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管(collecting tubu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合小管
- 外文名:collecting tubule
- 所屬學科:動物學
- 公布時間:1996年
集合小管(collecting tubu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集合小管(collecting tubu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動物學名詞》第一版。1...
集合管是由皮質走向髓質錐體乳頭孔的小管,沿途有許多腎單位的遠曲小管與之相連,管徑逐漸變粗,管壁逐漸變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狀上皮構成。皮質集合管 皮質集合管中含有兩種細胞,亮細胞(Iight celI)或稱主細胞(principle cell)和暗細胞(dark cell)或稱潤細胞(intercalated cell),均為立方形或低柱狀細胞。暗...
弓形集合小管 弓形集合小管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定義 集合小管系的起始段。與遠曲小管相連,呈弓形走行於皮質迷路內,由單層立方或矮柱狀上皮細胞構成。 出處 《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集合管是由皮質走向髓質錐體乳頭孔的小管,沿途有許多腎單位的遠曲小管與之相連,管徑逐漸變粗,管壁逐漸變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狀上皮構成。過去認為集合管只有運輸尿液的作用,現認為集合管亦有與遠曲小管同樣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臨床意義 缺血、感染和毒物可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導致腎功能障礙。某些藥物...
2.NH3分泌與H+分泌密切相關。泌NH3與泌H+呈正相關,泌NH3可促進H+-Na+交換,實現排酸保鹼,調節機體酸鹼平衡。NH3的擴散量取決於管腔液與管周液pH值,管腔液pH值較低時,NH3較易擴散。正常時NH3隻在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時近曲小管也可分泌NH3。臨床意義 腎小管泌氫功能對維持人體酸鹼平衡具有重要...
泌尿小管 泌尿小管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定義 腎實質內與尿液形成有關的單層上皮性管道。由腎單位和集合管組成。 出處 《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3. 遠曲小管和集合管 鈉重吸收量約占濾出量10%,主要通過管腔膜Na+-Cl交換、管周膜Na+泵機制進行鈉轉運,該段鈉重吸收特點是無泵-漏現象,可受調節。臨床意義 1.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鈉的重吸收可根據機體的水、鹽平衡狀況進行調節,水的重吸收主要受抗利尿激素調節,而鈉和鉀的轉運主要受醛固酮調節。2....
uriniferous tubule[解剖] 泌尿小管 ; [解剖] 腎細管 ; [解剖] 尿小管 ; [解剖] 腎小管 pronephric tubule 前腎小管 ; [動] 原腎小管 ; 原腎細管 straight tubule 集合小管 capillary tubule 毛細管 inner tubule 內細管 ; 翻譯 secretory tubule 分泌小管 fenestrated tubule[古生] 格孔管 nephrostorm...
腎小管很長,包括最初在皮質中的一段彎曲,稱近曲小管;在髓質中由上升支和下降支組成的U形彎曲,稱髓袢;以及由髓質折返皮質的一段彎曲,稱遠曲小管;最後通入集合管。每一集合管接受多條遠曲小管。許多集合管最後匯集成較大的乳頭管,開口於腎乳頭,尿由此流入腎盂。尿的生成在腎單位和集合管中進行,包括兩...
一、腎小球損傷 二、腎小管損傷 三、集合小管、腎乳頭與腎間質損傷 第四節 腎損傷的病理生理學 一、尿液的變化 二、代謝障礙和體液平衡障礙 三、尿結晶 第五節 中毒性腎病的臨床表現 一、急性腎衰竭 二、慢性腎衰竭 三、腎病綜合徵 四、腎腫瘤 ……第二部分 外源化學物的泌尿系統毒性 ...
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將小管液中的各種溶質重新運回血液的過程稱腎小管與集合管的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具有選擇性,既能保留對機體有用物質,又可有效地清除對機體有害的和過剩的物質,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有限性 腎小管對各種物質的重吸收(主動的)常有一定的限度。正常人血糖為80~120mg...
被動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水分和溶質,依靠物理和化學的機制,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進入到小管外組織間隙並進入血液中的過程,其轉運方式包括擴散、滲透和易化擴散,以及溶劑拖曳。滲透壓差是水分被動重吸收的動力;濃度差和電位差是溶質被動重吸收的動力。據測算,從近球小管、髓袢、遠球小管到集合管的末端,全程長度...
① H+分泌和重吸收: 近端小管和遠端集合小管 泌氫,對碳酸氫鈉進行重吸收;② 腎小管腔內緩衝鹽的酸化:氫泵主動向管腔內泌氫與HPO42成H2PO4- ③ NH4+的分泌:近曲小管中谷氨醯胺(在谷氨醯胺酶的作用下)→NH3+HCO3- NH3+H+→NH4+,通過Na+/NH4+交換,分泌到管腔中。集合管則通過氫泵泌氫與管腔...
