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遊記,
主體房建築面積約319平方米。正房為懸山式布瓦穿斗結構建築,面闊三間125米,深兩間73米,中間不堂屋,左右次間為四間寢室(有閣樓)。大門為雙開四抹隔扇門,屬典型川南民居。故居內完整地保留了當年陽翰笙同志生前的居室、堂屋、書房等共11間。
陽翰笙原名歐陽本義,高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黃浦軍校政治部秘書,中共黨總支書記。1929年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黨團書記、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和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黨團書記。
1933年進入藝華影業公司,和田漢主持編劇委員會工作。抗日戰爭期間創作《八百壯士》《青年中國》《日本間諜》《李秀成之死》《塞上風雲》等愛國影劇。1938年任國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廳主任秘書,從事統戰工作。1940年底任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皖南事變”後,組建“中華劇藝社”,創作話劇《天國春秋》,批判了國民黨頑固派。1942年創作話劇《草莽英雄》。
1945年2月,與郭沫若等人動員312人聯名發表《文化界對時局進言》。抗戰勝利後,去上海領導開展進步電影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話劇《三人行》等。
遊記
翰笙故居在羅場大橋側,中心校校門旁,矗立著黑白相間為底、赭紅色點綴的“陽翰笙故居”。坐北朝南,總體由主體房、院壩、後花園組成,總占地面積1163平方米。主體房建築面積約319平方米。
正房為懸山式布瓦穿斗結構建築,面闊3間125米,深兩間73米,中間為堂屋,左、右次間為4間寢室(有閣樓)。大門為雙開四抹隔扇門,屬典型川南民居。故居完整保留當年陽翰笙生前居室、堂屋、書房等共11間。
門前有“文物保護單位”石碑,署名“高縣人民政府 2003年10月立”等字樣。雙扇院門內,蕨草、松樹掩映間有一條青色石板甬道,通向房屋曬壩前。順石階而上十多步,便是具有濃厚川南民居特色的木質框架三合院。中堂門正上方一扁,上書“文明宏第”。
堂屋正中頂橫額是“渤海家風”,下有靈位,背景書“天地君親師”。左右有聯,上聯是“余山萬仞開親遠”,下聯是“渤海千尋發澤宏”,正下面為寬大的黑漆雕花屏風。堂屋左右兩壁中間荷柱上還有一聯,是陽翰笙父親60華誕,其姨侄古直廉奉送的,後人雕刻以示紀念,左曰“海屋添籌林壬洽頌”,右曰“鄉閭進杖花甲征祥”,金粉塗之,色黃。左臥為陽翰笙祖母嚴氏臥室,木質串架床,旁垂直而立的特寬矩形衣櫃。右臥為陽翰笙父母臥室,木床衣櫃一字排開。
出堂屋,沿屋檐向左,進左耳房,這裡是一間通堂,作陳列室。沿壁擺放的全是陽翰笙生平事跡簡介展板,放大的照片配上文字,再現翰老自1902年10月7日出生於此到1993年6月7日北京逝世91年概況。
陳列分為10個部分,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熱血少年,立志報國”、“投身學運,追求真理”、“投筆從戎,北伐南征”、“滬上風雲,鐵骨錚錚”、“文化統戰,屢建奇功”、“襄助總理,振興文藝”、“浩劫十年,青松不老”、“文傳百世,高山仰止”,前有總序、後有結語。右耳房裡間是陽翰笙臥室,外間書房現有名“翰苑”,成為書畫陳列室及來賓簽名處,牆上懸掛著包括原文聯主席周巍峙等文人墨客書畫的幾十張字幅畫條。幾本簽名簿,寫滿來自祖國各地參觀者的簽名及留言。有的還即興創作,用詩文表達他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