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隴東學院地處甘肅省慶陽市。慶陽是陝甘寧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在建設的國家級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域。隴東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慶陽師範專科學校。2001年慶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和慶陽地區農業學校整體併入,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隴東學院。2012年慶陽衛校整體併入。學校實行省地共建、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總部地點:隴東
  • 成立時間:2010年5月
  • 隸屬於:隴東學院
中心簡介,研究特色,隴東革命根據地史與紅色文化研究,隴東地方文獻整理與區域歷史研究,隴東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開發研究,隴東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研究,組織機構,

中心簡介

2010年5月,隴東學院在校級重點學科——隴東歷史文化和校級重點研究機構——隴東歷史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基礎上,籌建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並被甘肅省教育廳批准為首批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為全校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隴東學院作為隴東地區唯一的綜合性本科高校,長期致力於隴東歷史文化研究,在李仲立、彭曦、祝中熹、劉瑞明、彭金山等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閆慶生、高新民、曲濤、黃正林、馬嘯、劉治立等學者不斷努力,歷經幾代人的薪火相傳,已在先周歷史與農耕文化、戰國秦長城秦直道、陝甘寧邊區史、隴東古代思想史、慶陽通史、隴東歷史名人、隴東古代文學、隴東民俗文化、隴東方言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學術積澱深厚。主要研究成果有李仲立《先秦歷史文化探微》、《隴東老區教育史》,彭曦《戰國秦長城考察與研究》,祝中熹《甘肅通史》(先秦卷),彭金山《隴東風俗》,閆慶生《慶陽簡史》、《陝甘寧邊區經濟史研究(1937—1945)》,高新民《傅玄思想研究》、《王符哲學思想研究》、《傅玄〈傅子〉校讀》,曲濤《習仲勛在陝甘寧邊區》、《隴東老區政權史》、《隴東老區紅軍史》、《慶陽歷史文化叢書·紅色熱土》,黃正林《陝甘寧邊區社會經濟史》、《慶陽通史》(民國卷),馬嘯《慶陽通史》(宋元至明清卷)、《<慶防記略>校釋》,劉治立《慶陽通史》(先秦至隋唐卷)、《<傅子>評註》、《慶陽先周歷史與農耕文化論叢》,楊海波《李夢陽及其詩歌創作研究》,齊社祥《慶陽歷史文化叢書·詩文薈萃》等。在隴東歷史文化研究方面,隴東學院優勢較為突出,已經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
根據學校科研特點和優勢,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設立了隴東革命根據地史與老區紅色文化研究、隴東地方文獻整理與區域史研究、隴東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開發研究、隴東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研究四個主要科研方向。主要研究範圍,可概括為以隴東為中心的“一帶、兩原、三區、四省”概念。“一帶”即鄂爾多斯沉降帶,隴東地區雖處於鄂爾多斯沉降帶的南緣,但新探明的石油、煤炭資源,可以使隴東學院興辦一些於能源化工相關的套用型工科專業,並從事相關的產業鏈條、環境回響研究,服務地方發展;“兩原”即黃土高原、鄂爾多斯高原,這可以在旱作農業、畜牧養殖、生物技術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對隴東黃土高原的影響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服務,進行實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三區”就是開展隴東古代區域歷史文化、陝甘寧邊區紅色文化、大關中區域文化的研究與產業開發;“四省”就是把研究與服務的對象,盡力延伸到陝甘寧蒙四省區毗連地帶。
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究具有突出的“隴東特色”和“老區特色”。“隴東特色”即重點開展以隴東黃土高原為中心活動舞台的歷史變遷、民族融合地域文化、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文化產業開發的研究,以黃河大幾道灣地區為研究、服務的輻射區域。“老區特色”即隴東老區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其重要地位可以“陝甘模式”、“兩點一存”、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等關鍵字來概括。現在正逢紅色文化研究與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大機遇期,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自應將此作為首要的研究突破方向,為紅色文化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上,隴東學院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與比較優勢。在與一些大文化、大歷史有關的巨觀性、關鍵性學術問題的研究上,隴東學院無法與重點院校相比較。但在隴東區域史與隴東紅色文化研究上,隴東學院具有區位優勢;與其他涉獵隴東歷史文化研究的機構相比,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又具有比較優勢。
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近期主要研究課題有:(1)慶陽、平涼乃至整個隴東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2)隴東地區古代科舉群體(進士、舉人)和望族與隴東社會發展的關係;(3)隴東開發歷史軌跡,總結經驗教訓,為隴東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服務;(4)隴東古代宗教文化在全國宗教文化中的地位,對隴東社會發展的影響;(5)隴東先周農耕文化與隴東農業社會發展的關係;(6)政治史、經濟史、醫療社會史視野下的陝甘寧邊區史研究;(7)隴東古城遺址的歷史變遷,隴東歷史文化資源的傳承與保護;(8)清代同治年間西北回民大起義對隴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9)隴東古代民族變遷,多民族共同開發隴東的過程審視;(10)隴東傳統醫藥文化資源的整理、傳承與發展;(11)隴東民間文化資源的整理、保護與開發研究;(12)歷史時期自然災害與隴東經濟社會變遷的複雜關係;(1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陝甘模式”研究;(14)隴東地方文獻資源蒐集整理與資料庫建設;(15)“隴東學”的學科體系與特色學科建設問題。
過去,對隴東歷史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幾個點上,如先周歷史與農耕文化、戰國秦長城、秦直道、范仲淹、王符、傅玄、皇甫謐、隴東革命史研究等方面。今後,在提升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結合近期目標與中長期規劃,進一步深化對義渠戎國、隴東古代民族史、秦漢以來涇河上游開發、歷史時期隴東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變遷的研究。在隴東古代城鎮布局與變遷、農牧經濟互動、農村市場史、望族與村落、人物與著述、崆峒山與崆峒文化研究、關隴文化研究、古蕭關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與內涵等以及隴東各時期的經濟史、社會史、斷代史、根據地史及紅色文化等內容的研究上,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也將進一步聚集人力、強化研究,以期有所突破。
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重視多學科交叉研究,將吸收歷史學、文學、政治學、哲學、經濟學、考古學、地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社會學、民族學、宗教學、文化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隴東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系統研究,努力構建“隴東學”學科體系,為隴東學院跨越式發展和隴東經濟社會大發展多做貢獻。

