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寊

陳寊

陳寊(1921年- ),女,福建福安人,出生於福建省福安縣。1944年畢業於中正大學農學院農學系,獲農學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福安縣
  • 出生日期:1921年
  • 職業:學者,植物病理學家 農業教育家
  • 畢業院校:中正大學農學院農學系
  • 代表作品:《植物病理學實驗指導》翻譯
  • 性別:女
個人簡介,個人概述,職業簡歷,學術貢獻,對水稻白葉枯病基礎理論的貢獻,首次鑑定一種黃單胞桿菌為水稻褐鞘病病原,研究湖南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流行規律,鑑定水稻細菌性褐條病病原,聯繫生產實際開展科研,個人影響,個人榮譽,主要論著,人物評價,

個人簡介

陳寊(1921年-2011年4月17日),女,福建福安人,1944年畢業於中正大學農學院農學系,獲農學士學位。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畢生從事植物病理學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水稻品種對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的抗性機理研究,以及水稻細菌性病害的流行規律、病原菌鑑定及防治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個人概述

陳寊,1921年10月25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安縣。父親陳文翰系前清秀才,民國政府時曾在福建省長公署任職。母親林喜英,勤儉持家。兄妹6人自幼受家庭崇學之風影響,均學習刻苦,成績優異。陳家有一果園,果樹大小年對產量品質不一樣,引起陳寊求知的興趣。她中學畢業時,衝破世俗觀念,毅然學農。1940年,遠離家人,赴江西就讀中正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植物病理組。大學期間,家庭經濟拮据,靠兄資助,本人兼任學生肋教,才得以完成學業。由於成績優異,受到導師周宗璜器重。1944年畢業,獲農學士學位。此時,正值日本侵略軍竄犯贛粵線,學校倉促遷移,陳寊到袁山中學任生物和英文教員。
1951年,湖南農學院成立(1993年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陳寊受聘任植保系助教,開始了從事植物病理工作的生涯。陳寊於1951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民盟湖南省委員、常委、副主委,任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第二、三屆政協委員,省婦聯委員、常委、執委。長期擔任湖南省植病學會理事長,省植保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病學會中南區分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植病學會理事和中國植保學會理事,湖南省科委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現任湖南省植物病理學會名譽理事長。
2011年4月17日5時12分,因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陳寊教授於長沙旺旺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0歲。

職業簡歷

1944年 畢業於中正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植病組,獲農學士學位。
1944-1949年 江西省袁山中學、青年中學等中學任生物、英文教員。
1949-1951年 湖南省長沙市周南女中任英文教員。
1951-1953年 湖南農學院(1993年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助教。
1953-1954年 北京農業大學進修植物病理學。
1954-1977年 湖南農學院講師,植病教研室主任。
1978-1993年 湖南農學院副教授、教授,植病研究室主任。
1993年 退休,湖南農大植保系聘為顧問。

學術貢獻

對水稻白葉枯病基礎理論的貢獻

1977年,在雜交水稻推廣過程中,一種凋萎型病害迅速蔓延,造成嚴重損失。當時對此症的病因看法不一致,有的認為是栽培管理不當,有的認為是一種新的細菌性病害。陳組織一個專門研究小組對此症的病原進行了詳細研究,證實系凋萎型白葉枯病所致,並探明凋萎症的發生與菌株的致病力強弱、侵入部位、品種抗感性有關;強致病力菌株自根、莖傷口侵入感病品種導致凋萎型;並提出了防治意見。1978年湖南省科學大會授予陳寊先進個人獎。
從80年代開始,陳寊主持湖南省白葉枯菌基礎理論研究。當時,國內外對白葉枯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有不同看法,認為菌系與品種間無特異性互作。她領導的科研小組經反覆研究,首次在國內證實白葉枯病菌與水稻之間存在著特異性互作,即國內白葉枯病菌群體中存在著生理小種分化。國內生理小種與日本和菲律賓的致病型有一定差異,為中國選育抗白葉枯病品種提供了理論指導;共鑑定幾千份水稻材料,篩選出近百份抗病材料,用於水稻育種。還發現抗病品種中葡萄糖、葡萄糖苷酯、半乳糖苷酯、脫氫脯氨酸的含量明顯高於感病品種,特別是後者有抑制病菌的作用。
同時,陳寊還指導研究生開展了病理生化研究,查明了白葉枯病菌胞外多糖的組分,發現胞外多糖生成量與菌株致病力有關,胞外多糖濃度與離體苗萎蔫率有關,致萎作用無寄主特異性,除去或加入胞外多糖可降低或增強接種菌的致病作用,胞外多糖可導致植物葉片電解質滲漏、質壁分離等。在誘導抗性研究方面,用非親和的菌株接種於水稻品種,可誘導出局部或系統抗性,接種葉的提取液對供試菌的生長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她還測定了水稻凝集素半抗原糖的組分,發現凝集素對白葉枯病菌有凝集作用。這些研究獲1987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首次鑑定一種黃單胞桿菌為水稻褐鞘病病原

