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繁殖方式,分株,扦插,栽培技術,溫度,光照,水分,栽培基質,施肥,病蟲防治,介殼蟲,紅蜘蛛,白絹病,葉斑病,主要價值,園林綠化,室內布置,盆栽切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根莖;莖通常不分枝,稀分枝。株高常為60-100厘米。
葉基生或莖生,葉片呈長橢圓形,長25-30厘米,寬8-15厘米。主脈兩側有白色帶與暗綠色帶互動成羽狀排列,色彩對比鮮明。
頭狀花序,單生、苞片2至數枚,通常螺旋排列,小苞片膜質;萼片3,近相等;花冠管與萼片等長或較其為長;外輪退化雄蕊1枚,極稀無,硬革質的1枚與其相似,具一側裂片;子房3室。蒴果開裂為3瓣,果瓣與中軸脫離;種子3顆,三角形,背凸起,有2裂的假種皮。
生長習性
繁殖方式
分株
竹芋一般分株繁殖,春季氣溫20℃左右時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氣溫、濕度適宜,也可全年進行。繁殖時用利刀將帶有莖葉或葉芽的根塊切開;少量繁殖可把割切的帶莖葉及葉芽的根塊直接置於泥盆中;大量繁殖時,應置於苗床上;溫度、濕度達不到要求時套用薄膜覆蓋;一定要使薄膜內的溫度達到20-28℃,濕度80%以上。
扦插
扦插繁殖一般用頂尖嫩梢,插穗長 10-15厘米,視葉片大小,保留葉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插穗用 500ppm的奈乙酸處理2-3秒鐘,也可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ABT生根粉處理。 插穗處理後插於苗床,株行距 5×10厘米為佳。上用薄膜弓棚覆蓋 ,管理方法同分株繁殖一樣。扦插繁殖在溫度不低於20℃時任何時候都可進行。 插穗30-50天生根;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一般在50% 左右。
栽培技術
溫度
該植物原產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白天最佳生長溫度為18-21℃、夜間16-18℃,安全越冬溫度為10℃。故在夏天要防止高溫照射,將其放在陰涼處;冬季應注意防寒,可將植株移至無風、較溫暖的室內越冬。
光照
忌陽光直射,在間接的輻射光或散射性光下生長較好。特別是在夏天,陽光直射易引起葉片灼傷,因此生產上在折光度為75%-80%的遮光網人工控制光線環境下栽培。若發現葉片灼傷,應立即將其移至無直射光處或有遮光設施的場所或樹蔭下,並將灼傷葉片剪除,以免其他病原細菌從傷口侵入。同時加強水、肥管理,促其重新發葉,恢復新姿。
水分
栽培基質
栽培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忌土壤板結和積水。多用肥沃的腐殖土和多孔的粗介質作基質。一般用腐葉土及泥炭土等量混合配置;也可用塘泥、泥炭、珍珠岩以2:3:1的比例混合配置;或用疏鬆的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加1/3珍珠岩,再加少量基肥配置而成。
施肥
應依據“勤施薄施”的原則,生長旺季每2周施一次花生麩與複合肥的混合肥或腐熟堆肥。肥料的營養成分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之。由於竹芋為觀葉植物,適當增施氮肥,能使葉片色澤更加優美。另外,可用含氮量達46%的尿素配製成0.1%的溶液,加含磷大於50%、含鉀大於30%的磷酸二氫鉀配製成0.2%的溶液作根外追肥,在早上露水未乾時或傍晚施用效果較好。噴施時要用細孔噴霧器把葉片正反兩面全噴到,每周噴1次,連續噴施3次後停止1次,然後再連續噴施。特別要注意的是施肥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易引起葉片灼傷造成肥害,嚴重時甚至引起植株枯死。冬季休眠期和夏天太炎熱時,要停止施肥。
病蟲防治
介殼蟲
介殼蟲主要為粉蚧類,發生在葉片邊緣或葉背上,有時也見於葉面。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輕者葉片變黃老化,影響植株生長,嚴重時出現枯葉、落葉,直至全株死亡;同時介殼蟲侵害後的傷口極易感染病毒。介殼蟲的繁殖能力強,1年可繁殖多代,5月份為孵化盛期。介殼蟲成蟲由於有一層蠟質外殼,一般農藥難以進入,一旦發生,防治比較困難。在室內栽培通風不暢時,易受介殼蟲的危害。
防治方法:根據介殼蟲的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藥。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尚未形成,用藥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施防治。
紅蜘蛛
紅蜘蛛對植物的危害較為常見,其體小,紅褐色至橘黃色,以銳利的口針吸取葉片中的營養,並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謝平衡失調,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紅蜘蛛等在溫度較高和乾燥的環境中,蟲體繁殖迅速,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保持環境通風,使環境濕度保持在40%以上,葉背經常噴水能控制紅蜘蛛的繁衍。由於農藥難以殺死蟲卵,一般在蟲卵孵化後的成蟲、若蟲期進行防治,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白絹病
該病較常發生。發生時,莖或葉基部接近土壤處變褐腐爛,長出白色絹狀的菌絲體,呈輻射狀,能在根際土壤中蔓延,然後引起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初期為白色,後期變成黃色,最終呈褐色或茶褐色如菜籽狀,然後引起地上部分枯萎死亡。該病7-8月較為嚴重,病原為小菌核菌。在土壤過濕、貧瘠缺肥時易發病。
葉斑病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葉鞘。發病初期呈直徑不足l毫米水浸狀的小斑點,然後轉變為直徑約2毫米紅褐色斑點,病斑周圍無任何暈圈。該病終年可發生,以9-10月和翌年3月為兩個高峰期。在病害發生高峰期,可使大量葉片乾枯,凡管理不善、通風不良、栽培過密、積水、土壤貧瘠、蔭蔽不足、植株生長勢差的種植地危害嚴重,病殘體是本病初次侵染的來源。
防治方法:增施基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摘除病葉,減少菌源;掌握在發病前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園林綠化
該種葉色豐富多彩,觀賞性極強,且多為陰生植物,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應性較強,可種植在庭院、公園的林蔭下或路旁,在華南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種類被套用於園林綠化。種植方法可採用片植、叢植或與其他植物搭配布置。在北方地區,可在觀賞溫室內栽培用於園林造景觀賞。
室內布置
該種由於耐陰性較強,葉色美麗,可直接種植於賓館、商場、大型會場等公眾場所的邊角地段作永久布置。但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要適當補充光照並定期向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
盆栽切葉
由於株型美觀、葉面顏色五彩斑斕,又具有較強的耐陰性,栽培管理較簡單,用於室內盆栽觀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大型品種可用於裝飾賓館、商場的廳堂,小型品種能點綴居室的陽台、客廳、臥室等。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每擺放一段時間,應將其放在陽台、窗台陽光較強的地方,增強光照,以利長期觀賞。由於葉色斑瀾,具有醒目的斑紋,是高檔的切葉材料,可直接作插花或用作插花的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