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淀

陽城淀

陽城淀是一個地名,在今河北望都縣東南七里。《水經注·滱水》:“博水又東南徑穀梁亭南,又東徑陽城縣,散為澤渚,世謂之為陽城淀也。陽城縣故城近在西北,故彼得其名焉。”《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八》:“陽城淀,縣東南七里。周回三十餘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城淀
  • 地理位置:河北望都縣
  • 拼音:yáng chéng diàn
  • 出處:《水經注·滱水》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生平,作品介紹,

原文

博水又東南經穀梁亭南,又東經陽城縣,散為澤渚①。渚水瀦(zhū)②漲,方廣數里,匪直蒲筍是豐③,實亦偏饒菱藕。至若孌婉丱(guàn)童④,及弱年崽子,或單舟采菱,或疊舸折芰⑤,長歌陽春,愛深綠水,掇拾者不言疲,謠詠者自流響。於時行旅過矚,亦有慰於羈望矣!世謂之為陽城淀⑥也。

注釋

①渚:水中小塊陸地。
②瀦(zhū):積聚。
③匪直蒲筍是豐:不只蒲筍之類的水草十分豐盛。
④孌婉丱(guàn)童:天真活潑的孩童。孌:美好。
⑤折芰:采菱。
⑥陽城淀:在今河北省望都縣的東面,如今早已不復存在了。

譯文

博水又向東流,經過穀梁亭的南面,再向東流經過陽城縣後,就散作一片湖泊。方圓有數里之大,不止生長蘆葦,更盛產菱藕。等到成熟,不論婦女、老年人還是兒童,都駕著小舟到湖中去采菱。這時有人大聲唱陽春之曲,湖水碧綠為人喜愛。采菱的人都不知道疲倦,歌謠在水上飄蕩。我在路過時曾見到這個景象,也是對在外地思鄉的一種慰籍。這就是陽城淀呀。

作者生平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永寧侯酈范之子,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撰寫了地理巨著《水經注》。
酈道元與《水經注》酈道元與《水經注》
酈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境內。
在酈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為長,承襲其父永寧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於關中(今陝西臨漳縣)。酈道元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父酈范年少有為,在太武帝時期給事東宮,後以卓越才能成為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將軍和青州刺史。酈道元也先後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陽(北魏都城於公元493年南遷至此)擔任過騎都尉、太傅掾、書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將等中央官職,並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擔任過冀州鎮(今河北省冀縣)東府長史、魯陽郡(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東荊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刺史、河南(今洛陽)尹等職。
酈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時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之後,經過獻文、文成等諸多帝王的勵精圖治,至後來的北魏孝文帝的積極改革,北魏國力日漸強盛。酈道元也跟隨孝文帝等人致力於統一大願的實現。然而,在孝文帝死後,北魏從500年開始,國內矛盾又開始高漲起來,逐漸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鎮叛亂,四方騷動。在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酈道元慷慨殉國。長空孤雁鳴,秦山鳥悲歌,在流星閃過之時,一代英豪就此隕落。
酈道元在做官期間,“執法清刻”,“素有嚴猛之稱”,故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酈道元在奉命赴任關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蕭寶夤受汝南王元悅慫恿派人把酈道元一行圍困在陰盤驛亭(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亭在岡上,沒有水吃,鑿井十幾丈,仍不得水,最後力盡,和他的弟弟酈道峻以及兩個兒子一同被殺害。

作品介紹

水經注》在寫作體例上,不同於《禹貢》和《漢書·地理志》。它以水道為綱,各地的地理概況,開創了古代綜合地理著作的一種新形式。《水經注》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從地域上講,酈道元雖然生活在南北朝對峙時期,但是他並沒有把眼光僅限於北魏所統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這一自然現象,對全國地理情況作了詳細記載。不僅是這樣,書中還談到了一些外國河流,說明作者對於國外地理也是注意的。從內容上講,書中不僅詳述了每條河流的水文情況,而且把每條河流流域內的其他自然現象如地質、地貌、土壤、氣候、物產民俗、城邑興衰、歷史古蹟以及神話傳說等綜合起來,該書還記載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文學價值,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經注》是六世紀前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述。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遊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渾厚的文筆,精美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祖國的壯麗山川,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讚美。酈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經注》外,還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傳下來只有《水經注》一種。
水經》是漢代知名學者桑欽的著作,桑欽是著名地理學家,《水經》一書寫於三國時期,是一部專門研究河流水道的書籍,共記述全國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條。原文一萬多字,文字相當簡略,沒有把水道的來龍去脈和詳細情況說清楚。酈道元認為,應該在對現有地理情況的考察的基礎上,印證古籍,然後把經常變化的地理面貌儘量詳細、準確地記載下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酈道元決心為《水經》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