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橋大隊,1959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橋大隊
- 廢止年份:1983年
- 設立年份:1959年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Lùqiáo Dàduì
陸橋大隊,1959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
陸橋大隊,1959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陸橋”意為此橋位於陸姓村民居多的村落中,“大隊”為村民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1947年分屬周墅鄉(大河涇河東至石家浜)和三塘鄉(小河涇西和大潭)。1950年1月...
陸橋村:是緊靠陸家橋自然鎮得名。該村於1927年屬陸橋鎮2、3、9、11保,1945年10月屬陸橋鎮3、7、9保,1948年4月為應天鄉,解放初為澄東區應天鄉,1949年10月分屬陸橋鄉民主村、慈航村,1955年辦初級社,1956年為陸橋鄉第二高級社,1958年9月為陸橋人民公社2社,1959年9月為隸屬17大隊,1961年分設19...
1954年屬巴城區朱家鄉。1956年3月並區並鄉,屬環城區陸橋中鄉,同年8月撤區並鄉,改屬周墅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時屬周墅公社東風大隊。1960年東風大隊拆成杜家大隊和小涇大隊。1962年3月屬陸橋公社,1966年上半年東倪家浜、荷花婁從陸橋大隊劃到杜家大隊。1983年4月19日政社分設,易名杜家村。
陸西村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該村處陸橋集鎮西側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陸橋鎮、應天鄉2、4、5、6保。1949年後為陸橋鄉益新村,聯合村等。至1956年為陸橋鄉華明農業合作4社、火箭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17大隊,1982年更名為陸西大隊。1984年稱陸西村。2002年新塘村併入,仍稱陸西村。2006年9...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漁業大隊成立,有3個生產隊,其中1個生產隊在陸橋地區。1962年3月陸橋公社成立,分原漁業大隊建陸橋公社漁業大隊。1968年年開始在躍進綠萍場定居,捕撈、務農並舉。1976年村里辦起塑膠廠,負擔村裡的合作醫療、教育開支和綠化費等。1982年地名普查後,改名為水豐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改名為水...
小涇大隊,1960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小涇”意為小河,有小河流經,“村民委員會”為民眾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現村境域,1947年屬三塘鄉。1950年1月劃小鄉後,屬巴城鎮清水鄉。1954年9月屬巴城區朱家鄉。1956年3月並區並鄉,屬環城區陸橋中鄉;同年8月撤區並鄉改屬周墅鄉。1958年9...
換新大隊,1962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換新大隊是在原換新鄉分解後,有幾個村民小組合併而成,為紀念換新鄉故取名換新大隊。歷史沿革 1947年屬周墅鄉,稱四百畝村。1950年1月劃小鄉後,屬周墅區換新鄉。1954年9月改屬巴城區換新鄉。1956年3月並區並鄉後,屬環城區陸橋中鄉。同年8月,撤區並...
潘涇大隊,1982年設立,198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潘涇”意為村民大多姓潘,且居住在河流邊上,“大隊”為村民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現村境域,1947年屬三塘鄉。1950年1月劃小鄉後,屬巴城鎮朱家鄉和巴城鎮清水鄉。1954年9月屬巴城區朱家鄉。1956年3月並區並鄉,屬環城區陸橋中鄉;同年8月撤區並鄉改屬...
陸家基是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來歷 在應天河畔,金家橋旁形成聚落,約定俗稱。亦稱金家橋陸家基和沿河陸家基。歷史沿革 古時屬清化鄉,近代為應天鄉、啟長鄉,建國後屬華士區,58年後屬陸橋公社12大隊。1961年拆除建為22大隊。82年後隸屬陸橋公社陳塘大村第1、8兩個生產隊。1984年撤社建鄉更名為村民小組...
