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陳太吉米酒(石灣米酒)享譽海內外,這與他的創始人有很大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太吉米酒
- 原名:石灣米酒
- 人物:“翰林”叫陳如岳
- 地址:佛山
出處
在東平河畔有個地方叫沙口,內有一條村叫蓮塘。在晚清末代出了一位“翰林”叫陳如岳,此人文墨了得,雄才大略,連廣州“蓮香樓”的牌匾也是他所題寫。當年他上京當官,後來告老還鄉,憑朝廷賞賜的俸祿在石灣至海口一帶俗稱“水浸地”的地方買屋、買田、買地,然後開了兩間“米基”(註:類似現在的糧食加工廠),一間叫“陳廣興”,一間叫“陳義利”,進行“收谷絞米”的生意,屯積了大量的大米。有段時期由於生意不景氣,加上梅雨天氣,大米很快就發霉了。他立即開了一間叫“陳太吉”的酒莊,將大米發酵做酒基,再加入深井水,釀出來的米酒特別香醇(所以又叫石灣醇),名揚四海。陳如岳還將碾出來的穀殼和稷米運回鄉下混合草料來餵魚(海口草鯇魚很有名,以前專供省城廣州享用),而魚塘底的塘泥又是最好的有機肥料。陳如岳還利用自己上京為官時了解的信息,將江西廬山的“大矛竹”和本地的“象竹”雜交,培育出新竹種,布種在魚塘基邊,稱為“竹基魚塘”,間格還蓋上“豬淥”養豬,將氮肥、磷肥等有機肥料施在“竹敦”上,所以長出來的竹筍肥大、肉厚、爽甜,被稱為“大頭甸”。沙口出產的“大頭甸”筍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還曾被國家指定為唯一的出口筍。
由此可見,有學識,做過官,見過世面的人,其處事能力、經濟頭腦真的是有過人之處的。