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漏模式

泵漏模式

用以描述原尿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屬生理學的範疇。

尿液在形成過程中需要經歷血液-原尿-尿液的過程,原尿由進入腎臟動脈血液經過腎小囊的濾過產生,在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到達膀胱,形成尿液,原尿在通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過程中,會被吸收大部分水分和溶質即重吸收過程,也會有管腔的上皮細胞分泌或從管周組織間隙回流入一些溶液,即分泌的過程。

腎小管分按原尿流動方向依次分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細段,髓袢升支細段,髓袢升支粗段,遠曲小管六部分,其中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統稱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遠曲小管統稱遠端小管,髓袢降支細段與髓袢升支細段統稱髓袢細段。該詞條描述的是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泵-漏模式
  • 科目:生理學
腎小管上皮細胞基部有Na+泵,將胞內的Na+泵入管周組織液,建立管腔與上皮細胞的Na+電化學梯度,管腔內Na+順梯度經蛋白質通道進入胞內,即Na+的重吸收,該過程,Na+與其他物質相伴連進行轉運,主要有胺基酸、葡萄糖、H+,Na+與前兩者同向轉運,與後者逆向交換(Na+入H+出),胞內的H+一般來源於產生的CO2。近曲小管前段不吸收Cl-,至後段時,Cl-濃度已高出管周組織液,因此Cl-可順濃度梯度進入管周,引起Na+的被動重吸收。由於大量晶體物質和膠體物質的重吸收,管腔滲透壓下降,引起水分的重吸收(跨細胞途徑和細胞旁途徑),水分通過溶劑拖拽效應引起其他離子的重吸收,造成管周靜水壓增大,較高的靜水壓一方面使溶質和水進入血液,一方面使轉運進入管周組織液的Na+部分與水緊密結合回漏至管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