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四須䰾

雲南四須䰾

雲南四須䰾,學名:Barbodes huangchuchieni (Tchang,1962),體側扁,背、腹輪廓線呈弧形。頭長小於體高。吻稍短,尖出。口亞下位。唇薄,光滑。須2對,長且發達。側線鱗33~39。背鰭刺粗壯,通常小於頭長,後緣有鋸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四須䰾
  • 拉丁學名:Barbodes huangchuchieni (Tchang,1962)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四須䰾屬
  • :雲南四須䰾
形態特徵,生存環境,種群分布,

形態特徵

背鰭條4,8;臀鰭條3,5;胸鰭條1,15-16;腹鰭條1,8。側線鱗31[(6-7)/(3-V)36,圍尾柄鱗14-16;背鰭前鱗12-14。下咽齒3行,2.3.5。鰓耙8-11。
標準長為體高的2.7-3.8(x±s=3.3±0.38)倍,為頭長的4.0-4.6(4.2±0.13)倍,為尾柄長的4.9-6.6(5.6±0.53)倍,為尾柄高的8.1-9.4(8.5±0.31)倍。頭長為吻長的3.1-3.8(3.3±0.23)倍,為眼徑的3.3-4.7(3.8±0.37)倍,為眼間距的2.4-3.3(3.0±0.29)倍。
體側扁,背和腹的輪廓線略呈弧形。頭側扁,其長比體高為小。吻稍尖,其長比眼後頭長為短,吻皮止於上唇的基部,在前眶骨前緣有一溝裂斜向口角。口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後伸到達鼻孔或眼前緣的垂直線。唇薄而簡單,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左右唇後溝向前延伸,在頤部不相通,其間距約為眼徑的1/3-1/2。鬚髮達,2對,吻須較頜須為細,後伸可達眼的前半部或超過;頜須後伸超過眼的後緣。眼上側位,眼間寬而隆起,鼻孔距眼前緣比距吻端為近。鰓膜在前鰓蓋骨後緣下方與鰓峽相連,其間距約為眼徑的1/2。鰓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齒側扁,頂端尖而彎,主行腹面第一枚齒最小,第二枚齒最大。
背鰭外緣內凹,末根不分枝鰭條粗壯,後緣有鋸齒,比頭長為短或相等,起點距尾鰭基和距眼或鼻的距離相等。胸鰭稍短於頭長,後伸不達腹鰭起點,相距約2-3個鱗片,腹鰭短於胸鰭,起點在背鰭起點之前,腹鰭基終點和背鰭起點兒在同一垂直線上,後仰不達肛門。臀鰭起點距腹鰭起點和距尾鰭基相等或較近於前者,後伸不達尾鰭基。尾鰭分叉,其最長鰭條約為最短鰭條的2倍強。肛門緊接臀鰭起點的前方。
鱗中等大,胸部鱗變小,腹鰭基部有一腋鱗,背、臀鰭基部有鱗鞘。側線完全,略成弧形,向後平直,伸到尾鰭基中點。鰾2室,前室短,後室長,約為前室的2倍。腹膜黑褐色。腸長,約為標準長的3倍。
體背側青黑,腹側較淺,尾鰭基中央有一黑斑,尾鰭最外側上下鰭條最黑。

生存環境

中型魚類。生活在江河流水中。

種群分布

雲南鎮康縣。分布於瀾滄江紅河等水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