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坯體是陶瓷製品的主體,其性能決定著陶瓷製品的性能和套用。坯料的製備在陶瓷生產工藝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比如,除鐵不徹底,陶瓷坯料中混有鐵質將使製品的外觀質量受到影響,如降低白度與半透明性,也會產生斑點。因此,原料處理與坯釉料製備的各個工序中,必須注意除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瓷坯體
- 出處:《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
陶瓷坯體是陶瓷製品的主體,其性能決定著陶瓷製品的性能和套用。坯料的製備在陶瓷生產工藝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比如,除鐵不徹底,陶瓷坯料中混有鐵質將使製品的外觀質量受到影響,如降低白度與半透明性,也會產生斑點。因此,原料處理與坯釉料製備的各個工序中,必須注意除鐵。
陶瓷坯體是陶瓷製品的主體,其性能決定著陶瓷製品的性能和套用。坯料的製備在陶瓷生產工藝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比如,除鐵不徹底,陶瓷坯料中混有鐵質將使製品的外觀質量受到影響,如降低白度與半透明性,也會產生斑點。因此,原料處理與...
陶瓷坯體乾燥(drying of moulding body)是指坯體中水分排除的過程。坯體經乾燥後強度得到提高。這有利於搬運、裝窯和燒成,水分減少能防止在燒成初期升溫時因坯體水分大量排放而造成廢品。坯體經乾燥後留有2%左右的殘餘水分即可。過分乾燥的坯體邊角會有鬆脆現象,搬運時容易產生廢品,同時也不經濟。但對燒成大型...
三軸坯體,有叫三軸胚體,是三軸陶瓷的坯體。之所以稱為三軸陶瓷,是因為這種陶瓷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長石和砂。基本原料 三種用來製造三軸陶瓷產品的原料是黏土、長石及砂。黏土含有較多或較少的非純粹蝕酸鋁的水化物,它是從火成岩的風化所造成的,其中長石曾是顯著的礦石。有一些數量的礦物種類被稱為黏土...
《一種精陶質衛生陶瓷坯體及其製造方法》所述坯體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的物質:球土10-30,高嶺土20-35,瓷土5-15,石英5-15,煅燒高嶺土10-25,矽灰石5-15。該發明優選精陶質坯體原料及添加比例,控制莫來石、石英等晶相含量,減少玻璃相含量,降低其高溫塑性形變,達到降低精陶質衛生陶瓷變形的目的;在降低坯...
陶瓷器成型是指陶瓷坯料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和規格的坯體的工作過程。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漿成型和乾壓成型。產品簡介 使可塑狀態的坯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塑性變形而製成坯體的方法。這種坯料含水率一般為18~26%,應有較高的屈服值,使成型時坯形足夠穩定;亦應有較大延伸變形量,以保證成型時坯料不坼裂。...
要求、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陶瓷磚坯體原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檢測。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陶瓷磚坯體原料的術語和定義、要求、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陶瓷磚坯體原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檢測。主要技術內容包括外觀質量、含水率、篩餘量、乾燥抗折強度、線收縮率、白度、粘度、酸鹼度、化學成分等內容。
所有能引發陶瓷坯體開裂的原因都可能導致素燒坯開裂。實際上,幾乎可以將所有的素燒坯開裂原因歸結為坯體上裂縫的擴展或者坯體受壓。還有一個特例是:燒成速度過快導致黏土粒子間的毛細管水排出太快,又進一步引發素燒坯開裂。燒成速度過快不僅會令坯體上產生細如毛髮的裂縫,還會令坯體上炸出片狀碎屑。特別嚴重時甚至...
車坯成型是陶瓷坯體成型工藝方法,適用於外形複雜的圓柱狀產品,如圓柱形的套管、棒形支柱和棒形懸式絕緣子的成型。根據坯泥加工時裝置的方式不同,車坯成型分為立車和橫車。根據所用泥料的含水率不同,又分為乾車和濕車。簡介 車坯成型是在車床上進行的。所用泥坯應有很好的可塑性,乾燥後有足夠的強度。這種...
《陶瓷磚坯體原料取樣方法》是2020年01月1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姚青山、聶賢勇、潘勇文、鄭文幟、黃域華、梁艷珍、羅有彩、彭清之、謝達海、 盧海葵、林珊、楊華亮、秦威、冼耀桃。起草單位 佛山眾陶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東鵬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華夏建築陶瓷研究...
