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蓮近拍·新篁搖動翠葆》為周邦彥所作。通過對美好有趣的中山縣圃姑射亭的環境、住所的描寫,表達他尚且不留戀而思鄉,有江表作客之感。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隔浦蓮近拍·新篁搖動翠葆
中山縣圃姑射亭避暑作①
新篁搖動翠葆②,曲徑通深窈③。夏果收新脆④,金丸落,驚飛鳥⑤。濃翠迷岸草⑥。蛙聲鬧,驟雨鳴池沼⑦。水亭小。浮萍破處,簾花檐影顛倒⑧。綸巾羽扇⑨,困臥北窗清曉⑩。屏里吳山夢自到⑪。驚覺,依然身在江表⑫。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中山:山名。據《景定建康志》載:“中山,在溧水縣東一十五里,高是一丈,周回五里。”縣圃:縣衙所屬的園圃。姑射亭:周邦彥為麗水縣衙後圃的亭子所起的名字。據南宋強煥《題周美誠詞》:“(周邦彥)於治後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蕭閒’,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姑射,取自《莊子·逍遙遊》,該文說:姑射山中有神人居住,這個神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於四海之外”。
②新篁:新竹。翠葆(bǎo):原指飾有翠鳥羽毛的車蓋,這裡比喻竹子的枝葉。南朝齊謝朓《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子作》詩:“翠葆隨風,金戈動日。”
③“曲徑”句: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園林的深幽處。語本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④“夏果”句:化用韓愈“冰盤夏薦碧實脆”詩意。脆果,新鮮脆嫩的果實。
⑥濃靄:濃厚的霧氣。
⑦沼:小水池。池之圓者為池,曲者為沼。
⑨綸(guān)巾:亦稱“諸葛巾”,是一種以絲巾帶做成的頭巾。羽扇:以鳥羽做成扇子。羽扇綸巾,是古代風流儒雅的士大夫的打扮。蘇軾《念奴嬌》詞:“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⑩“困臥”句:用陶潛的典故,表示自己心情的恬淡。《晉書·陶潛傳》:“嘗言夏日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義皇上人。”
⑫江表:古人通常把長江以南稱為江表。這裡指江寧(今南京)、溧水一帶。
白話譯文
新竹搖動著它是枝葉,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園林的深幽處。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鮮脆嫩的果實了,金黃色的果實下落,驚起飛鳥。濃厚的霧氣,岸邊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聲的喧鬧,和夏季常見的驟雨連在一起,令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水亭很小,浮萍破損的地方,門前簾花,屋檐檐影顛倒了過來。他也和古代許多士大夫文人一樣,在仕途不得意時,總是想歸故鄉。他(周邦彥)因屏上所畫吳山而聯想到故鄉山水,不覺在“困臥”中夢遊故鄉。只有在夢遊中才“夢裡不知身是客。”可以獲得夢幻中的暫時慰藉。但夢是虛幻的,一覺來,依然面對令人厭倦的現實。
創作背景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此詞通過描寫園圃中優美的夏景來寄寓思鄉之情,寫景極為細膩生動,抒情自然而深摯,章法也很絕妙。
上片通過由遠及近,由邊緣漸至中心的方式描摹盛夏景色,勾勒出中山縣圃姑射亭的環境。作者採用綠色作為主要的基調,然後在用暖色加以點綴,使用視覺和聽覺,大大增強了對景色的主題感受。
“新篁搖動翠葆,曲徑通深窈。”碧色的竹葉和幽徑蜿蜒的小徑,給人清爽舒適的感覺。夏日微風吹來,新篁搖曳,翠蓋亦隨之晃動,似覺涼生幾席。(“新篁搖動翠葆。”葆是蓋子的意思。)作者善於觀察,此處選擇了一些最能反映夏季生活特點的典型景物,如新篁,只有夏季才有,秋冬的竹子不能叫新篁。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驚飛鳥。”夏季果實豐收,“新脆”二字最富妙用,一個“脆”字,概括了脆豐碩果實的讚嘆,好像嘗到了新鮮脆嫩的果實,似覺果香四溢,齒頰留芳。“金丸落,驚飛鳥”,化用了李白詩句“金丸落飛鳥”(《少年子》),運用如“金丸”色彩斑斕的詞,令人目不暇接,此處金丸比喻夏果。
“濃翠迷岸草。”接著,作者目光轉移到池塘。作者運用了最能喚起讀者審美情趣的色彩美。夏季草木繁茂,江南大地成了綠色的海洋,眼前夏景,色彩斑斕,更富於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蛙聲鬧,驟雨鳴池沼。”鬱鬱蔥蔥的岸草,喧鬧的蛙聲,這些夏日裡才有的典型事物被集中在一起來表現田園的生活,別有一番情趣。濃翠,形容岸草,比直接寫青草富於美感。著一“迷”字,就塗上了詞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賦予了青草以迷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池蛙的生動描繪,驟雨前那種濕潤的、帶著泥土芳香的氣味。如見其景,如聞其聲。作者通過繪畫布局手法,使盛夏景色的安排各得其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美的境界。
下片由寫景到抒景。“水亭小。”周圍環境描寫縮小到詞人具體住處,一座小小的臨水亭院,水亭,亦即姑射亭。為本篇的主景。
“綸巾羽扇,困臥北窗清曉”,由周圍環境寫到住所,由住所寫到住所中的主人。從遠到近,由大到小,範圍逐步收縮,最後集中到人,足見其層次結構之謹嚴。“困臥”二字正與“水亭小”相呼應,表示他此時雖在避暑,但心情並不愉快。他有一首《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下片云:“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時眠。”這與《隔浦蓮近拍》是同在溧水夏天寫的。可見他在溧水任上心情苦悶,情緒消沉,有如社燕飄流之感。因此,他也和古代許多士大夫文人一樣,在仕途不得意時,總是想歸故鄉。
“屏里吳山夢自到。驚覺,依然身在江表。”作者從“臥”字起筆因屏上所畫吳山而聯想到故鄉山水,不覺在“困臥”中夢遊故鄉。直到寫到夢醒後,“依然身在江表。”一筆剎住不再往下說,他那失望、惆悵的心情,可以思而得之了。
名家點評
鄭文焯《清真詞校後錄要》謂:“當屬元祐癸酉(1093)官溧邑所作。”
王又華《古今詞論》:讀者稱讚周詞為“詞家神品”。
《苕溪漁隱叢話》曾批評“浮萍破處,簾花檐影顛倒”這句詞說:“檐花二字用杜少陵‘燈前細雨檐花落’,全與出處意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