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服務法

隨機服務法又稱排隊論法,它是通過對排隊或等待線的形成及性態的研究,以解決服務系統中問題的方法。排隊論的主要先驅者是厄爾蘭,他在1908年開始為哥本哈根電話公司研究電話擁擠問題。他研究了如下一些問題,一個人工操作的電話交換機有有限個操作人員,當一用戶想打電話時,如果所有操作人員忙於為其它用戶接線的話,他就必須等待。研究用戶的等待時間以及考察如果改變操作人員的數目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改變條件,等待時間會受到多大影響。如果有更多的操作人員或者服務速度加快,則用戶可縮短等待時間。但改善通話能力要花更多的費用。因此必須求一種合理的平衡。類似問題在計算機終端設定,一段時間內來到的粒子數都會經常遇到。

任何一種服務系統都包含以下三個基本組成部分:①輸入過程,即顧客到來的規律。②排隊規則,即為顧客服務的次序。③服務機構,即為顧客服務的各種設施及服務時間。刻畫服務系統性能優劣的主要數量指標有三個:①等待時間,即從顧客到達時起,到開始接受服務時止的這段時間。②忙期,即服務機構連續繁忙的時期。③隊長,即服務系統中顧客數。計算機設計的數學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排隊論開始套用於計算機的性質分析而產生的。計算機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複雜的,網路式的隨機服務系統,因之可用排隊論的方法研究計算機的設計和性能分析。排隊論是計算機設計的數學理論基礎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