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電鰩

雙電鰩

雙電鰩,分布於東太平洋中部海域,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經中美洲,至南美洲哥倫比亞厄瓜多沿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電鰩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電鰩目
  • :雙鰭電鰩科
  • :雙電鰩屬
  • :雙電鰩
分類,外形特徵,雙電鰩分類,外部形態,發電,古代傳說,生活習性,保護級別,

分類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綱: 板鰓亞綱 Elasmobranchii
目: 電鰩目 Torpediniformes
科: 雙鰭電鰩科 Narcinidae
屬: 雙電鰩屬 Diplobatis
種: 雙電鰩 D. ommata中文名:雙電鰩(拼音:shuāng diàn yáo);英文名:Ocellated electric ray;學名:Diplobatis ommata。雙電鰩最大長度25厘米,魚體扁平,如同圓盤,尾細長。棲息水深通常在2-94米,獨居,白天藏身於海底的泥沙中,夜間捕獵,以小型甲殼類動物以及多毛綱動物蠕

外形特徵

雙電鰩最大長度25厘米,魚體扁平,如同圓盤,尾細長。

雙電鰩分類

軟骨魚綱電鰩目是板腮類魚的一個,此目的魚腮裂和口都在腹位,有五個腮裂,身體平扁卵圓形,吻不突出,臀鰭消失,尾鰭很小,胸鰭寬大,胸鰭前緣和體側相連線。在胸鰭和頭之間的身體每側有一個大的發電器官,能發電,以電擊敵人或獵物,卵胎生,分布在熱帶亞熱帶近海,半埋在泥沙中等待獵物,一般體形較小,沒有食用價值。根據背鰭的多少,分為三科
雙鰭鰩魚科(Torpedinidae)
單鰭鰩魚科(Narkidae)
無鰭鰩魚科(Temeridae)

外部形態

電鰩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背腹扁平,頭和胸部在一起。尾部呈粗棒狀,像團扇。電鰩棲居在海底,一對小眼長在背側面前方的中間。在頭胸部的腹面兩側各有一個腎臟形蜂窩狀的發電器。它們排列成六角柱體,叫“電板”柱。

發電

電鰩身上共有2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這些電板之間充滿膠質狀的物質,可以起絕緣作用。每個“電板”的表面分布有神經末梢,一面為負電極,另一面則為正電極。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極流到負極,也就是從電鰩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經脈衝的作用下,這兩個放電器就能把神經能變成為電能,放出電來。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可是,由於數量很多,就能發出很強的電壓來。電鰩的每一個電板,只是肌纖維的變態。發電器官是從某些鰓肌演變而來的。在演變發生過程中解除了腮肌原來的職務,而承擔了新的作用——發電。發電器最主要的樞紐,是器官的神經部分,電鰩能隨意放電,放電時間和強度,它完全能夠自己掌握。電鰩可以發電,並靠發出的電流擊斃水中的小魚及其他的小動物,是一種捕食和打擊敵害的手段。世界上有好多種電鰩,其發電能力各不相同。非洲電鰩一次發電的電壓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電鰩一次發電的電壓在70~80伏,像較小的南美電鰩一次只能發出37伏電壓。由於電鰩會發電,人們叫它做活的發電機、活電池、電魚等。雙電鰩可以放出50安培的電流,電壓達60—80伏,有海中“活電站”之稱。電鰩每秒鐘能放電50次,但連續放電後,電流逐漸減弱,10—15秒鐘後完全消失,休息一會後又能重新恢復放電能力。雙電鰩的放電特性啟發人們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乾電池,在正負極間的糊狀填充物,就是受電鰩發電器里的膠狀物啟發而改進的。

古代傳說

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醫生們常常把病人放到電鰩身上,或者讓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電的電鰩,利用電鰩放電來治療風濕症和癲狂症等病。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國義大利沿海,還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風濕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後的海灘上尋找電鰩,當做自己的“醫生”呢。

生活習性

雙電鰩棲息水深通常在2-94米,獨居,白天藏身於海底的泥沙中,夜間捕獵,以小型甲殼類動物以及多毛綱動物蠕蟲為食。在受到威脅時,頭部兩側會發出強大電流進行反擊防禦。

保護級別

分布圖分布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