研究特色

隴東革命根據地史與紅色文化研究

隴東老區紅色文化研究是隴東學院的優勢研究領域,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重點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該研究方向將繼續整合校內外相關研究力量,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為隴東學院建設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隴東歷史文化”省級重點學科和“專門史”碩士點提供重要支持。本研究方向占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在省內專門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隴東老區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時期,陝甘邊根據地既是“碩果僅存”的根據地,又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抗日戰爭時期,慶陽既是陝甘寧邊區的大後方,又是新民主主義政權建設的重要改革試驗區。隴東老區紅色文化研究是隴東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點領域,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在經濟史、醫療衛生史、教育史、政權史、革命史、社會史、法制史、老區精神、革命人物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產生了《隴東老區教育史》《隴東老區紅軍史》《隴東老區政權史》《陝甘寧邊區社會經濟史》《紅色足跡——隴東老區重大事件述評》《習仲勛在陝甘寧邊區》等一大批在甘肅處於領先地位、在國內也有一定影響力的重要成果,為隴東紅色文化資源整理與文化產業開發提供了強大的學術支持。
學術帶頭人閆慶生教授、曲濤教授從事隴東老區紅色文化研究多年,曾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研究”、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經濟史研究”、“陝甘寧邊區的法制模式研究”,主持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陝甘寧邊區的醫療衛生與社會發展”。專著《陝甘寧邊區經濟史研究(1937—1945)》,運用計量史學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獲1998—1999年度“甘肅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曲濤教授的專著《習仲勛在陝甘寧邊區》,得到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等國內知名專家的高度評價,社會反響熱烈。他們還在《近代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近三十篇。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學術梯隊其他成員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4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5篇,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隴東老區紅色文化研究方向對隴東學院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吸納了9位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其中從蘭州大學、河北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河南大學引進碩士6人,在中國人民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委培博士2人,有4人成為學術帶頭人、8人成為學術骨幹,形成了較強的學術梯隊。
目前,甘肅省提出了“兩翼齊飛” 的發展戰略,慶陽市提出了建設“陝甘寧革命老區國家級生態能源經濟示範區”的倡議和開發“紅、黑、綠、黃”四大資源優勢產業的構想,作為隴東區域發展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文化已成為文化產業開發的重點。隴東學院是隴東地區唯一的本科院校,一直積極參與紅色文化研究,如參加修訂《中國共產黨慶陽歷史》大綱、整理紅色文化資源、參與或主辦紅色文化研討會等,與地方黨史學界形成良好互動。總之,進一步開展隴東老區紅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隴東紅色文化資源,總結歷史經驗,對於弘揚老區精神、塑造優秀文化、建設政治文明,對於推進慶陽市、平涼市乃至甘肅省、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隴東地方文獻整理與區域歷史研究

