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後口吸蟲是短咽科、後口屬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後口吸蟲
- 科:短咽科
- 屬:後口屬
- 外文名稱:Postharmostomum gallinum Witenberg,1923
雞後口吸蟲是短咽科、後口屬微生物。
雞後口吸蟲是短咽科、後口屬微生物。形態特徵蟲體為長舌狀,兩腸支自咽分出後向上外斜行,再轉向後呈10~13個波浪狀的彎曲,伸達蟲體的後端。兩睪丸呈圓形或稍分葉,前後斜列於蟲體後部。卵巢呈圓形或橢圓形,位於兩睪丸之間偏向一側...
棘口吸蟲病是由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屬(Echinostoma)的吸蟲寄生於雞、鴨、鵝等禽、鳥類直腸和盲腸內引起的。病原 卷棘口吸蟲(E. revolutum) 蟲體呈淡紅色,長葉狀,體表有小刺。蟲體大小為7.6~12.6mm×1.26~1.6mm。頭襟發達,具有頭棘。口吸盤位於蟲體前端。兩個橢圓形睪丸前後排列於體中部...
背孔吸蟲病是由背孔科(Notocotylidae)背孔屬(Notocotylus)的吸蟲寄生於鴨、鵝、雞等禽類盲腸和直腸內引起的。蟲體種類很多,常見的為細背孔吸蟲(N. attenuatus),在中國各地普遍存在。病原 細背孔吸蟲呈淡紅色,體細長,兩端鈍圓,大小為2~5毫米×0.65~1.4毫米。只有口吸盤。腹面有3行呈橢圓形或長...
後睪吸蟲是由後睪科(Opisthorchiidae)對體屬(Amphimerus)、次睪屬(Metorchis)和後睪屬(Opisthorchis)的吸蟲寄生於鴨、雞、鵝等禽類的膽管和膽囊內引起的。一月齡以上的雛鴨感染率最高。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麝後睪吸蟲(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雞棘緣吸蟲(Echinoparyphium gallinarum Wang,1976)是棘口科棘緣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圖274) 蟲體長葉形、體中部寬大,腹吸盤前逐漸狹小。體長3.52—4.80,最大寬度0.88—1.12,頭領發達,寬0.26—0.35,具有頭棘39枚,前後兩排相互排列,左右腹角棘各5枚密集,其餘29枚等距離排列,前列...
骨頂棘口吸蟲(學名:Echinostoma chloropodis)為棘口科棘口屬的動物。分布於俄羅斯、匈牙利、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營寄生生活,宿主濱鷸、扇尾沙錐(福建)、沙錐、骨頂雞(蘇聯)、黑水雞(福建)、堇雞(台 灣)、田雞(蘇聯)、秧雞等以及寄生於腸。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圖247) 蟲體長葉形,體長11...
雞嗜眼吸蟲(學名:Philophthalmus gralli)是嗜眼科嗜眼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蘇等地等地,營寄生生活,終末宿主雞、火雞、鴨、鵝、寄生在瞬膜以及結膜囊。形態特徵 蟲體形態特徵(圖398) (按福建標本)體呈較窄長的扁圓筒狀,後部較寬大,前端稍尖銳,體表光滑無棘。體長2.149—6....
帶形棘緣吸蟲(Echinoparyphium cinctum (Rudolphi,1802))是棘口科棘緣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圖271) 蟲體細長,前後端鈍圓,兩體側近平行呈帶狀。體長2.6-2.98,體寬0.64-0.80。頭領發達,寬0.34-0.36,具有頭棘43枚,左右腹角棘各5枚密集,其餘33枚前後兩排等距離排列,前列棘細小35-...
鹿前後盤吸蟲病 菲策吸蟲病 平腹吸蟲病 人擬腹盤吸蟲病 第七節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吸蟲病 第八節 前殖科(Prosthogonimidae)前殖吸蟲病 第九節 並殖科(Paragonimidae)(隱孔科Troglotrematidae)衛氏並殖吸蟲病 第十節 短咽科(Brachylaemidae)雞後口吸蟲病 第十一節 雙士科(Hasst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