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儀

陳舜儀,1903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圍陳一小商人家庭。1921年高小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陸安師範學校。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留校任職陳舜儀的學生時代,正是五四運動前後,社會主義思想開始在海豐傳播,各種青年社團先後成立。《新海豐》、《赤心周刊等相繼出版。爾後,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震撼了兩廣地區。陳舜儀受彭湃的影響,很快接受新思想,積極參加社會革命活動,成為學生領袖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舜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出版《新生》,國共合作,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白色恐怖時期,不幸犧牲,

人物簡介

姓 名:陳舜儀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廣東海豐
出生年月:1903年

人物生平

出版《新生》

1923年,發生“七五家潮”。海豐家會被反動派鎮壓,剛成立的工會也漸沉寂。在黑雲蔽天的形勢下,陳舜儀與林道文、陳佐邦等一批進步同學在陸安師範組織“新生社”,出版《新生半月刊,揭露社會的黑暗,號召學生關心社會,參加改革,被彭湃譽為“農民運動的橋頭堡”。

國共合作

1925年,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後,陳舜儀改“新生社”為”新學生社”,任該社常委。同時受被新成立的國民黨海豐縣黨部任為第一區組織員,併兼任海豐縣工會籌備處執委兼宣傳部長,他以澎湃的革命熱情從事組建基層工會和發展黨員的工作。為國共合作,澄清海豐縣政治做了貢獻,因此遭受反動派的仇恨。同年9月後任“新學生社”常務委員、縣總工會籌備處執行委員會宣傳部長。同年9月,陳炯明殘部重犯海陸豐,陳舜儀和部分戰友撤至香港,反動派勾結港英當局將其逮捕,後經組織營救獲釋。10月,第二次東征軍再克海豐,經林蘇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陳舜儀入後,歷任小組長、支部書記、區委書記等職,同時兼做縣總工會領導工作和國民黨的組織工作,為重建海豐縣總工會發揮重要作用。

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

1927年,陳舜儀參加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兼任農軍中隊長。第二次起義後,任海豐縣臨時革命政府主席團委員,並同中共海陸豐縣委組織委員鄭志雲同志負責接應進入海陸豐的南昌起義軍。第三次起義時,陳舜儀率領農軍和工作人員參與工農革命軍圍殲敵人,身先士卒沖入縣城,取得了武裝起義的勝利。