褐鞘病為中國南方稻區的常見病害,但國內(包括台灣)對此病的病原看法不一致,認為是狹跗線蟎、真菌Sarododium oryzae或病毒所致。
陳寊領導的研究小組經大量調查、分析、柯赫氏法則檢驗,發現一種黃單胞桿菌是該病的病原。進而採用經典常規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技術(DNA的G+C含量及DNA-DNA雜交)相結合的方法,用多個有關細菌致病變種作參考,鑑定出褐鞘病病原細菌為一個新的致病變種,命名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brunneivaginae nov.pv.Luo Liao et Chen。這個致病變種已獲國際承認(見Review of Plant Pathology,1991,Vol 70,No.4,P.216),澄清了水稻病害上的新問題,在學術上和套用上作出了貢獻。她領導的課題組還研究了該病的發生流行規律,提出以種植現有抗病品種為主的防治措施。此項技術在衡陽及常德推廣,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並篩選出抗源材料,為抗病品種的選育提供依據。該研究成果199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研究湖南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流行規律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為國內檢疫對象,自70年代後期以來,在南方7省發生為害嚴重。陳寊領導的研究小組經4年系統調查,探明了湖南雙季稻區該病的季節流行與年流行相及發生流行規律。在病種傳病過程中發現部分秧苗有隱症現象。經測定7省80個病原菌株的致病力分化為量的差異,鑑定了9886份水稻品種(系)及資源的抗病性,證明目前大面積種植品種的抗病性差,表明選育抗病品種的迫切性。經篩選抗源和組配,已育出抗病及農藝性狀較好的晚秈單株株系及中間材料9份。發現葉片氣孔大小、稻株體內酚類化合物、可溶性糖及游離胺基酸含量的差異與抗病性有關。採用噬菌體分離及多種血清學方法進行稻種帶菌快速檢測,並建立綜防模式,在衡南、長沙、茶陵、平江4個縣大面積推廣,效果明顯。該研究成果1994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鑑定水稻細菌性褐條病病原

水稻出現早穗、小穗、畸形穗等症狀,經陳寊指導研究生進行研究,證實與水稻苗期褐條病系同一病原細菌所引起。當時國內外對病原細菌的鑑定有不同的結論,經用已定名的假單胞菌的模式菌株以經典常規方法及DNA 的G+C含量的測定,確定病原細菌為Pseudomonas avenae Manns,並對禾穀類細菌性褐條病菌進行比較試驗,發現國內黍、粟和稗的病原細菌與之相同,而小麥上的病原則為P.syringae的一個致病變種。同時,對此病發生流行規律進行研究,為防治此病提供了指導。

聯繫生產實際開展科研

早在50年代,陳寊便對全省主要產區進行柑桔、油菜、茶樹病害種類的調查研究,查出當時有關病害的種類、分布及為害性;開展柑桔銹壁虱的防治,收效顯著。60年代,又開展油菜菌核病發生、測報及防治研究,發表的論文引起重視。70年代初,她進行了水稻黃矮病的發生髮展及傳毒媒介黑尾葉蟬消長規律和防治研究,在益陽基點研究4年,取得顯著成效。

