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泉記

雩泉記

雩泉,是位於常山(諸城市城南10公里處,原名"臥虎山")北坡山溪西側的一眼自然山泉,泉水“汪洋折旋如車輪”,滿溢成溪,北流而下,注入扶淇河中。古時人們多經此路到常山祈雨。蘇軾深愛此泉,每登常山,必臨其泉。祈雨祭神畢後,常站在泉邊高坡上,北俯密州城,“雉堞樓觀,仿佛可數”。尤其當祈雨應驗,更是欣喜萬分。為表達自己對常山和雩泉的喜悅之情,於熙寧九年(1076)四月,作《雩泉記》,以述心懷。從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蘇軾的真摯愛民之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軾
  • 出生日期:1037
  • 逝世日期:1101
  • 主要成就: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
作者,原文,注釋,白話譯文,

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享年64歲。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
嘉祐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家三口人被評為唐宋八大家,稱“三蘇”,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舊黨。豪放派詞人。

原文

常山在東武郡治之南二十里{2},不甚高大{3},而下臨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樓觀{4},仿佛可數。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寢食,無往而不見山者。其神食於斯民{5},固宜也。東武濱海多風,而溝瀆不留,故率常苦旱。禱於茲山,未嘗不應。民以其可信而恃,蓋有常德者,故謂之常山。熙寧八年春夏旱,軾再禱焉,皆應如響{6}。乃新其廟{7}。廟門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車輪,清涼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達于山下。茲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為雨,以信於斯民者,意其在此。而號稱不立,除治不嚴,農民易之{8}。乃琢石為井,其深七尺,廣三之二,作亭於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雩泉記
古者謂吁嗟而求雨曰雩{9}。今民吁嗟其所不獲,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聞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軾以是愧於神,乃作《吁嗟》之詩,以遺東武之民{10},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
吁嗟常山,東武之望{11}。匪石岩岩{12},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維山之滋。維水作聰{13},我民所噫{14}。我歌《雲漢》{15},於泉之側。誰其屍之{16}?涌溢赴節。堂堂在位,有號不聞{17}。我愧於中,何以吁神{18}?神屍其昧{19},我職其著{20}。各率爾職,神不汝棄。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薦神{21},神其吐之{22}?

注釋

①熙寧九年(1076)四月十八日作。清乾隆《諸城縣誌》卷14《金石考》錄蘇軾本文,末有“(熙寧)九年四月癸卯,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密州軍州事、騎都尉蘇軾記”之語。《烏台詩案》“祭常山作放鷹一首”記載:“熙寧八年五月,軾知密州內,於本州常山泉水處祈雨有應,軾遂立名為雩泉。九年四月癸卯,立石常山之上。”癸卯為十八日,立石者即《雩泉記》。 雩(音於)泉:在密州諸城縣南常山上。 雩,求雨的祭祀。
常山:《太平寰宇記》卷24“常山”條引晏氏《齊記》:“祈雨常應,故曰常山。”案東晉十六國時南燕晏模(一作謨)撰《齊地記》,《太平寰宇記》所引當即此書。 東武郡治:指密州治。西漢置東武縣(即北宋密州諸城縣),北魏置東武郡,其地在北宋密州,蘇軾常以東武借指密州。 治,地方官署所在地。密州治諸城縣(今山東省諸城市)。
③不甚高大:常山今海拔297米。
④雉堞:城上短牆。古代以雉計算城牆面積,高一丈,長三丈為一雉。堞為城上呈齒形的短牆,也稱女牆。 ⑤食:鬼神享受祭獻的供品。
⑥“熙寧八年春夏旱”三句:熙寧八年四月蘇軾作《祭常山祝文》第一首,這是第一次禱雨。同年五月蘇軾作《祭常山神祝文》,這是第二次禱雨。 再:兩次。 響:回聲。《易·繫辭上》:“其受命也如響。”孔穎達疏:“如響之應聲也。”
⑦乃新其廟:熙寧八年蘇軾作《祭常山祝文》第二首:“自我再禱,應不旋轂。迨茲有秋,歲得中熟。嗟此薄禮,曷稱其德。陶匠並作,新其楹桷。豈以為報,民苟不怍。”“陶匠並作”二句即言更新常山神廟事。
⑧易:輕視。
⑨古者謂吁嗟而求雨曰雩:《禮記·月令》“乃命百縣雩祀”。鄭玄註:“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吁嗟:嘆息。
⑩遺(音謂):送交。
{11}望:帝王遙祭日月、星辰、山川。《淮南子·人間訓》:“郊望嘗。”高誘註:“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本文望字用為名詞。
{12}匪:同“非”。 岩岩:高大。《詩經·魯頌·宮):“泰山岩岩,魯邦所詹。”
{13}聰:聽。
{14}噫:嘆息。
{15}我歌雲漢:(雲漢)為《詩經·大雅》詩篇,全詩憂旱求雨,蘇軾此處用其義。 雲漢:天河,銀河。 {16}屍:主持。《詩經·召南·采》:“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17}“堂堂在位”二句:《烏台詩案》:“雲‘堂堂在位,有號不聞’,以譏諷是時京東連年蝗旱訴聞,鄰郡百姓訴旱,官吏多不接狀依法檢收災傷,致令怨嘆之聲盈於上下。當時之人耳如不聽,故《記》有嗟呼之詩也。” 京東:路名,密州屬京東東路。 檢收:當作“檢放”,指驗災免稅。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尋常檢放災傷,依法須是檢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數。今來二麥元不曾種,即無根苗可檢,官吏守法,無緣直放。若夏稅一例不放,則人戶必至逃移。”
{18}吁:呼告
{19}昧:不明。
{20}職:主管。《史記·秦始皇本紀》:“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著:明。
{21}薦:進獻。
{22}其:豈,難道。