張志友,淮安市楚州區平橋鎮陸橋村人。1948年1月出生,大學文化,經濟師、高級政了師。1964年10月參加工作,196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1月退休。歷任中共淮陰地委農村社教工作團工作隊員、材料員,公社農技站長,大隊黨支部書記,平橋、南閘公社黨委副書記,縣屬、省外貿直屬工廠廠長兼書記,原淮安市屬公司黨委...
丁莊子 丁莊子是河南省的地名,以姓氏及莊落通名命名。地名含義 清同治年間,丁姓始居此,故名。歷史沿革 1962年由安埠等大隊析出建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67年更名為勝利大隊。1977年由勝利大隊析出,復名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83年改南大橋鄉陸橋村。1996年 後消失。
楊瓦房 楊瓦房是河南省的地名,以姓氏及莊落代通名命名。歷史沿革 1962年由安埠等大隊析出建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67年更名為勝利大隊。1977年由勝利大隊析出,復名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83年改南大橋鄉陸橋村。2000年後消失。地名含義 清中期楊姓建有瓦房宅莊,故名。
楊曹坊 楊曹坊是河南省的地名,以姓氏及莊落代通名命名。地名含義 1912年楊氏兄弟居此釀酒,故名。歷史沿革 1962年由安埠等大隊析出建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67年更名為勝利大隊。1977年由勝利大隊析出,復名陸橋大隊,屬南大橋公社。1983年改南大橋鄉陸橋村 。1996年後消失 。
陸神州,男,1981年1月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祖籍河南省信陽地區固始縣南大橋公社陸橋大隊。2001年就讀於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經濟學。2002年就讀於荷蘭澤蘭大學國際商務與管理專業。在讀期間任荷蘭澤蘭大學中國留學生會秘書長。2005年工作在法國國際檢驗局巴黎總部任ERP諮詢顧問。2007年調到法國國際檢驗局大中華區上海總部...
二、陸橋村 三、李橋村 四、宣橋村 五、利民村 六、中心村 七、三德村 八、行埭村 九、長春村 十、正心村 十一、胡橋村 十二、宣治(窯橋)村 十三、新安村 十四、宣橋鎮南區居民委員會 第三節 自然村宅及小地名考 一、方家畈 二、呂純陽橋 三、喬陳家宅 四、窯橋 五、狗獾洞 六、野貓洞石橋 七、...
黃國寬,現任江蘇省江陰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2018.08任)。人物履歷 1990.12--1993.12 某連戰士;1993.12--1994.03 待業;1994.03--1997.05 江陰市交通局陸橋交管所工作;1997.05--2002.03 江陰市交通局華士交管所工作;2002.03--2005.05 江陰市交通局華士交管所副所長;2...
漁獵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由漁、獵民為主組建的行政村。取“漁”“獵”兩字為村名。歷史沿革 清代末年,陸橋建立天主教堂。原分散四周的漁、獵民教徒,閒時漸停泊教堂附近水域,並設立一個保。解放後,漂泊漁船、漁民逐步組織管理,至1959年組成陸橋公社漁獵大隊。自1978年後,將境內分散漁民...
正心村位於宣橋鎮西南約2公里處,有11個村民小組。正心村東面是陸橋村、宣橋村,南面是中心村,西面是長春村,北面是宣治村。1949年,屬新場區長春鄉正心村和康安村的部分;1956年,是長春3社;1958年9月,屬新場公社2營;1962年,劃歸新成立的宣橋人民公社。1978年5月因開挖大治河,原屬窯橋大隊大治河南的5...
新塘村村民委員會 新塘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取村轄區內歷史地名“新塘”為村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於陸橋鎮應天鄉4、6保。1949年後為陸橋鄉、新塘村。1956年為陸橋鄉新華農業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18大隊。1982年更名新塘大隊。1984年改稱新塘村。2002年併入陸西村,村名隨之廢止。
瓠岱橋,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集鎮(村)以橋名。歷史沿革 明代屬清化鄉,清代屬華墅鎮華西五、六保,民國後隸屬華墅鄉,1927年為瓠岱鄉至解放後1957年撤銷瓠岱鄉,均為鄉政府(鄉公所)駐地,58年後改為陸橋公社12大隊,隸屬9、10、11三個生產隊,後撤社建鄉,大隊易名瓠岱村,隸屬仍未變,鎮村...