個人影響

陳寊自擔任植物病理學教學以來,便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植病事業。她先後主講“植物病理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茶樹病害”、“園藝作物病害”、“植病研究法”、“植物免疫學”、“植物病原細菌學”等課程。在教學中,她堅持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形象化教學,創製了一套真菌學教學用模型,為一些兄弟院校所仿製。她教學效果顯著,也很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陳寊自1979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時起,總是認真擬訂教學計畫、審定開題報告、指導和審閱論文。她所培養的11名研究生遍及湘、鄂、滇、閩諸省,均已成為高校或科研機構的骨幹力量。
陳寊是湖南農大植病教研室的奠基人之一。為了教師梯隊的建設,她想方設法積極引進人才,如現任植保系主任羅寬就由她多方設法調來學校;現植病研究室的一名副主任受她的誠意所感動而回校工作,對植病學科建設起了重大作用。她幫助中青年教師搞科研,提高水平,並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擬定培養計畫,定向培訓。現在植病教研室年齡結構合理、學科分支齊備。她培育出的研究生有3人留校任職,擔負教學管理重任。
早在50年代,陳寊為適應教學需要,譯有前蘇聯Т.П多布洛茲拉柯娃著的《植物病理學實驗指導》(195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前蘇聯A.A耶符拉霍娃著的《研究昆蟲疾病及套用微生物學方法保護植物指南》、(1954年,財經出版社),還與盛承師、余鐵橋、刁操全等合譯日本農學會聯合匯篇的《亞洲水稻》(英文版,1983年,農業出版社)。她主編了《湖南主要農作物病害及其防治》(1980年,湖南科技出版社),自編了《植物病理學基礎》、《農業植物病理學》、《茶樹病害》、《果蔬病害》等教材,參加編寫全國統編教材《農業植物病理學》(北京農業大學主編,1982年,農業出版社)和《植物病理學》(華南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主編,1980年農業出版社),並與高必達、羅寬合編《水稻細菌性病害研究進展》(1995年,氣象出版社)。
陳寊還多次為湖南省植病學會及省地(市)舉辦的植保幹部培訓班講課、做學術報告,常年開展技術諮詢,為湖南植病隊伍的建設作出貢獻。她還為全國統編教材的教師和考察團作過水稻白葉枯病的專題報告,與前蘇聯、日本和國際稻作所專家交流柑桔病害研究和水稻白葉枯病研究經驗。

個人榮譽

在40多年的農業教育與科研工作中,陳寊多次被評為校先進教師,1978 年和1983年兩次獲湖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1978年湖南省科學大會授予陳寊先進個人獎。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78年獲湖南省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1987年和1990年兩次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榮獲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陳寊:《衡山縣南嶽特區柑桔病害初步調查報告》,《湖南農學院學報》,1951,(2):38~54
2、陳寊,陳常銘:《銹壁虱·湖南柑桔生產的害敵》,《農業學報》,1955,6(17):73~76
3、陳寊,羅寬,劉若云:《油菜菌核病發生流行規律與防治研究》,《湖南農學院學報》,1962,(6):88~107
4、陳寊,羅寬:《油菜菌核病的測報研究》,《湖南農業科技》,1973,(1):13~14
5、陳寊,雷斌:《水稻黃矮病的初步調查研究》,《湖南農業科技》,1976,(1):23~39
6、陳寊,雷斌:《水稻品種對黃矮病抗病性的鑑定》,《湖南農業科技》,1976,(1):19~23
7、陳寊,李學文等:《湖南雜交稻凋萎型白葉枯病的調查研究》,《植物病理學報》,1979,9(2):101~112
8、陳寊,向建國等:《水稻白葉枯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湖南農學院學報》,1982,(2):53~63

人物評價

陳寊一向以嚴謹而出名。她備課認真,發表論文時總是反覆修改,逐字推敲,不成熟的結果從不輕易發表。由她幫助設計,但未參加實際工作的項目,發表文章和報成果獎時從不署名。例如“柑桔無病毒苗繁殖體系及技術研究”課題由她申報、制定計畫,在實施過程中又經常督促檢查,幫助探討解決技術難題。該項目1994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因該研究是由多家協作完成,人員較多,她為了讓中青年能排上名,在申報成果獎時謝絕排名。
她經常檢查和修改中青年教師的講稿,聽青年教師講課並提出中肯意見。1976年,有一位剛畢業的青年教師翻譯出歐世璜著《水稻病害》(Rice Diseases)中的白葉枯病部分,請陳寊審校。陳寊在百忙中擠出時間,仔細審校。當這位教師看到她校過的譯稿上那密集的蠅頭小字時,感動萬分。還有一位青年教師首次為研究生講授《植物病原細菌學》時,她手把手的教,把自己的講稿及全部參考資料給他參考,並逐章逐節地審閱了他的講稿。不管哪位老師第一次開課,她每次都要聽課,直到滿意為止。她十分關心青年教師兩地分居生活問題,經她多次爭取,均得到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