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升,字鐘毓,人稱秀升爺,潮陽縣貴山都貴嶼(今貴嶼華美村)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中秀才,歷任潮陽勸學所所長、六都高等國小堂總教習等
基本介紹
- 本名:陳秀升
- 別稱:秀升爺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出生地:潮陽縣貴山都華美村
- 出生時間:1870年
- 去世時間:1930年
- 主要作品:《桂山懷古》
生平簡介,辭官從教,作品一覽,居鄉軼事,歷史評價,
生平簡介
陳秀升(1870~1930),字鐘毓,清末年間出生於潮陽貴嶼一書香門第。自幼好學並且聰慧,5歲時便識千餘字,被譽為“神童”。清光緒九年(1883),年僅13歲時參加童子試考中第一名。光緒十五年(1889)中秀才,後入讀潮州金山書院,師從吳道鎔等名師學習。
光緒二十三年(1897)考取貢生入讀國子監,由於其好學且有悟性,深得吳玉臣老師的喜愛,最後被推薦為福建長樂縣令。但是清朝末年官場的腐朽卻讓陳秀升深感厭惡,最終辭官從教,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回潮陽創辦了界河國小堂,並被推薦為潮陽勸學所所長。在任期間,他憑藉創辦界河國小堂之經驗,在潮陽大辦教育,擴充教育經費,力推潮陽教育發展。
宣統元年至三年(1909-1911)期間轉任六都高等國小堂總教習。民國十二年(1923)在潮陽創辦文學社,開辦文學講座,出版文學刊物,培養文學創作人才,宣揚地方歷史文化,有力地推動潮陽地方文化發展。民國十九年(1930)病逝,享年61歲。在陳秀升的一生,為官時間不長,但是卻為家鄉文化繁榮盡心盡職,憑藉自己的才能推動地方教育、地方文化的發展,為近代潮陽的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與郭經、鄭浩被稱為潮陽三學士。
辭官從教
清末民初,在潮籍學者中,陳秀升以不圖富貴,辭官而回鄉興學被傳頌至今,清光緒二十五年八月(公元1899年)著名詩人丘逢甲曾贈詩曰:“天涯心逐白雲飛,瑟瑟秋蘆點客衣。回首大宛山上月,更無緘札向當歸。”
陳秀升幼年被稱為“神童”。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 年)考中秀才,年僅十五歲。後就讀於金山書院,得到翰林吳道榕和名儒陳龍友的悉心指導,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901年)隨老師陳龍龍入雙髻山石室攻讀兵略與經濟學,清光緒二十三年選貢生,入國子監,師從翰林吳玉臣。陳秀升聰慧好學,能詩能文,特別對於治政有獨特見解,甚為吳玉臣嘗識,吳竭力向清廷推薦秀升 “是個不可多得人才”。清廷於光緒二十九年,任命陳秀升為福建長樂縣令,可是陳秀升深感官場腐敗,有志難施,他不願為官,毅然返回廣東潮陽,恩師吳玉臣問為何故,秀升答道:“我淡泊名利,不想當官,當回鄉興學,報效梓里。”言辭懇切,令吳玉臣甚為感動,遂道:“君有此志,不失為豪傑也!”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陳秀升回到潮陽華美村,即倡辦界河國小堂,他一面捐出巨資,一面高薪聘請縣內知名教師任教,學校辦得十分出色,同鄭浩、郭經被譽為“潮陽三學士”。翌年,被推薦為潮陽勸學所所長,勸學所是縣府主管教育的機關,他一上任,即在縣內竭力倡辦學堂,三年內,全縣各鄉村學堂增加至三十六所,為解決教育經費,他一面奔走呼籲,動員商賈富豪捐資助學,並建議將當時的部分稅捐用於教育事業,使全縣教育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新景象。在此期間,他與寓居潮陽的著名詩人丘逢甲志趣相投,經常在一起切磋教育事業,詩文應對。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他辭去勸學所長之職,專任六都高等國小堂總教習,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返回貴山都華美村老家,專事著述,創辦貴嶼文學社,出版《潮陽桂嶼文學社季征》雜誌,培養了一批文學創作人才,他寫的多篇介紹潮陽民情風俗的文章,也被縣學校採用為鄉土教材。
作品一覽
桂山懷古 調寄《滿江紅》
陳秀升(字鐘毓)
趙宋江山,都改矣,難尋訊息。嘆此地,山川人物,亦非疇昔。
白玉蟾詩仙跡在,吳高士隱居猶識。
望故園,荒廢后峰危,前流急。悲往古,幾誰識。亡國恨,成陳跡。
問吳家兄弟,盡忠日?文丞相勤王軍敗,同時殉難令人泣。到今日,只有五坡青,桂山碧。
陳秀升(字鐘毓)
趙宋江山,都改矣,難尋訊息。嘆此地,山川人物,亦非疇昔。
白玉蟾詩仙跡在,吳高士隱居猶識。
望故園,荒廢后峰危,前流急。悲往古,幾誰識。亡國恨,成陳跡。
問吳家兄弟,盡忠日?文丞相勤王軍敗,同時殉難令人泣。到今日,只有五坡青,桂山碧。
為《潮陽桂嶼文學社季征》題序:“文章之道,與世運升降為盛衰,自古然矣!蓋盛世之文,自有昇平氣象;衰世之文,自有危亂憂思。……今時之文章,悲憂哀怨之聲多,而喜樂歡愉之聲少,勢必然矣!”
居鄉軼事
陳秀升在家鄉期間,還有一段與朝鮮著名學者金義烈的交往佳話。金義烈於日本侵朝期間,不為日方利用,毅然來到中國,參觀“國子監”舊址,讀陳秀升文章,深為感動,歷經千山萬水,到潮陽尋找到陳秀升。據《潮陽縣誌》記載東方知名學者金義烈晤陳秀升情景:“金君義烈,甲子元旦(民國十三年,1924)叩門請謁,略通官音,繼以筆談,道宗孔孟,學則程朱,上下古今,源本忠孝,半日話言,悲哭身世,從此時相過從,幾成知已。”此後,金義烈經常與陳秀升探討潮汕傳統文化傳統,了解潮汕民情,後寫成多篇專文在東南亞和西歐發表。是年秋,金義烈辭別秀升前往東南亞,陳秀升賦詩《贈朝鮮志士金居義烈》,詩的後半段寫道:
賢者避世次避地,其雄豈甘作寓公?
亞洲幅員極廣大,河山孰作主人翁?
贈君此詩三嘆息,一篇血淚送歸鴻。
賢者避世次避地,其雄豈甘作寓公?
亞洲幅員極廣大,河山孰作主人翁?
贈君此詩三嘆息,一篇血淚送歸鴻。
歷史評價
丘逢甲曾說過貴嶼山“奇氣鬱盤”,歷代人才輩出,現又孕育了“豪士陳龍友”,還培養了陳秀生這樣的“高足生”,可惜我來遲了未能相見。
縣誌記載:在陳秀升的一生,為官時間不長,但是卻為潮陽文化繁榮盡心盡職,憑藉自己的才能推動地方教育、地方文化的發展,為近代潮陽的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