涇浜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行政村地域有河浜,名長涇浜,村以浜名。歷史沿革 解 放前,屬瓠岱鄉、應天鄉。1949年後屬瓠岱鄉。1956年為瓠岱鄉光明農業社。1958年後為陸橋人民公社13大隊。1982年更名為涇浜大隊。1984年改稱為涇浜村。2002年與北繆家村合併,組建為華西三村,村名隨之...
勞化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村委(大隊)駐地有河浜“勞化浜”而名。“勞化浜”從原名“老虎浜”諧音而來。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於陸橋鎮應天鄉。1950年屬祝南鄉勞化村。1956年為河塘鄉第6農業合作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2大隊。1982年更名為勞化大隊。1984年始稱勞化村。2002...
六合村村民委員會 六合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取名於解放初所使用的村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於陸橋鎮應天鄉。1950年為郁橋鄉六合村。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5大隊。1982年更名為六合大隊。1984年復稱六合村。2002年與紅苗村合併,村名隨之消失。
張家圩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村委)駐地張家圩自然村名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陸橋鎮應天鄉。1950年為啟長鄉光明村。1956年為陸橋鄉第6農業合作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7大隊。1982年更名為張家圩大隊。1984年稱為張家圩村。2002年與洪年村,陳家壩村合併為陸新村,村名隨之...
1984年4月13日,政社分設,宣橋人民公社改為宣橋鄉,大隊改為村,轄12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995年9月,宣橋撤鄉建鎮。2001年8月,南匯縣撤縣建區,宣橋鎮屬上海市南匯區。兩鎮合併:2002年7月,宣橋鎮、三灶鎮合併成立新的宣橋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宣橋下轄(張家橋村、新安村、中心村、陸橋村、...
北圩巷,1982年設立,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以圩名。歷史沿革 清初為江陰清化鄉,清代為華士鎮華士鄉,民國為泰清鄉,瓠岱鄉、應天鄉,1950年隸屬周莊應河鄉,1955年變屬瓠岱鄉,1956年隸屬陸橋鄉,1958年隸屬陸橋公社13大隊設11、12生產隊,至82年始撤社建鄉,84年及以後行政規劃更名調整,至村莊消失...
宜文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村委駐地宜文自然村而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於陸橋鎮應天鄉,1950年為祝南鄉民主村、西民村,1956年為河塘鄉第8農業合作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3大隊,1982年更名為宜文大隊。1984年始稱宜文村。2002年與陸橋村合併,原宜文村村名消失。
1949年5月前,陸楊地區有漁民23戶,過著飄泊不定的水上生活;1949年5月後,建立漁業初級社,社址設在周墅;1956年初,漁戶併入各個農業高級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時,漁業大隊成立;1962年3月,陸橋公社成立,原漁業大隊改名為陸橋公社漁業大隊;1968年,開始在躍進綠萍場定居;1982年,地名普查後改名為水豐大隊...
查家基 查家基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來歷 形成聚落約定俗稱。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應天鄉,後屬瓠岱鄉,1958年後隸屬陸橋公社14大隊,列為第3、4生產隊,84年後更名為朱蔣巷村第3、4村民小組。2002年後為華西五村第3村民小組,2005年建華西鋼廠而拆遷,村民遷入華西別墅房及公寓房,消失前有51戶。
顧家巷 顧家巷,199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姓定村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郁橋鄉,1958年後隸屬陸橋公社四大隊,列為第5、9生產隊,2002年前為洪年村第五、九村民小組,現為陸新村第五、九村民小組。有68戶。1975年始,村民陸續搬遷至洪年新村,原址現已復墾為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