乾燥雖然是一個技術相對簡單,套用卻十分廣泛的工業過程,不但關係著陶瓷的產品質量及成品率,而且影響陶瓷企業的整體能耗。據統計,乾燥過程中的能耗占工業總燃料消耗的15%,而在陶瓷行業中,用於乾燥的能耗占燃料總消耗的比例遠不止此數,故乾燥過程的節能是關係到企業節能的大事。過程機理 坯水分 陶瓷坯體的含水率...
收縮率和耐熱性等變化很大。不同的成形方法,例如拉坯、徒手成形、灌漿與壓模等,需要不同的方案。不同的坯體屬性也需要不同的燒制方法,也就是說,用氧化焰或還原焰以各種不同溫度燒制。因此,坯體合成物通常是很多屬性的折中以實現某種用途。沒有裝飾或上釉的陶瓷件也適用這個名詞,也簡稱為坯體(body)。
附著在陶瓷坯體表面的玻璃質薄層。用礦物原料(如長石、石英、高嶺土和化工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併細磨成漿狀液體),施於坯體表面,經高溫煅燒而成。從微觀結構看,含玻璃態物質和少量氣泡、未熔融石英顆粒及冷卻時析出的晶體。具有類同於玻璃態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不透水,平滑而有光澤,不易沾污,並可提高製品的...
組成陶瓷器的各種陶瓷器原料,包括粘土類、石英類、長石類礦物和其中混入的少量雜質,經過粉碎、配料、摻水、混練、成型、乾燥和施釉等工藝過程,是一系列物理變化過程,由此而形成的是一個混合體。實際的陶瓷器坯體是一個工藝岩石型實體。這一實體轉變成陶和瓷依賴於高溫燒成所導致的物理化學變化。這些變化包括:①...
陶瓷增塑劑主要作用是提高陶瓷坯體的整體塑性,保證坯體具有一定的強度,使坯體在燒成前保持原有形狀。常用的增塑劑有粘性土、木節土、球土等。(3)粘結劑 粘結劑是指為了提高坯體的強度或防止粉末偏析而添加到陶瓷坯料中的具有粘結作用的添加劑。粘結劑一般選擇易於在燒結前或燒結過程除掉的物質,如澱粉、石蠟、...
施釉工藝是古陶瓷器製作工藝技術的一種,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的過程。其方法有蘸釉、盪釉、澆釉、刷釉、吹釉、噴釉、輪釉等多種。按坯體的不同形狀、厚薄,採用相應的施釉方法。施釉工藝是古陶瓷器製作工藝技術的一種,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主要有蘸釉、盪釉、澆釉、刷釉、...
5、磚體尺寸劃好線,劃線時需預留灰縫;地面鋪貼留縫2-3mm,避免混凝土與陶瓷熱脹冷縮係數不同而拱起。6、鋪貼應在基底凝實後進行,在鋪貼過程中套用手輕輕推放,使磚底與貼面平衡,便於排出氣泡,然後用木質捶柄輕敲磚面,讓磚底能全面吃漿,以免產生空鼓現象;再用木錘把磚面敲至平整,同時,用水平尺測量,...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
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或者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釉的產生可能是古代壘石烹食時所用含鈣石頭與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貝殼表面美觀質感的啟發,有意識地用貝殼粉作為原料製成。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用岩石和泥巴製成釉來裝飾陶瓷了。到了漢代又...
可塑性是高嶺土在陶瓷坯體中成型工藝的基礎,也是主要的工藝技術指標。通常用可塑性指數和可塑性指標來表示可塑性的大小。可塑性指數是指高嶺土泥料的液限含水率減去塑限含水率,以百分數表示,即W塑性指數=100(W液性限度-W塑性限度)。可塑性指標代表高嶺土泥料的成型性能,用可塑儀直接測定泥球受壓破碎時的荷重及...
玻化磚是瓷質拋光磚的俗稱,是通體磚坯體的表面經過打磨而成的一種光亮的磚,屬通體磚的一種。吸水率低於0.5%的陶瓷磚都稱為玻化磚,拋光磚吸水率低於0.5%也屬玻化磚(高於0.5%就只能是拋光磚不是玻化磚),然後將玻化磚進行鏡面拋光即得玻化拋光磚,因為吸水率低的緣故其硬度也相對比較高,不容易有劃痕。玻化...
明以前陶瓷大都用浸釉法施釉。即蘸釉,是古瓷施釉的基本方法之一。手持坯體浸入釉漿中,待坯體表層掛釉,然後取出,適用於厚胎坯體及杯、碗類製品外部。釉層的厚度與坯體的吸水率、釉漿的稠稀與浸入的時間有關。用浸釉方法施釉的器物,一般在器物底部留有握器部位未施釉的露胎痕。瓷磚施釉的幾種方式 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