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清初時期,境地一部分屬鑲黃旗界。
民國初年,分屬鐵嶺、法庫、開原3縣。
日偽時期,由法庫、開原2縣劃歸鐵嶺的幾個屯,加上該縣的娘娘廟、劉家店、雙樹子村管轄的幾個屯組成該鄉區域。
國民黨統治時期,實行鄉保制,此地分屬娘娘廟、劉家店、雙井鄉。
鐵嶺解放後,為第三區。
1958年,成立鐵嶺縣公社時屬第三分社。
1959年,屬鎮西堡公社。
1961年,從鎮西堡公社分出成立雙井公社。
1983年,雙井公社改雙井子鄉。
2013年,雙井子鄉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雙井子鎮下轄16個行政村:永收屯、高家店、李家、黑魚汀、丈溝子、狼洞坨、桑墩子、馬圈子、雙樹子、黃洋泡、王家、雙井子、范家、高家、陳家、泡東。
截至2020年6月,雙井子鎮下轄16個行政村:范家窩棚村、雙井子村、雙樹子村、永收村、泡東村、高家店村、丈溝子村、陳家村、李家窩棚村、高家窩棚村、馬圈子村、王家村、狼洞坨村、黃洋泡村、桑墩子村、黑魚汀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井子鎮地處
鐵嶺縣西北部,東隔遼河與開原市相望,南與鎮西堡鎮、蔡牛鎮為鄰,西鄰
調兵山市,北與瀋陽市法庫縣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雙井子鎮地處遼河沖積平原,地勢北高,海拔63—67米。
水文
雙井子鎮東有遼河堤17.5千米,南部、西部有王河堤18.5千米,北有人工河堤10千米,另有雙樹子、范家圍堤、高家圍堤10.5千米。建有7條排水乾渠總延長34.5千米,排水支渠23條,總延長124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雙井子鎮總人口26826人。總人口中,男性13753人,占51.3%;女性13073人,占48.7%;14歲以下2734人,占10.2%;15—64歲20507人,占76.4%;65歲以上3585人,占13.4%。2011年,人口出生率3‰,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7.3人。
2017年末,雙井子鎮常住人口23932人。
截至2018年末,雙井子鎮戶籍人口有26695人。
綜述
2011年,雙井子鎮財政收入1414萬元,比上年增長25.4%;一般預算收入1221萬元,比上年增長56.34%。農民人均純收入8822元。
2018年,雙井子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個。
農業
2011年,雙井子鎮有耕地面積12.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5.17億元,比上年增長24%,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4%。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1420噸,其中水稻43610噸,玉米37045噸。經濟作物以大豆為主。2011年,大豆種植面積1360畝,產量88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89萬頭;牛飼養量2.12萬頭;羊飼養量0.73萬隻;家禽飼養量1038萬羽,其中肉雞飼養量96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5億元。
截至2011年末,雙井子鎮累計造林200畝。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85畝,產量88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葡萄。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98台。
工業
2011年,雙井子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7億元,比上年增長41%。2011年,雙井子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1.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7億元,上繳稅金325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32.5%、62.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雙井子鎮有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320人,專任教師23人;國小2所,在校生705人,專任教師10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1年,雙井子鎮教育經費達62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57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36.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雙井子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7張,固定資產總值3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1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出院病人100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161人,參合率82.6%。
社會保障
2011年,雙井子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戶,人數105人,支出25萬元,月人均19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2戶,人數792人,支出73.2萬元,月人均77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6人,支出14.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58人次,支出3.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620人次,支出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7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500人,緊急轉移安置5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169畝,直接經濟損失660萬元。
交通運輸
雙井子鎮有303省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清代當地人打井時,發現原有廢井,遂在已有井口的石板井蓋上又開了一個井口,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