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清代黃景仁詩作)

《雜感》是清朝詩人黃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詩。全詩主要是為了個人的窮愁憤懣而發,俊逸但不深厚。這首詩是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深刻體悟,語言口語化,天然湊泊,反語的手法突出詩人憤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個時代青年知識分子的苦悶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雜感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兩當軒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黃景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1,泥絮沾來薄倖名2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3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風蓬:蓬草隨風飄轉,比喻人被命運撥弄,蹤跡不定。
  2. 泥絮:被泥水沾濕的柳絮,比喻不會再輕狂。薄倖:對女子負心。
  3. 書生:作者自謂。
  4. “莫因”二句:黃景仁自註:“或戒以吟苦非福,謝之而已。”韓愈送《孟東野序》:“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其必由不得其平者乎?”黃詩本此,與次句相應。讖(chèn):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凶吉的隱語,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

白話譯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
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
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
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凶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創作背景

《雜感》是詩人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後寫的,當時詩人二十歲,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愁苦的語言,朋友都勸他“愁苦的詩歌不是好的預言”,詩人業師邵齊燾也不忍看弟子鏤心苦吟,增病勞形,屢加勸誡,詩人深感師恩,卻不能放棄不平則鳴的詩藝追求,回顧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憤憤不平,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人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這首詩是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深刻體悟,通過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體悟,詩歌中的理性思考上升到了一種宇宙哲學的高度,是對全人類困頓處境的心理描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是該詩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來讀書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時,亦寄寓了極大的悲憤力量。現在多用來形容雖有滿腹學問,可惜有志難伸的困境。
首聯說自己仙佛未成,只知賦詩抒憤。頷聯哀嘆自身慷慨悲歌的豪氣已被落魄境遇消磨殆盡.甚至被人誤解。詩中“不平鳴”三字很值得注意。所謂“乾隆盛世”,文字獄很可怕,一般士人噤若寒蟬,而黃仲則身上卻有一種抗爭的“野性”。這種抗爭,當然是從個人仕途遭遇引起的,他“六赴鄉試,概報罷。”只好長期游幕,依人為生,心中自有一股對社會的不平之氣。他慨嘆:“長鋏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氣難平”,後來越來越激憤,他要像禰衡、嵇康那樣罵人了。
當然,長期游幕的生活,使詩人唱出了更多的淒悲的調子,如《雜感》頷聯所寫:“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這兩句詩概括了詩人一生飄零痛苦的身世和他那與世落落寡合的個性。對於黃仲則,現實是嚴峻的,時代是冷酷的,命運是不公正的。詩人像風中蓬草,到處飄零,慷慨悲歌之氣消磨殆盡。“泥絮沾來薄倖名”,正是他感到自己不可一世的詩名,只不過如同墜落在泥淖里的柳絮,難以飛舉,而自己與世的落落寡合,被一些權貴們認為高傲的不識抬舉和不近人情的“薄倖”之人。
頸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他清醒地認識到:他面對的“乾隆盛世”,實際上是一個是非不分、人情險惡、倒行逆施的世道。詩人慨嘆這個世界不是屬於我們這類書生的,在世人眼裡,書生只是“百無一用”的大傻瓜。顯然,“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是反語,是牢騷,是憤世嫉俗的“不平鳴”。
尾聯出句說詩中的愁苦不要成為讖語,對句說每個人都有權抒發自己的聲音,與次句相對應。作者告訴眾人,不要因為詩多表現愁思就成了讖語,春鳥與秋蟲他們的叫聲都是自然的產物,而其代表的不同象徵僅是人為附加的因素而已。尾聯亦富含哲理性,闡述了人的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影響。向世人公開宣稱:“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此句下有“自注”云:“或戒以吟苦非福,謝之而已。”古人有“詩讖”之說,如果寫詩作不吉利之語,往往在作者身上得到應驗。因此有人勸他不要多作“幽苦語”。黃仲則表示不相信這種迷信,他的詩要像春天的鳥鳴,秋天的蟲吟那樣,發出的都是天籟之音。“莫因詩卷愁成讖”的“讖”字,實際上是“文字獄”的一種巧妙暗示。人們勸他謹防文字賈禍,而黃仲則表示不作迎合“盛世”的鶯歌燕語,他,“只知獨夜不平鳴”。

名家點評

當代文學史家褚斌傑:寫書生之清寒身世,真實感人。兩聯對句尤妙,頷聯寫在蓬飛絮飄中銷盡豪氣、盪盡春心;頸聯寫困境中的孤傲與無奈。擇字頗見用心,以“十有九人”對“百無一用”。平常口語,天然湊泊,選擇即是錘鍊,妙處令人稱絕。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乾隆年間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