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2-氯乙基)甲胺

雙(2-氯乙基)甲胺

俗名氮芥,液體。熔點60℃;溶解性微溶於水,可混溶於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主要用作抗癌藥物及用於有機合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2-氯乙基)甲胺
  • 外文名:bis-(2-chloroethyl)methylamine
  • 別名:氮芥
  • 分子式:C5H11Cl2N
  • 分子量:156.05
  • CAS號:51-75-2
理化特性,物理特性,化學特性,作用與用途,使用注意事項,危險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

理化特性

物理特性

外觀與性狀:液體
蒸汽壓: 0.02(25℃)
熔點: -60℃
沸點: 75(1.33kPa)
溶解性: 微溶於水,可混溶於四氯化碳、二硫化碳。
密度: 相對密度(水=1)1.09(25℃);相對密度(空氣=1)5.9

化學特性

遇明火、高熱可燃。與氧化劑可發生反應。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作用與用途

鹽酸氮芥(C5H11CI2N·HCI,[55-86-7]是抗惡性腫瘤藥。該品直接與DNA結合,影響其結構和功能,具有強烈的細胞毒作用,選擇性差,對增殖細胞和非增殖細胞的作用近似。主要用於惡性淋巴瘤和蕈樣肉芽腫以及肺癌,對未分化癌療效好而快,與VCR、甲基苄肼等合用治療何杰金氏病有較高的療效。對卵巢癌、乳腺癌、絨癌、前列腺癌、精原細胞癌和鼻咽癌(半身化療法)等也有一定的療效。也可用作植物育種誘變劑。鹽酸氮芥對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

使用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吸收均可引起中毒。對人有致突變作用。人靜脈注射0.4mg/kg,可迅速引起胃腸道症狀,遲發性白細胞抑制。本品是一種起皰劑和局部刺激劑。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本品可燃,高毒。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儘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鹼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