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勢,氣候,資源,土地,河流,礦產,植物,野生動物,海域,人口,數量概況,民族分布,政治,主要領導,機構設定,經濟,社會,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事業,住房保障,水力,交通,港口,公路,鐵路,文化藝術,民性民風,居住條件,飲食狀況,民族服飾,婚姻習慣,傳統節日,方言,教育,風景名勝,概況,分界洲島,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南灣猴島景區,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著名人物,地方特產,陵水酸粉,琵琶蟹,雞腿螺,聖女果,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陵水黎族自治縣歷史悠久,早在
新石器時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為南交之地,秦為象郡外繳,漢為詹耳郡地。
公元前110年(西
漢武帝元封元年),漢軍平定越地在海南島上置
珠崖、詹耳兩郡,領十六縣,陵水屬珠崖郡
山南縣。
公元前46年(
漢元帝初元三年),改
珠崖郡為蛛盧縣,屬合蒲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置崖、詹、振三州,陵水縣屬振州。
662年(龍塑二年),置
萬安州,陵水改屬萬安州,五代因之。
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改萬安州為萬安軍,領萬安、陵水等四縣。
1136年(宋高宗紹興六年),廢萬安軍,陵水縣改屬
瓊州。
1143年(紹興十三年),復設萬安軍,陵水縣還屬萬安軍。元因之。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升瓊州為府,陵水縣屬
瓊崖妥蜻處,1913年(
民國二年),陵水縣屬瓊州鎮守府。
從1921年(民國十年)始,陵水縣先後歸屬瓊崖善後處、瓊崖妥蜻委員公署,
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員公署,
海南特別行政區。
1927年至1931年間,陵水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
1945~1946年成立陵保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置2年。
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縣民主政府,建置二年。
1950年4月28日,陵水縣解放。
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縣人民政府,隸屬
海南行政區。
1958年12月,陵水、
崖縣、
保亭三縣合併為
榆林縣,次年2月改稱崖縣,隸屬海南行政區公署。
1961年6月1日,陵水從崖縣分出,恢復陵水縣建制。
1987年12月,陵水縣改稱陵水黎族自治縣。此期間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銷,陵水黎族自治縣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
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縣隸屬
海南省。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地勢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主要由
山地、
丘陵、
平原組成。丘陵與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
沿海。全縣大小山嶺共24座,最高點為吊羅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
氣候
由於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候屬熱帶島嶼性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乾濕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乾燥。年平均氣溫25.2℃,年平均雨量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無霜,四季常青,是中國少有的天然溫室,適宜
熱帶作物和
反季節瓜菜的種植。但由於受島嶼性季風的影響,平均每年受3~5次
颱風的襲擊,最大
風力達12級,
風速40米/秒。
資源
土地
土壤成分為
壤土和沙質土,壤土主要分布西北部山區和丘陵地帶,沙質土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平原地區。
河流
陵水縣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流量大,落差高,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
陵水河、都總河、金聰河、港坡河,其中陵水河為最大河流,年平均流量9.3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210.7平方公里。它主要幹流發源於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娥隆嶺,支流發源於
