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資料
【出處】 《
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近義詞】雞犬相聞
成語出處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春秋·楚·
李耳《
老子》第80章
解讀
對“小國寡民”(第80章)的解釋,近代學者一般將老子的“小國寡民”理解為實指,即國家小,人民少。秦漢時期的河上公則不這么看,其註解說:“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示儉約,不為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這就是說,“小國寡民”不是實指,而是以之為小,以之為寡,實則國大民多。
對“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釋,所謂“什伯人之器”,異解頗多。河上公將此文分為兩句,斷句讀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註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徵召奪民良時也”。認為老子主張統治者要行清靜之治,不能擾動百姓。
成語示例
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認為相鄰的兩個國家彼此可以望見,兩國雞狗的叫聲都可以聽見,各自吃自己的國家豐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風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發動戰爭。老子嚮往這樣一種原始的純樸風氣。西漢初年中國第一次全方位套用道家理論治國,產生了中華第一盛世――文景之治,《貨殖列傳》中關於道家的“低流之水”的市場機制,其有關理論和實踐情況主要記述在《淮南子》、《史記》、《漢書》等道家諸書與史書中。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第一篇就講述了“低流之水”市場機制的例子:東南西北方的物產各不一樣,北有氂牛,西有畜牧,東有漁鹽,南有木材,那么這些東西都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北方也要用木材,南方也要用皮毛,那怎么辦呢?司馬遷說:“這難道還需要官府發布政令,徵發百姓限期會集嗎?人們能各憑其能,各竭其力,各滿其欲。所以,賤貨能貴賣,貴物能賤買。人們各經其業,各從其事,就像水往低處流那樣,日夜無休,不招自來買賣,不求自出交易。這符合大道,也是自然調節的證明。”
作品簡介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十章。
《道德經》,又稱《
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
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
老子(即
李耳,河南
鹿邑人)所撰寫,是
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
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
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