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澍(1907年—?),河北寧河人,綽號辣手書生。黃埔軍校第五期警政科畢業。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務處,任組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軍統局天津站站長、華北區區長、上海特二區區長等職,先後策劃刺殺張敬堯、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汪精衛等漢奸,一度令漢奸日寇聞風喪膽,號稱軍統第一殺手。1941年10月在上海被汪偽76號特工總部逮捕,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卻與軍統局長戴笠取得聯繫。1945年抗戰勝利後,被國民政府上海當局以漢奸罪為名逮捕,兩年後獲釋。後任中央訓練團河北大隊長、綏靖總隊上校總隊長,駐守北平、河北一帶,負責與人民解放軍進行所謂的政治作戰。1949年赴台灣,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二處少將處長,1969年退休,晚年出版回憶錄“英雄無名”系列,因深入揭露軍統內幕,一度成為台灣出版界的搶手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恭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
- 出生日期:1907年
- 職業:國民黨軍統特務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策劃刺殺張敬堯、傅筱庵等漢奸
- 代表作品:《英雄無名》
- 綽號:辣手書生
早期經歷,北國鋤奸,刺殺張敬堯,毒殺石友三,制裁殷汝耕,襲擊王克敏,河內刺汪,暗殺源頭,前期行動,喋血河內,滬上風雲,槍殺張嘯林,刀劈傅筱庵,殺赤木親之,定居台灣,
早期經歷
陳恭澍,出生於1907年,河北寧河人。黃埔軍校第五期警政科畢業。南京中央軍校特別研究班畢業,中國國民黨軍統特務。1925年,陳恭澍因瑣事與嫂子發生爭吵,當時陳恭澍18歲,剛剛中學畢業,年少氣盛的他一氣之下居然離家出走。這一走就跑到了廣東,與大多數熱血青年一樣,陳恭澍投考了黃埔軍校,而且一考即中,順利地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後因生病延期入黃埔軍校第五期警政科。陳恭澍是1926年3月從廣東進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的,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務處,任組長、調查主任、北平站長,特務處本部組長。
北國鋤奸
刺殺張敬堯
1933年1月,華北局勢不穩,鄭介民任復興社華北區區長,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上校參謀的名義作掩護,重新調整部署特務處在華北地區的工作。此時,日寇委任張敬堯為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令他赴華北收集舊部,勾結幫會,策反駐軍,陰謀暴動。張敬堯隨即攜帶700萬元巨款來到北平,入住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鑒於張敬堯的投敵行徑,軍統局長戴笠決定除了他,鄭介民親自前往北平向陳恭澍傳達了針對張敬堯的鋤奸令。陳恭澍在摸清了六國飯店地勢之後,決定實施暗殺。
1933年5月7日,軍統特工王天木與白世維潛入六國飯店,發現飯店二樓有一處房間視窗半敞,一個人當窗而坐,正百無聊賴地擺弄一個小玩意兒。王天木一眼認出此人便是張敬堯。他回頭示意白世維,手指房內,連連點頭,作出殺人手勢,還小聲說道:就是他。白世維看在眼裡,亮在心上,說時遲那時快,撩袍取槍,一步跨到窗前,對準張敬堯的胸部連開三槍,張敬堯倒地斃命。白世維閃身下樓,大步流星邁出大廳,負責接應的特工戚南譜站在車前,彷佛有預謀那樣望著門內。二人四目交投,一言不發,從兩邊上車,司機一踩油門,疾馳而去。
毒殺石友三
制裁殷汝耕
1935年11月,殷汝耕與日寇勾結,炮製了所謂“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進而推動“華北五省自治”。殷汝耕附逆後,軍統局長戴笠指示陳恭澍立即動手除掉漢奸殷汝耕。陳恭澍接到鋤奸任務後,立即布置行動。首先,陳恭澍派遣一名女特工以美色接近殷汝耕,並在殷汝耕所吃的食物中投毒,不料卻被殷汝耕識破,致使計畫功虧一簣。最後經過策劃,陳恭澍決定偷襲殷汝耕的辦公地點。先指定一個行動小組製造事端,引起門崗的干涉,並出其不意,予以格殺。同時,由其他兩個行動小組衝進大門,繞過影壁,通過中門,闖進辦公大廳。另一小組則進行掩護。進入辦公廳內後,不管是否遭遇抵抗,都要以迅速發現行動目標,立即予以制裁為第一要務。然而,該計畫最終因無法掌握殷汝耕的作息時間而功敗垂成。至此,刺殺殷汝耕行動徹底失敗。