吊羅山。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群英、陵城等6個鄉、鎮從水口港注入大海全長75.5公里。
礦產
植物
樹種多分布在吊羅山,有世界珍稀樹種多分布在吊羅山,有世界珍稀樹種—
青皮,是國家重點保護林木。殼斗科樹種有
紅綢、黑綢;梓科樹種有青皮、
坡壘、
橄欖;蝶形蝌蚪樹種有花犁;羅漢松科的竹等,還有
灌木及
人工造林林木的樹種多達800多種。
野生動物
海域
陵水黎族自治縣擁有1223平方公里的責任海域面積。東北起點為
分界洲島,沿135°角為基礎向深海伸延12海里,東南與三亞市海域交界。海域共有
香水灣、
陵水灣、
清水灣和
土福灣四個海灣;有分界洲島和南灣半島。
人口
數量概況
2009年,陵水全縣總戶數8.84萬戶,總人口36.46萬人,戶均4.13人。總人口中,男性19.10萬人,女性17.36萬人,性別比110.04;農業人口26.95萬人,非農業人口9.51萬人,分別占73.9%和26.1%;漢族人口16.29萬人,黎族人口20萬人,苗族人口732人,其他少數民族979人,分別占44.7%、54.9%、0.2%和0.2%。全年全縣出生6876人,人口出生率19.04‰(按總
戶籍人口計算);死亡1523人,人口死亡率4.22‰;人口
自然增長率14.83‰。
民族分布
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民族主要為
漢族、
黎族、
苗族。黎族是海南島上最早的民族,陵水的黎族主要分布在11個鄉鎮、兩個國營農場、489個黎族村莊,大體上分為三支系,即賽(加茂)支系、侾支系和杞支系;苗族是陵水黎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祖關鎮的
白水嶺、什巴三隊和
提蒙鄉的小南平;陵水以漢族為主,漢族主要居住在平原地區。
政治
主要領導
陵水縣委書記:麥正華
陵水縣副縣長、代理縣長:李鋒
縣委副書記:張納軍
縣委常委:邱雨、陳俊華、楊振斌、萬才勝(黎族)、王家俊、許芳玉(女,黎族)。
機構設定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辦公室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組織部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政法委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統戰部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直機關工委 |
陵水黎族自治縣史志辦 |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黨校 | 陵水黎族自治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
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府辦公室 | 陵水黎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陵水黎族自治縣旅遊發展委員會 |
陵水黎族自治縣農業委員會 | 陵水縣財政局 | 陵水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陵水縣教育與科學技術局 | 陵水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 | 陵水縣衛生局 |
陵水縣公安局 | 陵水縣司法局 | 陵水縣紀委監察局 |
陵水縣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 陵水縣民政局 | 陵水縣國土環境資源局 |
陵水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陵水縣交通運輸局 | 陵水縣商務局 |
陵水縣海洋與漁業局 | 陵水縣審計局 | 陵水縣水務局 |
陵水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 | 陵水縣統計局 | 陵水縣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
陵水縣縣直機關事務管理局 | 陵水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 陵水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
陵水縣信息化產業局 | 陵水縣熱作管理局 | 陵水縣畜牧獸醫局 |
陵水縣鄉鎮企業管理局 | 陵水縣農機管理局 | 陵水縣檔案局 |
陵水縣招商辦 | 陵水縣糧食局 | 陵水縣農綜辦 |
陵水縣農稅局 | 陵水縣扶貧辦 | 陵水縣林業局 |
陵水縣城市管理局 | 陵水縣交警大隊 | |
陵水縣文聯 | 陵水縣工商聯 | 陵水縣殘聯 |
陵水縣科協 | 陵水縣團委 | 陵水縣婦聯 |
陵水縣總工會 | | |
陵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 陵水縣供電局 | |
海南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陵水管理所 | 陵水縣國稅局 | 陵水縣工商局 |
陵水縣地稅局 | | |
經濟