白話譯文

常山在密州州治之南二十里,不很高大,而從山上俯視州城,州城如在山下,城上短牆和城中樓觀都隱約可數。從城中眺望常山,常山如在城上,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到哪裡都可以看見它。常山神享受密州百姓的祭祖奉獻,確實是合適的。密州臨海多風,溝渠又不留水,所以經常為乾旱所苦。在常山禱雨,沒有不感應降雨的。百姓因為它可以信賴,有始終不變的德性,所以把它稱為常山。熙寧八年春夏乾旱,我兩次到常山禱雨,常山神都感應降雨,像回聲應答聲音一樣。於是就修理更新常山神廟。在廟門西南十五步的地方,有一口泉,汪洋迴旋如車輪,清涼滑甘,冬夏如一,泉水溢滿流出,直到山下。常山之所以能夠保持不變的德性,出云為雨,守信於密州百姓,想必就在於它有這口泉,但泉沒有名稱,整治不嚴,農民輕視它。於是砍石為井,深七尺,廣三尺二,在上面建亭,給泉取名為雩泉。
古人稱嘆息求雨為雩。百姓現在為沒有收穫而嘆息,為生活病痛而呻吟,也是很普遍的啊。可現在還有聽見百姓嘆息呻吟能憐憫他們,答應他們的要求,像常山雩泉一樣可以信賴的官吏嗎?我因此在神面前感到慚愧,於是寫了如下一首《吁嗟》詩,交給密州百姓,讓他們歌唱著詩來祭祀常山神並勉勵官吏:
喔,常山啊常山,這密州的被祭祀的山,它受到祭祀不是因為山石高大,是因為它美德不變。喔,雩泉啊雩泉,這常山上的清漪,它在細心傾聽,百姓的呻吟嘆息。我歌吟詩篇訴旱求雨,就在雩泉的一旁。是誰暗暗主持著一切?你看泉水應著節拍奔涌流淌。可聲威赫赫的官吏們,百姓在呼號他們卻聽而不聞。我內心感到慚愧,我還怎么呼告求神?神主持微妙難明的事務,我主管密州日常的事宜。官吏們各盡你們的職責,神不會把你們遺棄。舀取這常山上的清泉,摘取這常山上的菜蔬。跑著把它們進獻給神,神難道會拒絕而把它們吐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