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字形】雞毛文書:
【拼音】jī máo wén shū
歷史記載
。如果戰事緊急,就在
檄文插上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另據《
史記.盧綰傳》中載︰“
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
羽檄征天下兵。”南朝宋裴駰《
史記集解》曰︰“魏武帝《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
羽檄之意也。’駰按推其言,則以
鳥羽插
檄書,謂之
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因此,必須迅速傳遞的緊急軍事文書就稱為
羽檄。即表示信件的傳遞應如鳥疾飛般的迅速,又稱為羽毛書、
羽書。如《文選.左思.詠史》詩:“邊城苦鳴鏑,
羽檄飛京都。”
此外,據清朝
顧張思《土風錄.卷二.雞毛文書》記載︰“《漢書.光武紀》注引
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雞羽插木檄,謂之
羽檄。’此今雞毛文書所祖。”由此可知,雞毛文書的前身即為
羽檄,
檄文上所插的羽毛,除鳥類羽毛外,也有使用雞毛。
那么,古代緊急軍事
書信,除了用鳥羽為標誌,為什麼還選用雞毛呢?究其原因,應是古人對雞有很高評價,如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中載︰“頭
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文中讚美雞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也因此雞被視為“
五德之禽”。除此之外,古人一向視雞為吉祥的象徵,寓意
逢凶化吉。不過,也可能是因為雞毛的取得往往比鳥類羽毛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