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30.5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2億元,增長144.4%,創歷史新高,增幅居全省第一。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增幅居全省第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億元,增長65.3%,連續兩年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2億元,增長6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3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3785元,增長10.4%;城鎮登記失業率1.43%;人口出生率15.56‰;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12%。
2011年農林牧漁總產值40.9億元,比2006年增加21.6億元,年均遞增8.4%。全縣建成
無公害生產基地8個,設施農業從2005年的5000畝發展到3萬畝,
有機農業面積從2008年的380畝發展到8800畝,成為中國無公害瓜菜10強縣之一。發展遠洋捕撈業,扶持漁民建造36艘百噸鋼質漁船,漁民建造深水網箱養殖64組;率先在海南全省完成中心漁港建設,在全省建立漁港安全和漁業生產監控體系。
2012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實現78.5億元,同比增長1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0.57億元,增長2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0億元,增長44.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254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6389元,增長1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14億元,增長15.5%。全縣經濟實現了速度、效益、質量同步協調發展。
社會
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
陵水縣積極促進
就業和
再就業工作。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建立了政府促進就業的目標責任體系。
社會保障方面,2010年落實8247名企業離退休人員
養老金的調整、補發工作,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擴大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範圍,參合農民23.8萬人,參合率9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參保4.3萬人,參保率達90%以上,完成海南省下達的任務;城鄉醫療救助2.24萬人次,救助金750萬元。累計落實兌現城鄉低保對象7512戶。認真抓好救災救濟工作,切實解決困難民眾生活困難。
就業方面,2010年陵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3067個,安排部分被征地農民、下崗失業和
零就業家庭就業,並解決了464名大中專畢業生和
退伍軍人就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558人,超額完成全年就業再就業任務。
衛生事業
2009年陵水縣切實抓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完成了“五大”公共衛生項目,有701名
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加強防治
甲型H1N1流感和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位。進一步健全農村衛生三級衛生服務網路,成立了陵水縣中醫院。加強人口的科學管理,不斷完善農村基層計畫生育服務體系。
2010年完成了45間農村衛生室建設,動工建設縣皮防所等基礎工程。圓滿完成婦女兒童發展綱要規劃制訂的22項婦女兒童與健康指標任務。積極落實醫改工作任務,陵水全縣有21家基層醫療機構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新農合工作紮實開展,參合人數達25.2萬人,全年新農合制度補償23.4萬人次,補償金額2350.04萬元;
計畫生育工作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人口
出生率15.57‰,比海南省下達的指標低0.13個千分點。建立健全並落實各項醫療管理制度,改進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結合民主評議醫院,創建平安醫院;重點抓開單提成,索要紅包等方面整治。加快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和技術培訓及三基考核,加強病房管理及病曆書寫,醫療質量明顯提高。不斷加強陵水縣人民醫院和陵水縣中醫院的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縣醫療的龍頭作用。2011年1~9月份縣人民醫院診療109554人次,搶救住院危重病人625人次,搶救成功率95.68%,下鄉義診8次,免費診療2562人,業務收入3627.4萬元,與2010年同比增長16.7%。陵水縣中醫院診療43312人次,義診500人,業務收入418萬元。鄉鎮衛生院診療38502人次,業務收入2346萬元。全縣醫療衛生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陵水縣主要醫療機構有:陵水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陵水縣人民醫院等。