隴東地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許多時期如先周、宋夏衝突中對於全國局勢有著重大的影響,隴東歷史文獻如《潛夫論》、《傅子》、《針灸甲乙經》、《帝王世紀》、《空同集》等在中國文化史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方向的研究,對於拓展學術研究領域,促進學術研究為隴東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隴東文獻整理與區域史研究作為隴東歷史文化研究的基礎,涉及多個學科,薪火相傳,成果眾多,對隴東學院歷史學、文學、哲學等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方向在研究過程中首先突出先周文化、戰國秦長城、秦直道、隴東石窟、宋夏對峙中的環慶路、涇原路的研究,揭示歷史時期隴東的軍事地位,彰顯其全國意義。其次,研究隴東籍學人及宦遊隴東名人的重要著作,發掘包括碑銘、方誌在內的地方文獻,全面展示隴東地區的歷史文化內涵;第三,研究隴東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考察農牧經濟結構的演變規律,探討伴隨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裡的伸縮進退,進而揭示隴東既是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防禦地帶,又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沿,闡發其在促進農牧業經濟的融合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地位。分析歷史時期區域民族關係與民族融合,也能為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總之,通過本方向的研究,可以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為當代社會發展提供借鑑。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探討長期以來為人所忽視的隴東區域史,挖掘其豐富內涵。更重要的是立足隴東,放眼陝甘寧蒙四省毗鄰區域民族遷徙與融合、基層管理變革、地域文化形成及農牧交錯區域經濟社會演變、人地關係變化等問題,形成跨省區、多民族、多文明形態、多經濟類型的研究視野,把黃河大幾道灣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力圖凝練出一個有嶄新研究內涵的區域概念。
從省內來看,由於隴東僻處甘肅東部,而蘭州學界將研究的關切點優先聚焦於河西等地,隴東區域史研究十分薄弱,留下廣闊的預研空間。本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即將出版的《慶陽通史》是甘肅省第一部市級通史,約150萬字,對於隴東地區尤其是慶陽的古代歷史演進及文明發展成果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其中包含的諸多新見對推動隴東歷史文化研究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方向研究主要學術帶頭人劉治立副教授,歷史學博士,長期從事隴東文獻整理與區域史研究。已經出版《慶陽先周歷史與農耕文化論叢》等,《傅子評註》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資助出版,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主撰《慶陽通史》(上卷),發表文章近50篇。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學術梯隊其他成員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5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4篇,在國內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隴東文獻整理與區域史研究方向對隴東學院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從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引進碩士6人,在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委培博士2人,有3人成為學術帶頭人、7人成為學術骨幹,形成了較強的學術梯隊。該研究方向還促進了本科生培養,近四年來共有42人考取四川大學、蘭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高校的中國古代史、專門史等專業研究生。

隴東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開發研究

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的學科門類,在甘肅蘊涵著極大開發潛力。隴東地區是我省獨特歷史文化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之一,對當地區域歷史、特色文化(含非物質文化)、陝甘寧邊區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研究與開發,對於推進學術研究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方向成為隴東學院近年來重點開拓的領域,吸納了不少高學歷高職稱的優秀人才。近4年來先後從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河北大學引進碩士6人,在首都師大、西北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共委培博士研究生3人,有6人成為學術帶頭人、13人成為學術骨幹,形成了較強的學術梯隊。
甘肅是文化資源大省,卻是文化產業小省,本研究的開展,對甘肅省尤其是隴東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將產生直接的推動作用。近十年來,隴東學院服務於慶陽舉辦的香包節、民俗博覽會、農耕文化節等大型節會,先後承辦或參與舉辦了隴東石窟石刻藝術研討會、先周文化論壇、南梁根據地研究、隴東道情皮影藝術研討、王符思想研究、范仲淹在慶州研究、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研究、歧黃文化研究、隴東紅色文化研究等全國或區域性的專題學術研討活動;參與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的主題與布展大綱的構思,對當地紅色旅遊路線的設計、文化產業諮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了許多工作。對推進甘肅省尤其是隴東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今後將會產生更好的效益。
本研究致力與對隴東特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整理、發掘與利用。隴東特色文化資源主要有歷史文化(含農耕文化、歧黃文化、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石窟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含民間皮影、香包、剪紙、嗩吶、民歌等)、紅色文化(含革命文獻文物、革命遺址、紀念地、革命文藝、革命英雄、革命精神、根據地學術研究等)、黃土文化(含窯洞文化、民俗文化、黃土風情及旅遊開發)等。通過研究與開發,力求先形成較好的學術文化作品,再將學術作品轉化為文化產品,從而進行開發性的利用,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彰顯時代價值,更好地套用、服務於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該方向在隴東地域文化研究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由於研究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一些文化資源也有其獨特性,加上資料缺乏,需要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研究活動也剛剛起步,其特殊性、稀缺性也往往造就了一定的獨創性與學術價值。
該研究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馬嘯教授,歷史學博士,隴東學院學科帶頭人,合作主編《西北通史》清代卷,任副主編,著有《左宗棠在甘肅》一書,主編《慶陽通史》(中卷),主撰明清部分,發表文章近50篇,對明清隴東文化研究有一定的造詣。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學術梯隊其他成員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6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22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先周文化研究、隴東民俗文化研究、紅色文化研究、隴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等方面,在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在省內處於領先的位置。