襲擊王克敏
1937年12月14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統轄平津等華北地區,王克敏出任偽行政委員會委員長兼內政部總長。鑒於王克敏的投敵行徑,軍統局長戴笠下達了針對王克敏的鋤奸令,要求以最嚴厲之手段制裁王逆克敏。陳恭澍接到指令後,為儘快完成鋤奸任務,不辭辛勞多方奔走,打探王克敏的行蹤,終於獲得了一條重要情報:王克敏每個星期二下午兩點都會去煤渣胡同日本憲兵隊所在地和日本特務喜多誠一見面。陳恭澍立即布置行動,首先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基本弄清了煤渣胡同一帶的地形,並掌握了王克敏出行時的武裝警衛情況,為做到萬無一失,他還專門調來了幾名職業殺手。
1938年3月28日,陳恭澍帶著行動組早早便來到了煤渣胡同附近,各小組人員迅速準備就緒。1時45分,王克敏乘坐的車緩緩駛來,警備車在前,王克敏乘坐的車則在其後放慢了速度,好讓警衛先下車布置警戒。軍統事先制訂的計畫是:陳恭澍坐在大街對面人行道對面一個小攤上,他“陡然起立”,表示已經發現目標,開始準備“戴上帽子”時,則示意行動人員可以舉槍射擊。此刻,王克敏的汽車已經向煤渣胡同駛來,陳恭澍發現目標後便立即起身,示意行動人員準備,當王克敏的車準備左轉的時候,他已將拿在手上的禮帽戴在了頭上,暗示行動人員開槍射擊。看到信號已發出,兩名軍統特工蘭子春和徐自富便拔槍向王克敏的專車連連射擊。殺手蘭子春共有四彈擊中王克敏所乘汽車。不料,當天日本顧問山本榮治搭乘王克敏的專車,與王克敏共同坐在汽車後排,蘭子春打出的四槍中,一槍擊中山本榮治頭部,另一槍打穿發動機後又擊中山本榮治的右腳,山本榮治當場斃命。陳恭澍誤以為擊中目標,遂下達了撤退命令。事後,陳恭澍才得知所殺之人並非王克敏。更為遺憾的是,刺殺行動中,蘭子春腿部負傷,留下了血跡。日寇出動軍犬沿著血跡搜尋,最終抓獲了蘭子春和徐自富。不久,二人都慘遭殺害。至此,刺殺王克敏行動徹底失敗。
河內刺汪
暗殺源頭
前期行動
陳恭澍親自探查,了解到汪精衛住在河內的一處高級寓所,這是一棟西式樓房,這棟洋房,是兩開間的二層樓,樓上一大一小相連的兩間對街屋。在了解了地勢之後,陳恭澎當即布置行動。
經情報獲悉汪精衛每天早餐吃的麵包是由河內一家麵包店準時送去的,就把送麵包的人攔截下來,換上一個含毒麵包,由特工人員化裝成送麵包的人送去。不料汪精衛當天食慾不佳,不吃麵包,而予退回。陳恭澍再次策劃,欲在汪精衛住宅的浴室中放置毒氣罐,只等汪精衛洗浴時散發的水蒸氣引發毒氣,將汪精衛毒死。但苦於沒有內應,此計畫無法實施,只得作罷。
過了兩天,汪精衛要到離河內八十里的丹道鎮三島山麓旅遊。陳恭澍立刻布置暗殺行動,由陳恭澍率行動人員分乘兩輛小汽車,埋伏在汪精衛此行的必經之路上,等待汪車的到來,看準汪精衛在車上時,便尾隨追擊。不料,汪精衛未到目的地又突然折返。陳恭澍只好調頭,決定跟上去立即下手,也不再考慮在河內市區能否安全脫身的問題了。軍統局的兩輛追擊車追到市區十字街頭,汪車穿過馬路後,正好一輛電車橫駛過來,兩輛追擊車被阻,這次行動又無果而終。
喋血河內
最終,陳恭澍決定孤注一擲,發起一次突擊性強攻,深夜直搗汪宅,實行武裝襲擊刺殺。1939年3月21日凌晨,陳恭澍親自指揮行動人員來到汪宅附近,準備動手。暗殺小組分為三路,陳恭澍留在車上等待,另有兩人在汪宅院外遊走接應,王魯翹等五人則翻過高牆進入院內。陳邦國用斧頭砍開通向後院的房門,開槍嚇退了聞聲出現的保衛人員,其餘四人飛步躍上樓去,按照事先偵察的寓所內情沖向汪精衛臥室。臥室房門緊鎖,幾人只得將門劈出一個洞,王魯翹俯身向里查看,只見一白襯衣男子正慌忙鑽向臥室床下躲藏,上半身已經被床板遮住,腰背以下還暴露在外。根據看得見的部分體形,加上先入為主的意識,王魯翹立刻斷定這就是汪精衛,於是連開三槍,將此人打死。因為無法打開房門,再加上一路砍門、開槍已經驚動了警衛,幾人隨即撤退。其實,被殺之人並非汪精衛,而是其秘書曾仲鳴。至此,河內刺殺汪精衛行動徹底失敗。
滬上風雲
槍殺張嘯林
1937年11月上旬,上海淪陷。青幫流氓頭目張嘯林公開投敵,淪為漢奸,脅迫各行各業與日本人“共存共榮”,大肆鎮壓抗日救亡活動,捕殺愛國志士,並籌建偽浙江省政府,擬出任偽省長。鑒於張嘯林喪心病狂的惡劣行徑,軍統局長戴笠向潛伏在滬的軍統上海區區長陳恭澍發出了針對張嘯林的鋤奸令。陳恭澍隨即建立行動組並制定了鋤奸計畫。行動組長陳默接到任務後,策劃了兩次暗殺行動,但均未成功。張嘯林遭到幾次暗殺後,就希望能找到幾個槍法好的人的當保鏢保護自己。林懷部是在張嘯林的司機阿四的介紹下進的張宅,起初只當了個門衛。在阿四的引薦下,林懷部向張嘯林展示了精準的槍法。就這樣,他取得了張嘯林的信任,被聘為保鏢。
1940年8月14日有客來訪張嘯林,林懷部決定待張嘯林送客下樓時動手除掉張嘯林。但不一會引客的管家下來去翠芳樓叫妓女前來侍酒陪賭,賭局飯局交替能到深夜。如果這樣就無法下手。林懷部見阿四在院中擦車,便故意上前與他爭吵。樓上的張嘯林聽到聲音,忍不住跨到窗前厲聲喝問。林懷部見時機已到,從腰間拔出手槍,對著張嘯林抬手一槍,子彈正中張嘯林面門,張嘯林當場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