住房保障
按照
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陵水縣委、縣政府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工作部署,克服各種困難,創新工作思路,加大管理力度,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開局,有力地促進了陵水縣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
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2008年,該縣加快清水灣、香水灣、土福灣旅遊房地產建設力度,努力發展。房地產市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引進雅居樂、富力、東和集團等知名房地產企業進駐陵水,扎紮實實打下基礎,開拓市場,取得一定成績。2008~2010年,該縣房地產市場商品房累計銷售7645套,銷售面積105.5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51.06億元。
保障性住房體系初步形成
該縣住房保障局按照國家有關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法規,加強對保障性住房的領導,一是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先後制定了《陵水黎族自治縣城鎮廉租住房暫行管理辦法》、《陵水黎族自治縣經濟適用房暫行管理辦法》、《陵水黎族自治縣廉租住房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制度體系。二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設。2008~2010年,該縣建設廉租住房930套,建築面積4.6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8706萬元,有效地解決了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三是加大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力度。2007~2010年累計發放廉租住房補貼1855戶,保障人7811人,發放金額1585萬元。
水力
據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資料顯示,陵水縣有大小
河流共有150多條,
水利設施較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3宗,其中
水庫工程67宗,引水工程16宗。還有提水工程39宗。水庫總庫容量1.9億立方米,有灌溉面積9350公頃。水資源理論蘊藏量5.167萬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有1.6143萬千瓦,已開發利用0.384萬千瓦,正在開發的小南平電站,裝機容量0.126萬千瓦。
交通
港口
天然港口有
新村港、黎安港、
水口港、山中港、港坡港、其中最大港口是新村港,水域面積33390畝(潮間帶)13530畝,可利用面積18537畝。港內水文溫17℃~30℃,鹽度18.3%,適宜海水養殖。
公路
陵水縣境內有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和223國道(海榆東線)穿過,汽車站為海汽集團陵水車站。
陵水縣境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截至2011年10月底,全縣有公路147條,全長766.99公里,已實現全縣各鄉鎮通公路。
鐵路
陵水縣境內有海南東環高速鐵路穿過,火車站為陵水站。
海南高鐵時刻表初期日開行客列10對(對開),始發站基本是一個多小時發一列車。海口最早發車時間為上午7時,末班列車為20時30分,
動車組客列時刻表顯示,東環動車組客列有的站站停,有的隔站停。如D7313客列,16:30從
海口東站發車,途中僅在
美蘭站停留兩分鐘,之後直開三亞。
文化藝術
民性民風
《
瓊州府志》對陵水人民的評價(記載)是“民性樸直”。陵水人民不論是黎族、漢族、苗族或其他民族,向來襟懷坦白,真誠團結,不存嫉妒之心,且非常熱情好客。在相互往來中,總是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給客人以最好和熱情的接待。
據傳過去漢族人到黎族山區去做客,主人在買菜難的情況下,連抱窩的母雞也捨得殺來招待客人。黎族年老的女主人,對漢族客人總是習慣地稱呼為“子”(兒子、女兒),自稱為“亞媽”。無不使人感到親切。該縣黎族人民歷來有互相幫助的優良傳統,一家有事,百家幫忙,捐來獻酒相助。
居住條件
解放前,漢族居民,居磚木結構的低檐矮屋。水上居民(俗稱“疍家”),以“舟楫為家”或在海濱用竹、木茅草棚居住。黎族人民,結茅為舍。其茅舍搭蓋的形狀,如同漢族的金字形瓦房。苗族同胞,居形似漢族住宅或船形的茅屋。
飲食狀況
該縣漢、黎、苗族人民,歷來以
大米和
番薯為主糧。大部分地區米、薯混煮飯粥。部分地區米、薯分煮,先吃薯,後吃稀飯。
民族服飾
