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懋森,男,漢族,清朝,出生於臨海古城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懋森
- 字號:字銘生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臨海古城人
- 主要作品:《臨海縣誌稿》
- 身份:秀才
簡述,生平,評價,簡介,生平,評價,
簡述
臨海有一位秀才,畢生耕讀,獨力修《臨海縣誌稿》,不但頗有創新,記物也都涉筆成趣,是一部有價值的方誌稿,惜未經整理出版過。至今仍存手稿,不易於長期的保存,更無法流傳,這位秀才就是陳懋森。
生平
陳懋森,字銘生,臨海古城人,清光緒時秀才。初以教館為業,後來為了修志,帶著冷飯,穿著草鞋跑遍全縣,有聞必錄巨細不遺。《寇變》部分所存近代史資料很豐富,正確度較高。這部志部分內容已延伸至民國,只是來不及最後定稿。他還著有《台州鹹同寇難紀略》一書,也很有價值。
《臨海縣誌稿》六十五卷,陳懋森一生清寒,限於條件,禿筆漫墨,草於毛綠紙上,其中“方物志”寫法獨特,迄今在方誌一類書中尚未見與陳志記物相同的樣式。他的特點,是每記一物屬,先詳記出處及歷史,然後分“資用”、“方藥”、“詞章”分述。
臨海從無鐵礦石,歷史上用鐵都是從沙裡頭淘洗出來,這種情況不只限於臨海,但具體方法卻無人詳盡記載,唯陳志記得細緻,留存了可貴的資料。陳志記洗鐵之法云:“土人於該處別開水道,分上下流,可放可止,下流置一鐵槽(以木板造成,長七尺高八九寸,首闊尺余,若三角形,彌縫其底)槽右擔積有鐵沙土,用鐵耙鉤撥入槽,放以上流之水,使過槽上,把耙一攪,惟鐵沙下沉,而凡泥,石等沙皆隨流漂去,謂之洗鐵。”
臨海多產番茄,陳志“蔬菜”屬記番茄一條說,番茄出呂宋國,明萬曆時閩人陳經綸攜歸,始傳於台。最後在“詞章”中還記下了臨海人陳君東一首名為《白皮紅心薯》的詩:“群薯品質獨稱奇,烈士忠忱姑射肌;無介壁中藏凍翡,長明燈外罩玻璃。冬寒烹食如乾柿,春暖生食勝荸薺。一蒔栽拋棄後,欲尋?種更何之。”
評價
陳懋森上世紀30年代尚健在,凡見者都以為是一普通老農,絕想不到他會是一名前清的秀才.
簡介
陳懋森(1848~1914),字在田,生於安徽靈璧縣北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幼年喪父,生活艱難,被迫隨其兄背井離鄉,過著乞討的生活。後來,他們流浪到鳳陽府長淮衛(今蚌埠市長淮衛鎮),不幸其兄病死。此後,陳懋森先後當過傭工、小販和店員,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加上藉資,在長淮衛開辦了一個小糧行,不久又兼營一個酒坊。
生平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淮河泛濫成災,農田荒廢,河南、蘇北、淮北等地尤為嚴重。眾多窮苦農民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四處流浪,靠行乞和挖野菜充飢度日。陳懋森便與長淮衛首富朱幼岑相商,請他領頭號召富戶捐款捐糧救濟災民,朱當即應允。孰料事後朱不僅不去動員富戶救災,而且自己也閉門不出,一毛不拔。陳懋森只好親自串訪富戶人家,但多碰壁。義憤之餘,他毅然典當房產,變賣田地,在長淮衛三門閣廣場煮粥放賑,長達兩個月之久,此義舉傳頌一時。
陳懋森傾家產救濟災民之事,為鳳陽府道台馮夢華知曉,傳令接見。馮也開放官倉,撥糧數百石,委其代官府放賑濟民。從此,陳懋森成為當地著名的慈善鄉紳,譽之為“大老”。
評價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陳懋森呈文請求築堤治淮,得到官衙許可,並委任他總管長淮衛一帶沿淮築堤事務。一些地主想減少承擔築堤土方,便暗地賄賂,求他方便行事,被陳一一拒絕。後遭到以馬舉人為首的聯名誣告,陳坦然走上公堂對簿,嚴詞駁斥,使馬舉人受到官方訓斥。築堤中,一度值淮水暴漲,險情迭出。遇決口,陳常帶頭跳入水中,與他人結成人牆,以利施工。不久長淮堤成,鳳陽府道台馮夢華親書“望重淮噴”匾額相贈,表彰他有利鄉梓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