AGEs可與細胞表面的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結合,導致細胞內MAPK信號通路激活,MAPK通路中的Erk1/2、p38及JNK在腎皮質集合小管細胞上皮鈉通道(ENaCs)蛋白的表達中起重要作用。AGEs-MAPK-ENaCs信號通路很可能在高血壓水鹽代謝中起調控作用。我們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AGEs-MAPK-ENaCs通路成分與動脈硬化相...
稀釋試驗主要反映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異常見於腎小球病變或腎血流量減少,於腎衰後期,尿相對密度恆定在1.010左右,表示腎濃縮和稀釋功能均已受損。 日常飲食條件下,觀察病人尿量及尿比重的變化,藉以判斷腎臟濃縮與稀釋功能的方法,稱濃縮稀釋試驗,為判定遠曲小管功能敏感的指標。 1. 方法 4小時排出飲水量...
近端小管直部、髓袢細段與遠端小管直部連線呈“u”字形,稱為髓袢,又稱Henle袢或腎單位袢。3. 功能 機體尿液的生成依賴於腎小體、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協同作用。腎小球恰似一個過濾器,流經腎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均被濾入腎小囊內,形成原尿。成人一晝夜雙腎可產生原尿180 L(125ml/...
越產生高的滲透濃度梯度(參照圖)。經過髓袢升支的原尿比血液的滲透濃度低,但在遠曲小管中,達等滲透濃度,進入集合管後,隨著間質的滲透濃度梯度,水被被動地重吸收,於是原尿發生濃縮。腦垂體後葉的抗利尿激素(ADH)能提高髓袢降支、遠曲小管以及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必要的時候具有促進尿濃縮的作用。
第二節 集合小管 第三節 球旁複合體及腎間質 一、球旁細胞 二、緻密斑 三、球外系膜細胞 四、腎間質 第四章 體液 第一節 體液的量和分布 第二節 體液的組成成分 第三節 體液的生成 一、水和溶質的跨膜轉運 二、體液的生成過程 三、水平衡 第五章 腎臟生理學 第一節 腎臟血液循環及其功能概述 一、...
後腎組織帽(metanephric tissue cap)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中文名 後腎組織帽 外文名 metanephric tissue cap 所屬學科 組織學與胚胎學 公布時間 2014年 目錄 1定義 2出處 定義 播報 編輯 在集合小管末端誘導下,生後腎原基增生並呈帽狀覆蓋每一集合小管的盲端。 出處 播報 編輯 《組織學與胚胎學...
在抗利尿激素存在時,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通透性增加,小管液從外髓集合管向內髓集合管流動時,由於滲透作用,水便不斷進入高滲的組織間液,使 小管液不斷被濃縮而變成高滲液,最後尿液的滲透濃度可高達1200mOsm/kgH2O,形成濃縮尿。髓袢愈長,濃縮能力就愈強。過程 由於髓質的滲透濃度從髓質外層向乳頭部不斷升高...
早在1965年Brodeur等報告18例VUR病人中,有5例腎內逆流,VUR時尿液逆流到腎盂及腎盞後,再由腎盞處向乳頭管及集合小管逆流,故又稱腎盞小管逆流(calicotubular reflux)。這是非梗阻性腎盂腎炎細菌上行引起腎實質病變的途徑。此後,Hodson(1972)在動物實驗中證實IRR。Rolleston等(1974)報導在5歲以下兒童中發現IRR者為6...
·遠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多 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的能力受ADH和醛固酮的調節,各種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環血量下降,血容量減少,是ADH,醛固酮分泌增多的主要原因。醛固酮和ADH又是在肝內滅活的,當肝功能障礙時,兩種激素滅活減少。ADH和醛固酮在血中含量增高,導致遠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多,鈉水...
在病理情況下,由於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質由腎小球進入腎小管,在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內,由於濃縮(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軟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在腎小利害腔內凝集、沉澱、形成管型。正常值 無;或少量透明管型。(註: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1、透明管型:...
用以描述原尿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屬生理學的範疇。尿液在形成過程中需要經歷血液-原尿-尿液的過程,原尿由進入腎臟動脈血液經過腎小囊的濾過產生,在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到達膀胱,形成尿液,原尿在通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過程中,會被吸收大部分水分和溶質即重吸收過程,也會有管腔的上皮細胞分泌或從管周組織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