陵水的黎族,男子的服飾相同。上衣無領,對襟開胸。下身穿形似圍裙的“吊襜”,紅長布頭巾纏繞於頭上。解放後,紅布纏繞於頭,已不時興。中、青年男子穿著與漢族相同。年老者喜歡穿時裝短褲。黎族婦女,按方言區劃分,服飾各有差異。“孝族”婦女穿著黑色“桶裙”。“本地黎族”和“杞族”婦女,穿繡花“桶裙”。上衣無領、無鈕、長袖、對襟開胸。解放後。女青年的穿著,與漢族女青年相同,趕時興,穿著時髦的衣裙。但農村中的已婚婦女,婚後又恢複本民族的服飾。中、老年婦女喜戴銀質耳環、項圍和手鐲。據說銀質的裝飾品帶在身上,既美觀,又能驅邪,帶來吉祥。苗族的服飾,長期保持著本民族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右襟短衣,結辨卷於頭上,用長頭巾重重纏繞。解放後,基層幹部和男青年的穿著打扮與漢族同。婦女上身穿開右襟長口至膝的長衣,無領,有一個鈕扣。腰間綁一條綢帶。下身穿短裙,頭上結髮,包紮一塊繡花紋圖案的頭巾,披蓋一條繡有花邊的尖角頭巾,套一條紅帶垂在背後。腿部裹綁帶。喜戴耳環、手鐲等裝飾品。
婚姻習慣
該縣黎族的婚姻,就某種意義上說,比其他民族尤具進步性。首先,黎族的情侶,是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她)們通過對唱山歌,串“布隆閨”,俗稱“顧隆閨”(海南話叫“放寮”,即到閨女獨居的小草房旁唱山歌求愛)培養感情,選意中人。
傳統節日
因該縣黎族人民很早使用漢族的歷半,所以漢、黎族的傳統節日相同。有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盂蘭節(俗稱
鬼節)、
中秋節、冬節。經商者每月初二、十六有拜財神爺的習慣。苗族與漢、黎族部分相同,另外還有自己的節日。如舊年(相當漢族的春節)、年仔(農曆正月十五)、禾仔(農曆六月初六)、禾仔齋(農曆六月初七)、新禾節(農曆八月份,日子每年由道公擇定),聖誕節等。
方言
陵水漢語方言主要有
海南話(屬漢語閩南方言)、疍家話(
粵語)、
客家話(艾語)。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黎語和苗語。海南話、疍家話和艾語,是3種截然不同的語言。海南話是陵水縣境內的主要語言,講海南話的人口占漢族人口的92%。漢族人講海南話,而境內的黎、苗族人也能用海南話與漢民交流。講海南話的地區有椰林鎮、三才鎮、英州鎮、黎安鎮等。粵語屬漢語方言之一,新村鎮的海鷹、海歐、海燕行政村是水上居民聚居的地方,其語言稱為“疍家話”,準確的說法應稱為“粵語”,這3個村操粵語的人口占陵水全縣漢族人口的6.5%。艾語(客家話)也屬漢語方言之一,光坡鎮坡尾行政村的坡尾村、大村和銅嶺村以
客家人居多,其語言為“艾話”。操艾話的人口占全縣漢族人口的1.5%。陵水境內的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該地區的黎語主要為侾(哈)方言、杞方言和台(塞、加我)方言,黎語各個方言的語法大同小異。陵水境內的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與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稱金門
瑤族的語言基本相同,在海南島內各縣的苗族都操同一語言,差異很小。
教育
解放以前,陵水縣均設有書院、私塾,是陵水縣辦學的主要形式。清代末年,縣學被廢,城鄉興辦私塾。宣統年間,致力提倡改良陵水縣私塾,宣傳知識教育。民國年間,國民政府在原有私塾的基礎上,把人口比較稠密,辦學條件相對優越的鄉村私塾改辦國民學校。隨著國民學校的創辦,國民教育的興起,私塾教育形式逐漸減少。抗日戰爭時期,因避於戰亂,學校關閉,全縣就讀於國民學校的失學者日益增多,私塾教育又興起。解放前夕,陵水縣還有一定數量的私塾存在。解放初期至1952年間,縣人民政府對國小教育進行統籌,創辦了公立學校,私塾被公立學校所代替。
至2010年,陵水縣各級各類學校130所,其中職業中專1所,完全中學2所(
陵水中學、
陵水縣民族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含2所民辦學校);鄉鎮初級中學13所;完全國小109所(含3所民辦學校)。幼稚園47所(其中公辦幼稚園1所,民辦幼稚園46所)。全縣中國小在校生49869人,其中,職業
中專1577人;普通高中4004人;國中16452人,國中階段毛入學率96.1%;國小2808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在園幼兒9010人。全縣中國小和公辦幼稚園教職工3551人,其中中國小專任教師3509人(國小教師2043人,國中教師1145人,普通高中教師220人,職業中專教師101人),公辦幼稚園教師28人,職工14人。
風景名勝
概況
陵水具有光輝的革命鬥爭歷史和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旅遊資源。全縣共有旅遊景點17處,主要旅遊景點有:陵水縣蘇維埃政府遺址、日本軍隊侵陵刻石、
三昧寺、
南灣猴島、
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香水灣、分界洲島、
椰子島、土福灣、
清水灣、
高峰溫泉等,其中南灣猴島是著名旅遊景點,也是中國唯一的中華獼猴自然保護區。
分界洲島
分界洲島過去是一處無人居住的小島,位於陵水東北部海面,距
牛嶺隧道約八海里。2002年5月,陵水環球旅業有限公司投資對這個小島進行旅遊開發,幾乎一夜之間,分界洲島揚名島內外,成了一處旅遊熱點。
分界洲島(又稱生存島),遠看形狀像
馬鞍,最高處海拔為99米。當地漁民稱之為“美女島”或“觀音島,島上滿山長滿
刺桐花。古人“鸚鵡啼時椰子結,木棉花落刺桐開”說的就是這種花。
分界洲島周圍海水清澈湛藍,銀灘閃爍,珊瑚斑斕,怪石嶙峋,岩洞幽深。分界洲島的自然環境與海洋資源之好,可以與三亞的
蜈支洲島和文昌的
銅鼓嶺媲美。
(圖冊圖片來源:)
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南島東南部,地跨陵水、
保亭、
瓊中、
