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強

陳海強

陳海強,男漢族。1973生於上海。1995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學士學位。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架上繪畫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海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73年
  • 職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畢業院校:上海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個人經歷,學習經歷,藝術簡歷,獎項,聯展,作品簡介,畫作簡介,表達寓意,作品評論,作品賞析,

個人經歷

學習經歷

2011年9月——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創作博士2006年9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攻讀架上繪畫碩士學位1991年9月——1995年6 月上海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學士學位
陳海強陳海強

藝術簡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輯

獎項

2008年—— 記憶土山灣畫展——獲二等獎
城市之新寓言城市之新寓言
獲光華獎學金
2007年—— 獲王嘉濂美術獎學金,
上海中國畫院高校美術獎學金
2001年—— 上海青年美術大展——獲二等獎
1995年—— 上海高校聯展優勝獎

聯展

1993年—— 上海油畫展 (上海美術館)
1994年—— 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上海美術館)
1995年—— 上海高校聯展優勝獎
1997年—— 第四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上海展 (上海美術館)
1999年—— 首屆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解放上海50周年美術作品展 (上海美術館)
2001年—— 上海青年美術大展——獲二等獎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第五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 (廣州美術館)
上海美術大展 (上海美術館)
2002年—— “邊緣具象”當代油畫作品展 (上海大劇院畫廊)
2004年—— 具像2004 (圓點藝術沙龍)
“重疊”浙滬當代繪畫藝術展 (浙江展覽館)
2006年——首屆中國當代學院水彩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
“貳千度”新學院當代油畫作品展 (聚榮軒畫廊)
2007年—— 07序曲——視覺新春 (上海浦東新區圖書館)
非常印象——中國青年油畫家優秀作品提名展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
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明園藝術中心)
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上海浦東展覽館)
第二屆中國美術院校師生油畫作品
上海優秀青年油畫家作品展(徐匯藝術館)
中日交流作品展(大阪藝術學院)
2007上海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明園藝術中心)
第八屆全國水彩、水粉作品展覽(大連市圖書館)
“時代精神”——全國人物肖像油畫作品展覽
07.70經典(上海藝術博覽會)

作品簡介

畫作簡介

蘇州河上拖船仍在嗚咽,時空卻早已超越了光怪陸離的隧道——它似乎收納隱藏了所有的上海氣息,緩緩得,平靜得,那樣流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靜默而單純。在其舒緩流淌的外表之下奔流著充滿張力的血液,而我就依傍著這條河流生長,青春隨著年華與河水一切逝去。我渴望通過輕薄,蒼白的畫布傳達出這個城市對我的侵占與滋養;腐蝕與修復;壓抑與包容。那是一種抑制的情緒,一種根植與DNA中的狀態,但不代表它不會奔流充盈,變異和遺傳。我追溯著蘇州河源頭遊走倘佯,一路沉沉浮浮,一樣被拋入沙礫中沉澱。一路我尋覓著那隻空酒瓶,希冀尋找到“myShangHai’sidentity”亦或“thepassporttothefuture”。驀然回首,在這苦苦搜尋的過程中,我似乎重拾了自我,冥冥之中感悟只有在不斷的找尋之中才能保持住自己,又何必在乎哪裡是答案,哪裡是終點呢?
陳海強作品陳海強作品

表達寓意

這一切就象反反覆覆鋪陳開來的寓言,借何所指,借何所寓,你我各有不同的見解,且讓它不同好了。生命原本就是儀式,就是獻禮,就是犧牲。它也不必肩負什麼使命,是寓言指導生活還是生活反諷寓言?蘇州河幾乎就是主宰我的夢想,一種原生的,本土的狀態;血液和氣質,或清或濁,或靜或動,或走或留。十里洋場的上海,一條蘇州河彷佛隔開舊上海的風花雪月和新上海的紙醉金迷。一切都存在,一切又都不那么真切,我便無以為計了,我更無能為力了,只能用或厚或薄的顏料塗出這淺淺的夢,亦或就是我的生活態度:既刻意又隨性,既想留下河水的痕跡,又願意看到無色的白浸潤一切。蘇州河旁的建築鬱鬱蔥蔥,竟覺得森然,用筆點點戳戳,竟有“范瘌痢”的遺風,另一種《溪山行旅圖》,只是高士之情何處尋?
蘇州河本身就是一種或數種象徵,具體象徵什麼恕我說不上來。要是誰能說上蘇州河象徵什麼,那他一定是個弱智或冷血。這些都是無法描摹的呀!且讓我始終在懵懂里塗抹,夢遊在筆觸的縱橫里,自身、畫布都應著蘇州河水舒張與呼吸,希望先知和後覺都能倘佯在這條河流中,請把腳踏進去……
只要感受什麼也不必做……

