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鵝病毒性腸炎

本病是發生於30日齡內雛鵝的一種病毒性急性傳染病,以發病急、死亡率高及小腸的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為特徵,是雛鵝的重大疫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雛鵝病毒性腸炎
  • 對象:雛鵝
  • 性質:病毒性急性傳染病
  • 病齡:30日齡內
一、病原
病原為腺病毒屬的腸炎病毒。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60℃1小時仍有致病力,80℃5分鐘可以滅活。
二、流行病學特點
該病發生於3—30日齡的雛鵝,最早3日齡開始發病,10—18日齡達到死亡高峰,30日齡以後基本不發生死亡,死亡率25—75%,甚至100%。10日齡以後死亡的病例60—80%出現小腸的香腸樣凝固性栓子。據四川省調查,成鵝鵝病毒性腸炎血清陽性率為30.44%—36.84%,說明此病傳播相當廣泛。
三、症狀與病變
本病潛伏期3—5天,人工接種潛伏期2—3天或達5天。自然感染病例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最急性型:病例多發生在3—7日齡雛鵝,常無前期症狀,發病後即極度衰竭,昏睡而死或倒地兩腿亂劃,迅速死亡,病程幾小時至1天。
急性型:病例多發生在8—15日齡,表現精神沉鬱,食慾減少,行動遲緩,嗜睡,腹瀉,排出淡黃綠色、灰白色稀便,常混有氣泡,惡臭,呼吸困難,鼻孔流出少量漿液性分泌物,喙端及邊緣色澤變暗,死前兩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觸地,昏睡而死,或抽搐而死,病程3—5天。
慢性型:病例多發生在15日齡以後的雛鵝,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消瘦、間歇性腹瀉,最後因營養不良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夠倖存,但生長發育不良。
特徵性的病變在腸道,即小腸的纖維素性、壞死性凝固栓子,以及卡他性、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凝固栓子出現在感染第14天以後死亡的病例(慢性型);而染後第4天死亡的雛鵝只有各小腸段的嚴重出血,黏膜腫脹發亮,蓄積大量粘液性分泌物;第7—12天死亡的雛鵝,各小腸段除嚴重出血外,黏膜上開始出現少量黃白色凝固的纖維素性滲出物,並有少量成片腸上皮細胞的壞死物。凝固栓子主要出現在小腸後段至盲腸開口處,有兩類:第一類栓子初期直徑較細,約0.2厘米,長度可達10厘米,隨病程的延長,栓子的直徑可增至0.5—0.7厘米,長度增至約20厘米,使腸管膨大至正常的1—2倍,腸壁菲薄,透明度大增。栓子質地緊密,多數為一段,少數出現兩段的,切開可見有兩層結構,外層為壞死組織和纖維素性滲出物混雜凝固成的暗灰白色的厚層假膜,中間是乾燥密實的腸內容物。第二類栓子較細,直徑在0.4厘米以下,呈細圓條狀,但長度較長,可達30厘米以上,它是由壞死的腸組織和纖維素性滲出物構成。兩類栓子與腸壁都不粘連,容易取出。
其它臟器及組織的病變均無特徵性,可見肝臟瘀血、出血;膽囊明顯腫脹、擴張,是正常的3—5倍大,充滿深墨綠色膽汁;腎臟充血和輕微出血;皮下充血、出血;胸肌和腿肌出血呈暗紅色;個別早期病例心外膜充血或有小出血點。
四、診斷
本病可根據流行病學情況,症狀和特徵性的病理變化作出初步診斷。但由於特徵性病變出現較晚,故對發病早期的最急性、急性型病例的診斷有一定的困難。本病的症狀和特徵性病變與小鵝瘟很相似,可通過了解種鵝是否用小鵝瘟疫苗免疫過,病雛是否用小鵝瘟血清預防過加以判斷。有條件的,應作血清學檢驗(瓊擴試驗)或作病毒的分離鑑定。
五、防制
防制措施為不從疫區引鵝,堅持獸醫衛生的消毒制度等,但最主要的在於免疫接種
四川農業大學培育和製造有CN40弱毒疫苗,口服免疫1日齡雛鵝,3日後即有85%雛鵝可獲得免疫力,第5天雛鵝可獲堅強免疫力,免疫期30天以上,1次免疫即可使雛鵝不再感染。亦可用高免血清預防與治療,對1日齡雛鵝,每隻皮下注射高免血清0.5毫升,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對出現症狀的雛鵝群,每隻皮下注射1—1.5毫升高免血清,治癒率為60—100%,保護率達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