隴東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研究

陝甘寧蒙毗鄰地區在古代是“南衛關輔,北御羌戎”的重要軍事要地,絲綢之路的主幹道,有七條故道從這裡經過。董志原、洛川原是黃土高原兩大殘原,劉東生等對黃土地層的紅色條帶研究,揭示黃土與古環境的關係。黃土長期的侵蝕和切割形成了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形,這裡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方,也是中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核心地區。黃土高原歷史時期水土流失的進度如何?歷史時期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究竟是以草原為主還是以森林為主?黃土高原的最早聚落什麼時候出現?董志原、洛川原什麼時候進行大量的土地開發?歷史時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如何變化?水位下降如何?這裡古代城鎮的布局怎樣?人口密度如何?隴東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礦資源,在今後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國家級能源基地的優勢,對於隴東地區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研究,對甘肅省建造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大有裨益,對對於國家西部開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建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對於培養跨學科的人才,為經濟建設、文化產業開發具有重要作用。
隴東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研究研究方向對隴東學院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近四年來從蘭州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引進碩士8人,有4人成為學術帶頭人、7人成為學術骨幹。該研究方向還促進了本科生培養,近四年來共有47人考取武漢大學、西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寧夏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高校歷史地理、人文地理等專業的研究生。
本研究的特色是運用考古學的方法、歷史地理學的方法,通過大量的野外考察,對現存的古城遺址、古道遺蹟、烽燧遺址等逐一踏勘,GPS定位,梳理本地區已出土的文物,充分利用各市縣文物普查的成果進行系統研究,力求做到具有考古的實證性。一是搞清楚本地區漢代古城遺址,對《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以及地方志所載隴山以東縣城位置進行必要的驗證、補漏和糾誤。二是搞清絲綢之路隴東段的走向,有助於為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遺產提供亟待補充的必要資料,有助於絲綢之路沿線更多的文化遺產成為世界關注和保護的對象,提升遺產所在地的知名度。三是對現存古城遺址進行調查研究,揭示其在古代的軍事地位和在絲綢之路上的作用。四是通過對隴東地區古城遺址的考察,掌握歷史時期這一地區沖溝發育、水土流失、環境變遷的若干狀況,為今天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鑑。五是通過對古遺址孢粉分析確定本地區在舊石器時代以及歷史時期植物的地帶性分布,確定黃土高原植被覆被的變化,動態反映隴東地區的環境變遷。
該研究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張多勇副教授,六年來騎機車在陝甘寧蒙毗鄰地區考察,行程一萬多公里,發現了二十多座漢代縣城遺址,搞清了絲綢之路在隴東的走向,揭示了北宋陝西五路防禦西夏的軍事防禦體系,提出建立“陝甘寧蒙毗鄰地區國家級經濟特區”的構想。主持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絲綢之路隴山以東段走向考察研究”,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隴東古代城鎮布局考察研究”等項目。在《人類學學報》、《敦煌研究》、《甘肅社會科學》、《寧夏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文章多篇,在國內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近四年來,該研究方向學術梯隊其他成員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2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組織機構

一、名譽主任:辛剛國
二、顧 問:盧造鈞,王釗林,郭文奎
三、研究中心主任:閆慶生
四、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嘯,劉治立
五、研究中心辦公室成員:侯普慧(主任);劉月蘭(幹事),耿磊(幹事)
六、研究室正、副主任
1、隴東革命根據地史與紅色文化研究室:主任,曲 濤;副主任,溫金童
2、隴東地方文獻整理與區域歷史研究室:主任,徐治堂;副主任,齊社祥
3、隴東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開發研究室:主任,馬登峰;副主任,石 強
4、隴東歷史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研究室:主任,劉治立;副主任,李朝陽
七、校內研究人員(專職或兼職,4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博士4人、在讀博士3人)
閆慶生,高新民,曲濤,馬悅寧,馬登峰,黃濤梅,徐建新,朱世廣,白學鋒,徐治堂,栗曉斌,馬嘯,劉治立,李介,徐克瑜,張多勇,戴曉剛,王立新,楊海波,張海銘,戴春森,盧曉河,齊社祥,溫金童,石強,黃會奇,吳懷仁,張曉勇,羅凱,李映忠,雷天旭,張文諾,李朝陽,侯普慧,孫立群,王小君,劉月蘭,趙法發,王飛,張耀宗,趙紅
八、校外特邀研究員(5人)
張桂山,張璽,馬啟昕,劉文戈,王立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