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

《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應對法》)《“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甘肅省“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和《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隴南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和新時代、新形勢下隴南市應急管理需要制定的規劃。由隴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5月23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
  • 印發機關:隴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印發日期:2022年5月23日
  • 發文字號:隴政辦發〔2022〕68號
印發信息,規劃全文,

印發信息

隴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隴政辦發〔2022〕6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隴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省駐隴南有關單位:
《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隴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 年 5 月 23 日

規劃全文

隴南市“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
前 言
一、編制背景
“十四五”時期,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的不斷發展和應急體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穩步推進,我市的應急管理工作面臨一系列新形勢新任務,以“一案三制”(即應急預案、應急體制、應急機制、應急法制)為基礎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需要更加深入推進和不斷強化,應對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需要不斷提升和完善,新型應急管理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需要全面推進。通過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科學指導全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努力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的安全環境至關重要。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應對法》)《“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甘肅省“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和《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隴南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和新時代、新形勢下隴南市應急管理需要,制定本規劃。
規劃針對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按照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和應急保障等各個環節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間隴南市應急管理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本規劃是《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延伸和細化,規劃既與省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保持承接關係,又是指導縣區、部門應急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
第一章 應急體系建設現狀與面臨的挑戰
第一節 取得成效
“十三五”期間,應急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及省應急廳的指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工作機制體制系列重大改革,以“一案三制”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為抓手,成功處置和應對了多起突發事件,“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一、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一是完成了指揮機構調整。市、縣區減災委和市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抗震救災、防震減災、地質災害等應急指揮機構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及時進行了調整,確保了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上下貫通,有效應對了各類突發事件。
二是機構改革向基層延伸。8 縣 1 區應急管理局全部組建成立,“三定方案”全部印發,鄉鎮安監站所全部更名為應急管理站,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最後一公里基本打通。
三是健全完善應急指揮平台。依託隴南市自然災害指揮系統和隴南市尾礦庫監測監控系統在全省首建了隴南市應急指揮系統,基本實現應急部門與水務、自然資源、林草、氣象等部門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
四是應急管理得到全面推進。法律法規宣傳和貫徹實施覆蓋率大幅提升,出台印發了《隴南市關於加強新型應急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隴南市關於進一步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持續深化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改革”。五是全面強化了應急演練。“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開展各類應急演練 3600 余場次,參與演練人員達 20 余萬人次,有效檢驗了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操性。
二、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形成。以“一案三制”為統領,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隴南市應急預案體系建設。以全市 “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為總攬,以各縣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 38 個市本級專項應急預案為基礎,以鄉鎮、企業應急預案為分支,全市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各領域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三、應急工作機制逐步健全。針對隴南市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現狀,建立了隴南市自然災害局際聯席會議定期會商制度,明確了局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同時,與國網隴南供電公司簽訂了應急聯動戰略合作協定,與甘南州、廣元市、阿壩州、天水市應急管理局簽訂了市級應急系統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建立了應急救援跨行業、跨省聯動機制,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機制逐步健全。
四、應急法制宣教取得新進展。“十三五”期間,《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應急條例》列入“七五”普法內容,並納入各級幹部更新知識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範疇。“十三五”期間,共組織各類市級應急管理培訓班 15 次,培訓應急管理工作人員 1200 餘人次,有效提高了應急管理專業技能,增強了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防災減災救災體系逐漸形成。一是監測預警體系呈快發趨勢。“十三五”期間,在大數據技術的帶動下,我市氣象、防汛、自然資源、地震、林草等部門不斷建立完善各類監測預警設施設備、監測網路和信息化系統,全市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監測預警體系進一步完善。二是預警發布更加科學及時。市應急管理局加強了與水務、自然資源、氣象、林草等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建立了市應急、自然資源、水務、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聯合發布機制,有力指導了各縣區應對防範和災害應急救援工作。三是應急救援處置更加有序。組織指導各方力量全力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及時核查上報災情,緊急轉移安置民眾,配發救援設施裝備、組織災後基礎設施修復等工作,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
六、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升。一是隊伍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全市應急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大對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志願者隊伍的專業救援設備投入,全市消防救援、森林消防救援、隴南軍分區應急民兵、武警隴南支隊、非煤礦山救援、公路搶險救援、電力、通信和社會救援共 12 支隊伍結構不斷最佳化,技術力量不斷加強,應急快速機動反應能力明顯提升。二是裝備設施持續改善。高效利用國家和省級資金,購買補充了常備救援設施裝備,有效緩解了各救援隊伍裝備老化、匱乏等問題。三是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全面加強。市應急部門與市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對救災物資的種類、數量、存儲方式、存儲周期進行了重新核對、建立台賬,為物資的採購、儲備、管理、調用、監督等提供了基礎保障。“8.12”暴洪土石流災害之後,及時補充了搶險救援類和生活保障類救災物資,全面提升了應急保障能力。
點擊參考連結閱讀全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