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春卷

雲南春卷

雲南春卷是一個比較普及的大眾小吃。全國各地皆有不同的春卷製作方法和口味特點。雲南春卷是雲南人民在長期的飲食實踐中,總結和創新出來的一個品種,有別於我國其它地區的春卷口味,突出了雲南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春卷
  • 分類:小吃
  • 口味:鹹中回甜
  • 主要食材:麵粉
簡介,製作需要的材料,主料,配料,調料,製法,發展歷史,

簡介

雲南春卷
雲南春卷
雲南春卷以香椿 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炸為主,口味屬於鹹鮮,雲南春卷配科多,要用甜醬油調味,特別要加香椿和韭菜以顯示春臨大地,百物復甦,春意盎然。成品色澤金黃,整齊美觀,外酥內軟,鹹中回甜,餡鮮味美,蘸吃醋汁,醒腦開胃。

製作需要的材料

主料

麵粉150克。

配料

澱粉100克,鮮豬肉未200克,香椿、豆芽、韭菜各80克,雞蛋3個,水發金鉤玉蘭片、冬菇末各20克,熱火腿未30克。
雲南春卷
雲南春卷

調料

精鹽14克,甜醬油30克,鹹醬油20克,味素、胡椒麵各5克。

製法

(1)將肉未、金鉤玉蘭片、火腿末、冬菇末入鍋煽炒發香,下醬油、鹽(10克),味素、胡椒粉勾清熒出鍋裝碗。豆芽、韭菜、香椿經沸水悼後功碎,拌入餡料中。
(2)將麵粉、雞蛋、澱粉、鹽(4克),用水調均勻成糊漿狀。鍋上火,烘熱,用肥膘抹勻,倒入糊漿混成圓形,微火烤熟,撕下,從圓心處均分6塊呈扇形,包入餡心,裹成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條。
(3)當油鍋燒至七成油溫時,下卷炸成金黃色,撈出控乾油,蘸水上桌。

發展歷史

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麵粉製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
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宋朝吳自牧在《夢粱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