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陸鐘琦(1848—1911),字申甫,順天宛平人。光緒十五年進士,做過溥儀父親
載灃的老師。1911年10月由江蘇布政使任上調任
山西巡撫。10月6日到達太原。僅僅四天之後,
武昌起義爆發。十一天之後,長沙、西安同日宣布獨立,脫離滿清政府。這個時候,北京的滿清權貴、皇親國戚忙著把資產轉移到外國銀行,僅
慶親王就轉移了幾百萬大洋,以至於銀行紛紛破產。達官顯貴紛紛忙著逃難,而剛到山西的陸鐘琦卻不識時務的企圖挽救行將就木的滿清朝廷。陸鐘琦大概意識到山西
新軍已經被革命黨所掌握,於是以防止陝西起義軍東渡黃河為由,派新軍八十五標離開太原開往晉南。同時,調大同的舊軍來太原守衛軍火庫等要害部門。為了防止新軍起義搶奪軍火庫的武器彈藥,陸鐘琦還下令將庫存的三千支新式步槍連同子彈調往河南。但他的這些措施沒能阻擋山西新軍起義,而是促進了起義。後來,發動起義的
閻錫山將陸鐘琦的措施概括為“運槍開兵”。當控制著新軍的
中國同盟會會員得知陸鐘琦要運槍到河南的訊息,就斷然決定提前發動
起義。1911年10月29日早晨,起義新軍士兵持槍沖入巡撫衙門,
閻錫山質問陸鐘琦是否參加起義,陸鐘琦頑固拒絕,閻錫山當即下令將陸鐘琦亂槍擊斃。從陸鐘琦就任山西巡撫,到被擊斃僅僅二十三天。
伯夷、
叔齊式的恪守,注定了陸鐘琦的悲劇下場。
滿門盡滅
根據
閻錫山日後的回憶,起義士兵衝進巡撫衙門時,陸鐘琦“衣冠整齊,立於三堂樓前,陸公子隨其旁”。這位陸公子,是陸鐘琦的長子陸光熙,在北京擔任翰林院編修,曾經在日本學習軍事,與閻錫山還是軍校同學。
陸光熙告訴起義士兵:“你們不要開槍,我們可以商量。”但是,陸鐘琦卻說:“不要,你們照我打罷。”而這時,“因巡撫之隨侍有開槍者,遂引起革命軍槍火,陸鐘琦與其公子均被亂槍擊斃”。
根據閻錫山的說法,因“巡撫之隨侍”率先開槍,而導致雙方交火,陸鐘琦父子被擊斃。閻錫山日後也表白,起義之前,他再三“告知兩標(參與起義的部隊)對陸巡撫及其公子暫囚勿傷。”
而根據《
清史稿》的記載,陸鐘琦面對湧進來的起義士兵,痛斥道:“爾輩將反邪?”話音未落即被當場擊斃。陸光熙奔出援救,也被擊斃。
陸家父子被擊斃後,起義者衝進了內室,陸鐘琦的妻子唐氏、僕役萬春先後被擊斃,陸鐘琦13歲的長孫陸鼎元也被刺傷。有關唐氏的死,《清史稿》說她“抱雛孫起,並遇害。”
巡撫衙門內,還住著陸鐘琦的三個兒媳婦及其子女們。槍聲響起後,她們在僕人們的幫助下,在衙署東跨院的東牆上挖了一個洞,成功逃脫。這段可怕的經歷,令陸氏後人終身遠離政治。陸鐘琦有位孫女陸士嘉日後非常著名,曾在二戰時留學德國,成為航空專家,參與創建了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其終身難以擺脫家族這段血腥歷史的陰影。
至於陸鐘琦的僕人、警衛等,究竟有多少人在起義當晚被擊斃,並無任何資料記載。可以肯定的是,巡撫衙門裡的人,無論是陸鐘琦的親屬還是下屬,沒能逃走的,全部被擊斃。
陸鐘琦被擊斃的具體細節,已經難以還原,可以肯定的是,一、他絲毫沒有表露過求饒或悔過的意思;二、起義者也沒有如同別的省份那樣,表達任何擁戴他擔任起義領導人的意思。閻錫山日後說得很清楚:“他們(陸家父子)與我們的立場”是不同的,太原起義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擁立陸鐘琦。
除了陸氏一門被擊斃外,起義士兵們的上司混成協協統譚振德因持槍反抗,也被士兵們亂槍擊斃。山西新軍番號為暫編陸軍第43協(旅),下屬4500餘人,駐紮在太原周圍。另有舊軍4000餘人,分駐全省各地,守衛太原的不足700人。因此,譚振德實際上就是山西駐軍最高長官。第43協又分第85、86兩標(團),標統分別是黃國梁和閻錫山,兩人是結拜兄弟。弔詭的是,閻錫山是革命黨,其手下3個營,有2個營的管帶(營長)也是革命黨;黃國梁及其手下的3個營長,沒有一個是革命黨,卻在革命黨的動員下,首先發動了太原起義,充當了革命的先鋒。
與陸鐘琦一樣,
譚振德不願意革命,除了死路之外別無出路。《清史稿》記載說,譚振德在起義者攻擊巡撫衙門之前就被擊斃,也有記載說他被擊斃於陸鐘琦之後。一場起義下來,太原城內死了不少人,除了交戰而死的士兵之外,清朝潰兵們完全失去紀律,在全城燒殺搶掠,也死了不少人,而閻錫山為了恢復秩序,大開殺戒整頓軍紀,又就地正法了數百名清朝亂兵。
對於被擊斃的陸鐘琦父子及譚振德,閻錫山以優禮厚葬,他在回憶錄中說:“他們與我們的立場雖異,而他們忠勇孝的精神與人格則值得我們敬佩,因立場是各別的,人格是共同的,故我對他們的屍體均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