五指山、萬寧五個市縣之交,處北緯18°43′~18°58′,東經109°43′~110°03′,總面積3.8萬公頃。林業局局址(公園管理處)距離海南東線高速公路陵水出口20公里,距離省會海口市217公里,交通便利。
吊羅山是中國珍稀的原始
熱帶雨林區之一,1999年5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是海南省東部規模最大的森林公園,總面積達3.79萬公頃。公園距高速公路陵水縣開口處僅22公里,與海南一些聞名景區相輝映,其周邊東部與
興隆溫泉、
東山嶺佛教文化區、
石梅灣、香水灣毗鄰;南部與南灣猴島、三亞市相望;西部與保亭
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山市接壤;北可遠眺五指山。公園內外交通便利,景區區位條件優越。
(圖冊圖片來源:)
南灣猴島景區
南灣猴島位於海南省陵水縣南約14公里的南灣半島。它依山傍水,三面環海,形狀狹長,總面積為10.2平方公里,大小12個山頭連綿起伏。山上大小
岩洞無數,奇岩怪石嶙峋。南灣猴島上的動植物物種種類繁多,
森林覆蓋率達95%,
生態資源極為豐富。全島生長著茂密的闊葉林和
灌木叢林,四季花果飄香,風景秀麗,氣候怡人。截至2003年12月,有獼猴29群,共1800多隻,有4群已被馴化成功,可供遊人觀賞逗樂。南灣猴島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熱帶島嶼型獼猴
自然保護區。2005年正式被評為
國家AAAA級景區。
(圖冊圖片來源:)
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
蘇維埃舊址簡介位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中山東路,占地面積1127平方米,已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
陵水蘇維埃舊址原為瓊山會館,始建於民國十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不久,瓊崖第一個紅色政權——陵水縣蘇維埃政府就在此誕生,在這裡重新點燃了全海南島革命鬥爭的火種。解放後,陵水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冊圖片來源:)
著名人物
廖紀,字時陳,號龍灣,東光人(現
阜城)原籍廣東陵水那亮鄉(現海南萬寧
貢舉村)。弘治三年
進士。授考功主事,屢遷文選郎中。正德中,歷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廠,羨金無所私。遷吏部左、右侍郎。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書。調兵部,參贊機務。被論解職。
黃振士同志,中國共產黨員,瓊崖早期農民運動的傑出的領導人之一。在大革命時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領導了瓊崖南區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創建了中共陵水縣黨組織和瓊崖第一個紅色政權—陵水人民政府(1927年12月改為陵水縣蘇維埃政府)。他歷任陵水黨小組長、中共陵水縣委首任書記、陵水縣人民政府委員、瓊崖討逆軍第八路軍黨代表、陵水農民協會主席、陵水縣蘇維埃政府委員、瓊崖特委第二、第三、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和瓊崖特委駐陵崖地區特派員、巡視員等職。
宗人弟(1841年~1919年)原姓江,名大運,祖籍福建福州府,後遷居陵水縣。是清末民初陵水縣著名的中草藥醫生。幼年進入福州府附近的一座少林寺當小
和尚,深得一位姓宗的老
方丈的厚愛。在老方丈的指點下,習武學藝,並得老方丈傳授的骨折中草藥秘方。同治元年(1862年),宗人弟到陵城謀生,與一位馮姓少女相戀並結了婚。後來遷到陵水走水坡村安居。在陵水一帶行醫。因其武藝高強,接骨醫術高明,熱情、殷勤地為民眾治病,在民間威望甚高。經他治癒的骨折病人數以百計,他的故事在陵水地區廣為流傳。
王瑄(1648年~1730年),字玉斯,陵水縣
安馬村(今椰林鎮安馬村)人。清代貢生,候選翰林進士,官居廣東肇慶府
廣寧縣(現廣東省
四會縣)司訓。在肇慶府時,選送多名文士上京參加
科舉考試,許多人考取進士,進入翰林院。回故里陵水掌學時,著力培養人才,其中有保送黃開秀入試,取得歲貢生。這就是說,在他門下,“人文蔚起”。
地方特產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地方風味小吃。出自陵水縣民間,是以大米磨漿製成的線狀粉條,加入各成熟的配料和味料攪拌而成,因其用米醋調味而得名。風味特色:味香甜微酸,質柔潤爽滑。一般為涼食,加辣椒更起味,刺激食慾,也可加熱湯摻著吃。
琵琶蟹
琵琶蟹是海南名特產,學名“蛙形蟹”。因其貌怪異,產地漁民又稱之為“瓊獸蟹”。其體徵為:頭胸甲呈蛙形,狀似琵琶琴,螯足壯大,對稱,前足四對,指節均扁平呈鏟狀,且具軟毛。與其他蟹最大區別是直行而不是橫行。琵琶蟹生活於近海10~30米深處的沙底上,多潛伏沙中。海南主要產區在陵水新村港灣一帶。每年3月前後為捕撈旺季,這時的琵琶蟹,體大,肉肥,味極鮮美。
雞腿螺
雞腿螺,俗稱“美人腿”,為海南特產貝類海鮮,主要產地在陵水縣黎安、新村港一帶海域。每年3月至6月,10月至12月為生主旺季,以高蛋白、低脂肪、肉質肥嫩、味道鮮美而享盛譽。
聖女果
聖女果又稱小
西紅柿,珍珠小
番茄,櫻桃小番茄,既可蔬又可果。也可以做成蜜餞,果實直徑約1~3厘米,鮮紅碧透(另有中黃、橙黃、翡翠綠等顏色的新品種),味清甜,無核,口感好,營養價值高且風味獨特,食用與觀賞兩全其美。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