗坡縣的縣花,其有品性高潔、無私無畏之意。其能傳承弘揚“國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獻至上”的老山精神,激勵著新時代老山兒女胸懷“國之大者”。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6年,麻栗坡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75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小125所(含教學點)、幼稚園36所(含民辦幼稚園18所)。各級各類學校招生13888人,在校生44758人,畢業班學生8513人。其中:普通高中和初級中學招生4833人,在校生14097人,畢業班學生4501人;職業高級中學招生594人,在校生1605人,畢業班學生513人;國小招生4321人,在校生22756人,畢業班學生3499人;幼稚園招生4140人,在校生6300人。全縣共有教職工3595人(含民辦幼稚園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3347人。
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麻栗坡縣學校

科技

2016年,麻栗坡縣共組織申請專利14項,授權8項;科技成果申報認定17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5項(評出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1項),科學技術普及類2項。

文化

截至2016年,麻栗坡縣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4萬冊,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11個,邊境廣播電視轉播台3座;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

衛生

截至2016年,麻栗坡縣有衛生機構132個(含私立醫院、私立診所和醫務室),其中: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1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保健院1個。衛生機構共有病床93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20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03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9年,麻栗坡縣共有各類體育場地757個,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為0.94平方米,總面積約為26.48萬平方米。其中,排球場(館)有6個,羽毛球場(館)有7個,籃球場(館)有507個,全民健身路徑有114條,田徑運動場有14個,足球場有7個,桌球場(館)有69個,檯球館、體能訓練館、小操場等其它類型體育場地有32個,綜合體育館有1個。
截至2020年,麻栗坡縣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組織開展了“萬步有約”競賽活動、各種健身運動以及體育競賽活動。

環保事業

截至2022年,麻栗坡縣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是13.06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是100%,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是98.86%。
截至2023年,麻栗坡縣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9.7%,麻栗坡縣森林覆蓋率達47.6%,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44.9%。並且,1946個村民小組全部啟動綠化美化,打造綠美村莊示範村240個。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麻栗坡縣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9元,比上年增長4.8%,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是285622人。全年共發放城鎮低保資金為555萬元,農村低保資金為7434萬元。全縣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居民有993戶1111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居民有12975戶22011人。

交通

截至2016年底,麻栗坡縣公路總里程3370公里,其中:國道109公里,省道197公里,縣道749公里,鄉道462公里,村道1755公里,專用道98公里。按公路等級劃分:二級公路51公里,三級公路6公里,四級公路1608公里,等外公路1705公里。等級公路密度7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縣縣鄉公路全部為硬化路面,11個鄉鎮全部通班車;102個村(居)委會全部通等級公路,98個村(居)委會通班車;1908個自然村全部通公路。

著名人物

梅光德
梅光德(1843-?)傣族,猛硐地區第五代世襲土司。1883年法國進犯中國邊境,梅光德任命項從周留守猛硐,親率兵丁抗擊法軍,迫使法軍退回清水河。是役,清政府賞賜“五品軍功”,獎給玉環、頂珠。
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麻栗坡烈士陵園
盤聖懷
盤聖懷(1831-1913)瑤族。1883年法軍進犯中國邊境,盤聖懷聯絡蔣伙頭、盤伙頭、周五爺、盆哨官、盤小亮等各村寨老,帶領瑤族人民抗擊法國侵略者,在曼棍、曼文一帶與法軍展開激戰,把法軍趕出國境。1913年病故,享年82歲。
項從周
項從周(1856-1914)苗族。1883年法軍侵犯中國邊境,項從周被任命為寨老,駐守猛硐。因抗法有功,清政府封他為南防統帶,管轄麻栗坡、馬關、河口3個邊境地區的邊防任務。1914年病故,享年58歲。
羅廷標
羅廷標(1894-1951)漢族,抗日將領。1921年加入國民黨,先後任副營長、營長、上校團長、少將旅長。1951年秋自殺身亡。1989年,中共文山州委追認為起義人員。

所獲榮譽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2020年9月,被授予“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21年11月,入選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公示名單(雲南省)。

對外交流

天保口岸是雲南省對越第二大口岸,為國家級一類口岸,也是麻栗坡(天保)邊境經濟合作區核心功能區,是雲南省乃至大西南地區進入越南和連線南亞、東南亞最重要的陸路通道之一。
截至2019年,天保口岸累計有23.9萬人次參與互市貿易,人均增收是4885元。
截至2020年,天保口岸累計有15.1萬人次參與互市貿易,人均增收是3164元。

風景名勝

老山作戰紀念館
老山作戰紀念館,2005年1月動工,2006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7平方米,內設包括沙盤陣地模型在內的戰爭展廳、聲像廳、多功能報告廳、貴賓接待廳、辦公室等,是一座集展覽、陳列、辦公、接待為一體的現代建築。
麻栗坡縣(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
老山風景區
麻栗坡烈士陵園
麻栗坡烈士陵園位於縣城北郊4公里處,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餘畝,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麻栗坡大王岩岩畫
麻栗坡大王岩岩畫位於縣城東郊大王岩岩壁上,岩畫依天然石壁繪製,是中國南方岩畫系統中紅河流域的代表性作品。1987年12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