白色恐怖時期

1927年12月海豐縣第一次共產黨代表大會上,陳舜儀當選為中共海豐縣委首任書記和縣蘇維埃政府委員。在東江特委領導下,為進行土地革命和縣政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1928年1月下旬海豐縣舉行第二次黨代會。因受“左”傾錯誤的影響,陳舜儀被革去縣委常委職務,降任縣委秘書長,但他不計個人得失,繼續勤勤懇懇工作。
1928年3月1日國民黨反動派攻陷海豐縣城。海豐縣委和東江特委撤到農村領導鬥爭。下旬,東特委機關移到惠來,縣委成員多犧牲或失去聯繫,陳舜儀毅然挑起重擔,堅持反“圍剿”鬥爭。1928年7月1日,在海豐縣第三次黨代會上,作《海豐工作經過及黨務狀況》的報告
1928年9月,海陸惠紫暴動委員會主席楊望和鄰近縣委領導同志多數犧牲海陸豐等縣與東江特委的聯繫斷絕,革命形勢極為嚴峻。在危急關頭,以陳舜儀為代表的海豐縣委提議,參加海陸惠紫四縣暴動委員會會議的四縣縣委表於10月6日召開特別會議,成立海陸惠紫臨時特委。陳舜儀被推選為書記,報廣東省批准為海陸惠紫特委。在“六大”精神鼓舞下,特委領導四縣,整頓和恢復黨組織,進行艱苦鬥爭。12月廣東省委在給特委的信中說“你們經過幾個月艱難困苦奮鬥現在還能保持海陸惠紫一部分政權,而且黨與蘇維埃的工作最近都有進步,無限寬慰”(見《海陸豐革命史料》第二輯第396頁)。
1928年12月~1929年1月間,海陸惠紫特委召開黨代表會。廣東省委派陳郁參加會議。傳達“六大”和省委第二次擴大會議決議,陳舜儀再度當先為書記。
海陸惠紫特委黨代會剛結束,國民黨反動派瘋狂掃蕩海陸惠紫地區,實行“三光政策”,特委在海豐無法立足,遷到惠陽。當時特委處境非常艱難。陳舜儀在給廣東省委的報告中說:“前半月只有每天躲避敵人,幾有被全消滅之危險。後半月來海豐名區都站不住了。一方面受敵人圍剿,不得已轉移到惠陽境內的鄉村潛伏,半月來每日在深山上的石洞里過那整天沒有光線的黑暗生活。精神上、肉體上具感莫大痛苦”(《海陸豐革命史料》第二輯第446頁)。但是,他並完全放鬆工作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努力積極尋找集合躲跑到惠陽的同志,並在附近組織農會。1929年4月下旬,陳舜儀回到海豐,打通各地聯絡
在陳舜儀的領導下,特委制訂了游擊戰爭的計畫和原則。以海豐的公平為中心,開展武裝鬥爭,其他各地牽制敵人及做回響工作。游擊戰爭的原則是:攻擊敵人力量薄弱地區,能造成政治影響,又有民眾基礎,能得民眾幫助的地方;進攻時不保守,流動不固定,動作要絕對秘密迅速。當武裝力量還薄弱時,由各鄉支部領導遊擊戰。力量發展時,適當集中。
在陳舜儀的領導下,數月間,特委鬥爭不斷取得勝利。10月,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七師第四十九團。經過大小數十戰,發展近千人,成為東江地區的一支勁旅1930年5月,四十九團被編入東江紅軍第十一軍第四縱隊
軍事鬥爭勝利同時,蘇維埃解放區也不斷擴大。4月,在陳舜儀為首的特委領導下,成立海陸惠紫革命委員會。5月,在八鄉山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東江蘇維埃政府。陳舜儀雖然沒有參加此次會議,但仍被選為執行委員。6月,根據廣東省委指示,海陸惠紫革命委員會改為“東江蘇維埃惠州十屬特別委員會”。當時惠州十屬特別委員會轄海豐陸豐兩個縣蘇維埃政府惠陽紫金兩個縣革命委員會,後又發展成為一個紫河特區蘇區人口達到20萬左右,非蘇區的農會會員1萬。有黨員5000餘人,團員1000多人。
陳舜儀領導海陸惠紫蘇區的鬥爭,受到廣東省委的通告表揚和黨中央的重視。1930年,廣東省委在一份通告中指出:“最近海豐陸豐工作的恢復發展,蘇維埃解放區已逐步普遍,鮮紅的旗幟仍飄揚於海陸豐”(《廣東革命歷史檔案集》甲種第17冊第158頁)。《紅旗》報的《赤色版圖》專欄,亦以《復活後的海陸豐》為題,介紹海陸惠紫的鬥爭,說“蘇維埃解放區已擴大,一日千里”。

不幸犧牲

海陸惠紫特委同東江特委合併,陳舜儀調任廣東省委工作。先後任農委書記、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南方局常委等要職。10月,陳舜儀巡視閩西蘇區,足跡遍及閩西八縣,傳達中央六屆三中全會決議,成立閩粵贛特委,協助閩西特委解決一系列重大問題。11月中旬紅十二軍準備奪取漳州根據地,指示閩西特委廣泛發動民眾,開展慰問紅軍,動員青年入伍等項活動。28日,陳舜儀出席閩西特委全體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1931年1月,回到香港不久,中共南方局和省委機關因叛徒告密而遭受嚴重破壞。陳舜儀與夫人周淑琴冒險到省委機關偵察,被埋伏警探逮捕。獄中,化名林德源,同英警當局鬥爭。但後被叛徒指證暴露身份,陳舜儀受盡種種酷刑,後來被敵人押上輪船準備引渡廣州,途中他不顧遍體鱗傷跳海潛逃,不幸被敵人捉回,受盡嚴刑拷打3月廣州被槍殺。(據柯磷《參加革命運動的回憶》有關陳舜儀犧牲的情況有不同的陳述:“例如陳舜儀,被敵人抓去,受盡種種酷刑,後來被敵人押上輪船準備運往上海,途中他不顧遍體鱗傷跳海潛逃,不幸被敵人捉回,活活打死。”)
犧牲前,他正氣凜然地對敵人說:“你們能殺死我,但你們永遠殺不盡革命,最後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