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園妾》是唐朝時期的一首古體詩,作者是白居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陵園妾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古體詩
- 作者:白居易
詩歌原文,詩歌簡介,寫作時間,
詩歌原文
四季徒支妝粉錢,三朝不識君王面。遙想六宮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雨露之恩不及者,猶聞不啻三千人。三千人,我爾君恩何厚薄。願令輪轉直陵園,三歲一來均苦樂。
詩歌簡介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陵園妾》,描述了為皇帝守陵的宮女形象:陵園妾,顏色如花命如葉。命如葉薄將奈何,一奉寢宮年月多。年月多,時光換,春愁秋思知何限。青絲髮落叢鬢疏,紅玉膚銷系裙慢。憶昔宮中被妒猜,因讒得罪配陵來。老母啼呼趁車別,中官監送鎖門回。
山宮一閉無開日,未死此身不令出。松門到曉月裴回,柏城盡日風蕭瑟。松門柏城幽閉深,聞蟬聽燕感光陰。眼看菊蕊重陽淚,手把梨花寒食心。把花掩淚無人見,綠蕪牆繞青苔院。
四季徒支妝粉錢,三朝不識君王面。遙想六宮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雨露之恩不及者,猶聞不啻三千人。三千人,我爾君恩何厚薄。願令輪轉直陵園,三歲一來均苦樂。
這些守陵的宮人也曾擁有青春美麗的容顏,但是命途多舛,薄命如葉,在後宮得不到皇帝的恩寵,只能長年奉守陵園中的宮室,在無盡的愁思中虛度年華,任憑紅顏老去。被遣派守陵的原因是在宮中的爭寵鬥爭中失敗,被猜忌、被迫害,成為犧牲品。告別親人,被宮中太監押送到陵園來,鎖住的是大門和無望的青春,到死都出不去。陵寢前面植松為門,四周植柏築牆,環境清冷寂寥,甚至陰森恐怖。重陽節、寒食節,一年年的菊花黃梨花白,淚落無人見。長安大明宮的宣徽殿、浴堂殿曾經留有與君王歡聚的情景,但是失寵或者從來就不曾得到君王眷顧的宮人何止三千人呀。這些無寵的宮人不妨輪流來這裡守陵,共同分擔這份悽苦無助。最後這想法其實是與制度不符的,因為山陵的嬪妾本為已經侍奉前朝的宮人,在皇帝死後來守陵,不存在輪轉的可能。
把守陵作為制度始於西漢。不僅皇帝死後要命令那么多宮女去陪著他,有時候皇后、太后單獨下葬,也會安排一定數量的守陵宮女。西漢初年,呂后妒恨劉邦的寵妃,在高祖駕崩之後,呂后便把那些沒有生育子嗣的嬪妃打發到陵園去居住。漢武帝後宮人數膨脹,他死後,守陵的嬪妃宮女人數更多。
寫作時間
貞元二十一年(公元八零五)春,唐德宗病重,不到一月駕崩,在位二十六年,享壽六十四歲。太子誦即位,是為順宗。
順宗即位時已抱病在身,且久治未愈,大臣連面都難見一次。與此同時,宮中官宦之間明爭暗鬥,由王叔文,王坯,宰相竇韋等人奏請施行的幾項改革妨礙了以俱文珍,劉光綺,薛盈珍為首的宦官的利益,於是計謀加以報復。他們私下密告順宗速立太子,企圖另立新君。順宗因自身久病,不得不採納立廣陵王敦為太子,改名為純,繼而監國,並於不久之後因大勢所逼禪位太子,改元永貞,是為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