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院校

陸軍院校

陸軍院校(army academies and schools)是陸軍各級各類學院和學校的統稱。一般包括陸軍的指揮院校、專業技術院校,有的國家還包括情報、軍法、憲兵、副官、政治、牧師、後勤、醫務和軍事交通等學校。職責 陸軍院校主要任務是培養陸軍新軍官和對在職陸軍軍官進行深造教育。它們是陸軍軍官培養、提高的主要場所,對陸軍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軍院校
  • 外文名:army academies and schools
  • 意義:陸軍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目的:陸軍軍官培養、提高的主要場所
中國建國前歷代相關機構,新中國的相關建設,概述,部分陸軍學校,世界其他國家的院校體系,

中國建國前歷代相關機構

中國古代最早設立的培訓軍事人才的專門機構,是宋慶曆三年(1043)仁宗下詔興辦的武學。明朝在京師和地方各衛也設武學。近代早期的陸軍學校,有1885年清朝李鴻章創立的北洋武備學堂。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編練新軍,在全國設立30餘所陸軍國小堂和中學堂,以及炮兵、馬兵(騎兵)、工兵等專科學堂。1906年,在保定設立了傳授“高等兵學”的陸軍軍官學堂,有些省設立了陸軍講武堂。中華民國時期,191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堂更名為陸軍大學。1924年,孫中山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開辦了黃埔軍校。30年代後期,國民黨軍隊陸續建立一批陸軍軍官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貫重視陸軍院校的建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辦了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紅軍大學、紅軍特科(炮兵、工兵、重機槍)學校、彭楊步兵學校、公略步兵學校、通信學校和衛生學校。1937年1月,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後來,一些抗日民主根據地建立“抗大”分校和炮兵學校、工兵學校。解放戰爭時期,各戰略區成立軍事政治大學,許多兵團辦了隨營性的軍事學校。在長期革命戰爭年代,各級陸軍院校在物質條件困難、師資缺乏的情況下,邊戰鬥邊教學,培養了大批幹部,保證了部隊建設和作戰的需要。

新中國的相關建設

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面建立和發展了陸軍及各兵種的指揮院校、專業技術院校。50年代後期,陸軍院校體制已初具規模。1977年以來,經過調整、改革,清除“文化大革命”的消極後果,陸軍院校已發展成基本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陸軍軍官培訓體制。
陸軍指揮院校分初、中、高3級。
初級指揮學校招收具有高中畢業程度的士兵和地方高中畢業生,培訓排職指揮軍官,學制2~4年。
中級指揮院校主要招收營(連)職軍官,培訓團職指揮軍官,學制1~2年。
陸軍師職以上軍官根據需要主要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深造。各指揮院校還開設短期輪訓班,招收在職軍官,學習特定科目,學制5個月。中、高級指揮院校均可培養碩士研究生。
陸軍專業技術院校分中等、高等兩類和中等專科、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5個培訓層次。除研究生外,招收具有高中畢業程度的士兵和地方高中畢業生。中等技術學校培訓初、中級技術軍官,學制2年;高等工程技術院校培訓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制4~6年。
初級指揮院校和專業技術院校,一般都擔負一定的士官培訓任務。
指揮院校和高等工程技術院校均承擔一定的科學研究任務。各級各類陸軍院校繼承和發揚“抗大”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指揮員、參謀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陸軍院校在訓練、選拔、推薦幹部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培養大批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需要的指揮、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作出貢獻。

部分陸軍學校

世界其他國家的院校體系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陸軍建立了院校體系。美、蘇兩國陸軍中,初級指揮學校和專業技術學校為造就軍官奠定基礎,入學條件嚴格,學制4~5年,學習內容以文化和科技知識為主,軍事基礎課程占相當比重,並重視養成教育,中、高級院校擔負軍官的深造教育任務。
美國根據軍官未來工作需要確定學習內容,學制短,一般為半年左右;蘇聯強調學習內容系統完整,學制較長,一般為2~3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