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會議簡介,會議內容,協定內容,協定原文,影響、性質,爭議,
會議簡介
會議內容
在戰時(1939~1945)被解放的歐洲國家應舉行民主選舉。4月在舊金山進行就聯合國成立的會議。聯合國的組織方式基本被確定,聯合國安理會的主意被採納。美國和英國同意當時屬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為獨立的聯合國成員。
德國應該為“它對同盟國在戰爭中造成的損失”承擔戰爭賠款。戰爭賠款可以以德國國家資源(機器、船隻、企業所有等)、一段時間內應該支付的償款或勞動力的方式賠償。美國和蘇聯達成協定償款總額為約220億美元。英國認為在當時償款總額還無法估計。
戰爭罪問題被暫時擱置。
在南斯拉夫,一個保皇黨和共產黨的聯合政府應該被建立。
協定內容
對蘇聯:所有被俘的蘇聯公民被遣返蘇聯,不論他們願不願意。
在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後二至三個月之內,蘇聯依據以下條件協助同盟國參加對日戰爭:
2.對1904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日俄戰爭)所受侵害的帝俄舊有權利,應予恢復如下:
協定原文
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
(1945年2月11日訂於雅爾達)
2. 由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權益須予恢復,即:
(甲)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
3. 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三強領袖同意,蘇聯之此項要求須在擊敗日本後毫無問題地予以實現。
蘇聯本身表示準備和中國國民政府簽訂一項蘇中友好同盟協定,俾以其武力協助中國達成自日本枷鎖下解放中國之目的。
史達林
羅斯福
邱吉爾
影響、性質
雅爾達協定建立在美國和蘇聯勢力均勢的基礎上,在後來美國放棄了戰時與蘇聯的同盟。其規定了二戰結束後的國際方針,有積極的一面。這次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決定了許多國家的命運與方向。
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1912年1月1日~1949年9月30日)在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5日)會商的基礎上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基本上接受了《雅爾達協定》中有關中國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