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雜感體

【魯迅雜感體】即魯迅獨創的現代雜文文體。它“萌芽於‘文學革命’以至‘思想革命’”,是適應當時急遽的戰鬥要求而產生的。又被稱為“文藝性的論文”,是詩與政論的結合,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結合,瞿秋白稱之為“戰鬥的阜利通(Fecciefon)”。

魯迅最早的雜感見於1918年《新青年》的“隨感錄”。這一文體,變傳統小品文的獨抒性靈為無產階級政治情懷的抒發,拋棄了它原有的閒適、雅致、晶瑩和小擺設的名士氣;既完全掙脫了古文“正宗”文體的桎梏,獲得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又吸收了中國傳統古文簡約、嚴明的長處;雖借鑑了英國隨筆、尼采格言、屠格涅夫散文詩、日本小品文等文體的長處,但又絕無它們那樣雍容,瀟灑的紳士風。就其社會職能來說,它“其實是一種‘社會論文’,——戰鬥的‘阜利通’”,“匕首”,“投槍”,“感應的神經,攻守的手足”。但同時又具有高度的藝術魅力,善於運用生動的形象和幽默的語言來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犀利活潑,不拘格套,突出地運用曲筆、反語,寓熱於冷,寓正於反,寓奇詭於平淡,寓莊於諧,“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善於抓住矛盾之要害,取典型之事例,一擊致敵死命;其文字“辛辣乾脆,全近諷刺”;其文體“簡練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從而形成深沉、冷竣、凝練、台蓄而又富有諷刺和幽默的獨特風格。魯迅獨創的現代雜文文體,以革命的政治性、戰鬥性、民族的特殊性與高度的藝術性的統一,極大地推進了傳統散文的詩化、藝術化,在我圍散文藝術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