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穗鹽場

雙穗鹽場

雙穗鹽場為宋代朝廷在溫州沿海設定的四大鹽場之一。雙穗鹽場的轄境為瑞安縣沿海,場署在舊崇泰鄉場橋(現場橋一帶),迄元、明、清、民國,場址未變,而且是浙江省主要的食鹽產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穗鹽場 
  • 所屬地區:瑞安場橋 
命名由來,歷史沿革,消失原因,

命名由來

因當地有一株稻長出雙穗而得名。《宋史》卷一八二稱,熙寧五年(1072),兩浙提點刑獄公事盧秉權測量各鹽場海水含鹽量時,“溫州雙穗、南天富、北天富為十分”。這是古籍中有關雙穗鹽場的最早記載,說明雙穗鹽場距今至少已有近千年歷史。

歷史沿革

明朝弘治年間,雙穗場辦鹽額在溫屬鹽場中已升至次位。到了萬曆年間,雙穗場則躍居第一。這時,雙穗場有坦地7667弓,“上自官塘,下至海水,分給灶丁,丁無定數,但盡坦均分鏟煎配引。時通場灶丁眾多,每丁給坦二尺九寸”。一弓為5尺,一說為6尺。如按前者計,可得其時該場有13219丁;如按後者算,可知其時該場有灶丁15863人。
雙穗鹽場
雙穗鹽場碑記
清末,雙穗鹽場開始改煎(煮)為曬。民國《瑞安縣誌稿》記道:“清光緒季年,海安地民以築坦製鹽,其利甚溥。輒於場橋浦下倒仰匯報築鹽坦九個,並于海安所北門設鹽灶一座,開海城坦業之先。”
民國五年(1916)夏,雙穗場在上望分設鹽場,場署駐上望。管轄東臨大海,南至平陽永豐湫,西古塘,北至鮑田,東西相距十里,管理範圍南北相距六十里。
上望場以產海鹽為著,始於北宋。上望為濱海水鄉,平疇沃野,貫通河道,有漁鹽之利。北宋仁宗慶曆間,上望林宅村林氏祖嶽公在林宅東南角,從曬鹽到首建煎灶,採用火煎鹽,不受天氣影響且產量高,使鹽業得以迅猛發展。煎鹽灶的地方,古稱“林宅灶後”,又稱“灶後路”。後改“灶”突出“鹽”字,沿用至今,稱之“鹽坦路”,現分“西、中、東鹽坦路”向東延伸至八十畝。
民國初年上望場產地分為六處,共有製鹽坦地641坦、坎641隻、煎灶126座、鍋583口,年產鹽2350噸。民國二十年再次併入雙穗場管轄。
新中國成立以來,製鹽技術有了新進步。1958年8月,“流、枝、灘”制鹵法在場橋試曬成功,這是流動、立體、平面三結合的海水直接制鹵法,有出鹵快、單產高的優點。1970年,全面推廣“灘曬法”,生產工藝分為納潮、排淡、結晶、整灘等。灘曬法成本低、操作便、抗災強、修理簡便。從1970年至1979年,雙穗鹽場的鹽產量由2755噸提高到8785噸。 

消失原因

入清以來,飛雲江北岸平原的成陸速度大大加快,入海口東推,大批海域成陸並獲開發。從《浙江溫州地區近岸淺海全新世地層與古地理》中可知,清光緒之後,平原仍以較快的速度淤漲,1978年時的海塘已在清光緒海塘以外近1公里(古代瑞安雙穗鹽場)處,而後,在此海塘以外又堆積了寬達五六公里的灘涂。
在飛雲江南岸平原,清光緒年間沙塘陡門“外塗十餘里”,全靠不斷排淤才能確保河流排水通暢。據清光緒《浙江全省輿圖並水陸道里記》“平陽縣圖”,光緒年間的海岸線已在閣巷至沙塘陡門以東1.5公里處。
1922年,在沙塘陡門以東修建海塘,1978年修的現代海塘又在此海塘以外1.2公里外,並在塘外堆積起了新的灘涂。
也就是說,由於飛雲江口兩側岸灘日益淤漲,海水含鹽量減少等原因,鹽田面積逐年減少,20世紀90年代後,雙穗鹽場基本停產。如今,有著千年歷史的雙穗鹽場已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