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書名。中國古滇族墓葬考古發掘報告集。雲南省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1959年出版。一冊。全書分為四章:緒言,墓葬概說,隨葬器物,結語。全面報導了1956—1957年石寨山滇族墓發掘和研究成果,並介紹發掘的20座墓及豐富的隨葬器物。隨葬器物以青銅器為主,尤以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貯貝器、銅鼓、尊、壺、案、葫蘆笙和各種人物、動物鏤孔飾品最為突出。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書名。中國古滇族墓葬考古發掘報告集。雲南省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1959年出版。一冊。全書分為四章:緒言,墓葬概說,隨葬器物,結語。全面報導了1956—1957年石寨山滇族墓發掘和研究成果,並介紹發掘的20座墓及豐富的隨葬器物。隨葬器物以青銅器為主,尤以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貯貝器、銅鼓、尊、壺、案、葫蘆笙和各種人物、動物鏤孔飾品最為突出。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書名。中國古滇族墓葬考古發掘報告集。雲南省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1959年出版。一冊。全書分為四章:緒言,墓葬概說,隨葬器物,結語。全面報導了1956—1957年石寨山滇族墓發掘和研究成果,並介紹發掘的...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鐵器補遺雲南省博物館(59)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復原李家瑞(72)雲南安寧太極山古墓葬清理報告雲南省文物工作隊(75)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掘簡報雲南省博物館(89)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掘報告雲南...
石寨山古墓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遺存。1955年至1996年,經過五次發掘,清理...
石寨山文化研究歷史及現狀 201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雲南省正式啟動“雲南石寨山古墓群大遺址”考古課題,為更好地做好雲南石寨山古墓群的大遺址考古工作,很有必要梳理以往的考古成果。基於此,我們以考古發掘報告為題,編輯了《石寨山文化...
1984年,該館青銅器展覽在日本東京、名古屋展出,1986年又在瑞士蘇黎世和奧地利維也納展出。該館出版有《雲南省博物館館藏銅鼓圖錄》、《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擔當書畫集》、《雲南青銅器論叢》、《雲南青銅器》等專著。來...
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器(戰國末年到東漢初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製品達4千餘件。其中有金質的“滇王之印”一枚。中文名 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器 地點 雲南晉寧石寨山 時代 戰國末年到東漢初年 數目 出土物達四...
這是以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到公元前1世紀的東漢初年。流行於雲南晉寧、四川會理、貴州赫章 、廣西玉林等廣大地區。1957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14號墓出土的一面西漢銅鼓...
1959年出版了《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石寨村特色產業 編輯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蔬菜、水稻, 主要銷售往省內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2.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3%。該村正在發展 蔬菜、水稻 特色產業。
重要的考古發掘研究項目如元謀古猿化石地點、永平光街新石器時代遺址、通海海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玉溪刺桐關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龍陵大花石新石器時代遺址、元江窪垤青銅時代墓群、晉寧石寨山古墓群、曲靖橫大路古墓群、箇舊黑馬井東漢墓和...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鐵器補遺雲南省博物館(59)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復原李家瑞(72)雲南安寧太極山古墓葬清理報告雲南省文物工作隊(75)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掘簡報雲南省博物館(89)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發掘報告雲南...
20世紀50年代,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相當於漢代)出土了大量古代銅器。部分銅器上鑄有形象準確,製作精細的建築模型。為研究西南地區的古代建築形式提供了實證。正文 模型大多是底層架空、樑柱承重的乾闌式建築,壁體為原木疊置的井幹式...
雲南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部分 雲南旅遊的主要精品線路 滇中旅遊線:昆明—玉溪—楚雄 春天的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昆明 石林風景區 世博園 西山森林公園(聶耳墓)金殿 筇竹寺 圓通寺 雲南陸軍過去講武堂舊址 大觀樓 晉寧石寨山古墓群 九鄉...
主持或參加過滇池地區貝丘遺址調查發掘,石寨山滇王墓群發掘等;收集大批明清雲南地方志資料,傳拓過大批重要石刻拓本。作品 孫太初著有《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雲南古代石刻從考》、《鴨池夢痕》等;發表《雲南古代官印集...
玉珠襦是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文物。【年代】:西漢 【尺寸】:復原長約150厘米,寬80厘米 【出土地】: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收藏地】: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特徵】:串聯穿綴的式樣為發掘後經現場考古專家...
《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1988)、洛陽燒溝漢墓(1959)、《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1973)、滿城漢墓發掘報告(1980)、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 (1959)、《嘉峪關壁畫墓發掘報告》(1985)等,隋唐及其以後各代的如《唐...
1956年11月,雲南省博物館從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中發掘出這一“滇王之印”。這是雲南隸屬中央最早的物證。滇王金印的印章形制,根據《漢舊儀》當屬列侯的規格,但卻是王印,這表明滇王國同西漢中央王朝有著密切的政治關係,是一個具有...
通過文物揀選提供的線索還發現了一批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其中最著名的是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1984年 8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全國揀選文物展覽,展出了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揀選文物1000餘件。
1956年11月,雲南省博物館從晉寧區上蒜鎮石寨山古墓群中發掘出這一"滇王之印"。這是雲南隸屬中央最早的物證。滇王金印的印章形制,根據《漢舊儀》當屬列侯的規格,但卻是王印,這表明滇王國同西漢中央王朝有著密切的政治關係,是一個...
這個問題隨著1956年中國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的東漢金印出土,得到了明確的解釋。在這次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刻有“滇王之印”的蛇鈕金印。這個發現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東漢所賜蠻夷的印章,並不完全依照漢制;金印駝鈕本為諸侯...
最早以葫蘆笙為周代“八音”分類中的匏。雲南省李家山和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銅笙斗。葫蘆笙規格不一,以苦竹或鳳尾竹,打通節為笙管,管下端用蜂蠟封制竹簧片。通常插六根笙管穿透葫蘆的底端不封閉。斗上管下端開一指孔。大葫蘆...
瑪瑙乳突形扣,是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西漢文物,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尺寸 最大件直徑7厘米,高2.5厘米,厚0.5厘米最小件直徑5厘米,高2.5厘米,厚0.5厘米。特徵 共36枚,紅白相間成條狀分布的條帶瑪瑙扣較多,其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