作品評論

蘇州河之新寓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培育了肉體軀殼之外,更滋養了精神氣質,以及各自對自己故鄉那千差萬別的情感。上海人的母親河――蘇州河不過54公里長,卻擰出了9處急彎,此等曲折仍比不上其歷史命運的變遷悲歡——蘇州河的百年風雨與上海城市化、工業化和殖民化進程息息相關地捆綁了在一起。作為上海人的生存之源,棲息之地,在短短的一百五十年中,她經歷了掘金式的開發、毀滅性的污染與生態復甦的再生。生於1973年的上海油畫家陳海強依傍著蘇州河度過了青春年華,可以想像,這流淌著無數故事的蘇州河對細膩敏感的他產生了多大影響。在他的近作《蘇州河之新寓言》系列油畫中,素雅
的灰色調描繪出朦朧中的上海。仿佛站在金茂大廈樓頂望著夕陽映照下的大都市,一切的車水馬龍、繁華喧鬧都寂靜地埋沒在塵霾中。無可辯駁地存在卻又怎么也看不真切。這一系列的作品風格相較於他之前充滿魔幻寫實主義的環保主題作品有著強烈的反差。正如陳海強在他的創作隨筆所講:“渴望通過輕薄,蒼白的畫布傳達出這個城市對我的侵占與滋養;腐蝕與修復;壓抑與包容。”上個世紀初,隨著蘇州河沿岸人口的劇增,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肆無忌憚地排放,蘇州河的污染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逐漸成為了一條“臭水溝”。改革開放後,國家政府加大了污染治理,並對沿岸建設進行了重新規劃。蘇州河水質明顯改善,兩岸綠樹成蔭。然而,治理過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沿岸地產商的過度開發使得蘇州河陷入了“峽谷效應”的窘境,陳海強在作品中也正反映出這種情況。陳逸飛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蘇州河兩邊那么多高樓,似乎蘇州河變小了,就像是城市峽谷里的一條陰溝。我在巴黎的時候,看塞納河,它的河面並不寬,也許和蘇州河差不多,但兩邊地帶嚴格控制建築層高,距河也非常遠,那樣有文化的氛圍,那就使城市變美了。”本想將蘇州河打造成上海的“蘇荷區”或者“塞納河”的初衷卻帶來了負面的效果,如今的蘇州河也透露出一種“樹欲靜而風不止”的無奈。
《蘇州河之新寓言》《蘇州河之新寓言》
在沉靜舒緩的河流樓宇背景上,陳海強筆下的人物更顯得張力十足:煙塵中,縱情起舞的少女,似乎在慶祝著莫大的喜訊,“舒展”、“自由”、“輕鬆”,在她們舞動的裙角和揚起的發梢中被表現得痛快淋漓;迷霧中,面色凝重,眺望遠方的少女,似乎在為不可知的前程默默擔心。人物的線條簡潔流暢,纖柔的四肢透露出堅定的力量感。當畫家“抑制的情緒”和“根植於DNA中的狀態”終於得以“奔流充盈”時,他“只能用或厚或薄的顏料塗出這淺淺的夢”。畫面中的人物亦昭示著畫家自己的生活態度:“既刻意又隨性,既想留下河水的痕跡,又願意看到無色的白浸潤一切。”
正如同是寫蘇州河的詩詞,在不同時代的白居易與唐寅筆下的蘇州河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陳海強畫布上的蘇州河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質,使得他的作品洋溢著濃濃的歷史記錄氣息。畫中人物超現實的姿態加深了繪畫的故事性與可讀性,帶給觀者更多思索的餘地,所謂“寓言”,想必意欲如此。
品讀陳海強的作品多日,囿於對蘇州河歷史了解只匱乏,遲遲不敢輕易置喙。近日忽聞蘇州河上橫跨兩岸整整百年的外白渡橋,因種種原因,於2008年4月6日、7日被用駁船頂起拆下,移送去維修保養,日後再重新置於長流不息的蘇州河上,而此橋正是在陳海強的作品中反覆出現過,承載著蘇州河百年風雨,見證了上海歷史變遷的鋼結構橋——外白渡橋。新聞最後的畫面是空蕩蕩的河面,起伏不定的蘇州河水拍打著河道中央孤零零的橋墩。令人不禁感慨歲月之流轉,世事之難料。遂提筆完成拙文,試圖赤足徜徉於畫家筆下的河流中,感受這蘇州河的氣息。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